李廣學,高級教師,上海市數學學會會員。所教班級高考升學一本率為100%。上海市閔行區骨干教師,華東師大兼職導師。其個人博客榮獲新浪網“全國十大榜樣教師博客”,上海教育新聞網“名師博客”博主(點擊率第一)。
緊張而有序的高考一輪復習就要結束了,但是很多考生反映,經過這段時間的復習,學習成績會出現停滯不前的情況,甚至學過的知識也變得有點模糊。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瓶頸效應”。那么如何總結一輪復習中遇到的問題,利用好二輪復習,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我們總結復習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大家理清復習思路。
癥狀1:喜歡鉆研難題、怪題,
對有針對性的訓練不屑一顧
會診秘方:淡化偏怪,找出弱點,重點專練
一輪復習以后,這種現象很常見。很多考生認為,在攻堅階段就是做大量偏、難、怪的題目,才能顯示水平,才有檔次,才能增強綜合能力,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壓軸題。與此同時,一些考生對熱點、重點內容的專項訓練不屑一顧,草草應付,眼高手低。忽視基礎題是最大的誤區,也是許多考生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其實,針對高考的重點和熱點內容進行專項訓練,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并加以完善,這樣可以掃除障礙。另外,《考試說明》中也明確指出,不考偏題、怪題,所以建議大家別做無用功。
求學提醒:考生只有牢固掌握常規解題思路和常規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即使是尖子生,花費很多時間去鉆研偏、難、怪的題目,也不是一個好方法。
癥狀2:不注意知識系統化,
沒把知識貫穿起來
會診秘方:梳理知識,形成網絡,綱舉目張
不把知識系統化,是復習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沒有系統,就難有頭緒,各個知識點之間就彼此孤立。哪些知識過關了,哪些知識還是薄弱環節,考生心中無數,會整天忙碌,不知道做了什么,又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一輪復習結束后,考生應在梳理各個知識點的基礎上,找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有機聯系,形成知識網絡。
求學提醒:通過歸納,不僅可以把知識點梳理清楚,而且還為今后攻克難題提供解題思路。
癥狀3:學習面面俱到,
不注重抓學科重點
會診秘方:合理取舍,深化重點,有的放矢
有些考生總是希望各個學科、各個知識點都能學得面面俱到,造成樣樣都想抓,反而樣樣都抓不牢的情況。他們常常懷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去請教老師,覺得自己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學習越來越沒有方向。
其實,經過一輪的基礎知識復習后,我們應該學會抓住重點。一方面要注意重點學科的學習及“補差”,因為差的學科上升空間大,考生應予以重視,堅持學科間的平衡;另一方面,要理清各學科的重點內容,進行強化訓練,觸類旁通。考生要把重要的知識點作為復習重點,達到以少勝多,舉一反三的效果。
癥狀4:沒找到科學、高效、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過早出現“高原現象”
會診秘方:提升境界,有效解題,領會真經
有的考生在高考復習中,沒有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總是跟著別人走,嚴重影響復習效果。要想在高考中取得成功,我們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很多考生學習不可謂不努力,可成績總是上不去,為什么呢?因為方法不當。
成績停滯不前,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學習的“高原現象”。考生需要從方法上尋求突破,要明確看書和解題的三重境界。
·看書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記,就是記住書上所講的概念、定理、公式,明白相關知識的意義。
第二重境界:聯,就是將現在所學習的知識與已經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知識體系。
第三重境界:用,就是把所學的知識用到解題中,靈活運用才算真正掌握。
·解題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解決當前問題。
第二重境界:思,就是解題后的回顧和反思,總結解題經驗和方法。
第三重境界:歸,就是把知識經驗與書本知識聯系起來,回歸書本。
癥狀5:不善于總結歸納、開拓思路和舉一反三
會診秘方:由表及里,總結得失,去偽存真
這種癥狀是長期題海戰術造成的。考生習慣拼命做題,認為題目做多了,題型見多了,方法總會掌握的。但是題海茫茫,能做完嗎?
俗話說:“學會總結,才能學會學習。”這是教育教學實踐中被充分證明的寶貴經驗。總結歸納其實是一個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的過程,這對增強我們的探究與創新能力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能讓我們對知識的認識逐步深化,達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效果。
在具體的復習中,考生首先要學會總結歸納知識系統,建立錯題檔案;其次是歸納解題方法,如歸納某些問題的相同解題思路和經典問題的多種解題途徑;最后是歸納不同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和相近知識點的本質區別。
癥狀6:舊錯屢犯,成績不見提高
會診秘方:反思錯題,追根溯源,提煉成經
這是一部分考生最為頭痛的事,不僅阻礙成績的提升,還容易打擊信心。下面我們來看看北京大學黃芳同學的對策。
通過平時的學習,我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在錯題中淘“金”。做錯的題目,我會馬上尋找做錯的原因。
一些同學認為選擇題就是考一個個知識點,做錯了是因為自己沒有把知識點記牢。其實高考很少考一個個單獨、具體的知識點,而是要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結果。所以在平時復習的時候,我更重視對知識系統的分析,更注重答題的針對性。
知道自己做錯了題目后,我會對做錯的客觀題和回答不完整、不理想的主觀題進行認真的整理。認真反思和研究每個專題的切入角度,以及專題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明確專題的不同層次,然后得出需要運用哪些基礎知識來解題。同時,還要在提取有效信息及答題規范方面下功夫,增強解題能力。
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訓練,我將錯題記錄下來,把錯誤一一糾正,決不讓同樣的錯誤再犯第二次。經過長期的積累,我犯錯越來越少,解題正確率也就提高了。
癥狀7:平時隨堂測驗都挺好的,可是
一到月考就特別緊張,容易患得患失
會診秘方:看淡成績,調整心態,確定目標
考試對高三學生而言就像是家常便飯,成績起伏在所難免。每次考試結束后,考生要理性分析考試得失。例如,可以結合每次考試暴露出的短板制定一個“補漏”方案,讓每次考試都能成為備考路上的“加油站”。
其次是卸下思想包袱。考生只有回歸心無雜念的備考狀態,懼考癥狀才能逐步緩解。考生要明白眼下的每一場考試都不足以影響整個人生,只要付出努力,取得怎樣的成績都是一種寶貴的人生經歷。以每一次考試為新的起點,鼓足干勁,有計劃地向下一個奮斗目標前進。
以上問題是不是也是你復習中存在的問題?沒有戳中的就趕緊參與“我要提問”活動,把你復習中遇到的困惑發送給我們,一經采用,即有名師給你答疑解惑,并奉上當期雜志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