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纖維檢驗局
近年來,我們把政務信息工作堅決貫徹執行中纖局和自治區局黨組及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纖檢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政務信息的作用,為纖檢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堅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作為第一任務,服務自治區產業發展和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為第一宗旨,立足自身,面向社會,創新工作機制,狠抓政務信息質量,實現了質量和數量的“雙提升”。
一、創新工作思路和機制,切實發揮政務信息作用
加強領導,創新工作思路。為了切實提高信息服務纖檢工作的質量和效益,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堅持把信息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點,作為對上匯報工作和參與決策,對外溝通聯系和塑造形象,對內督查落實和推動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把手”親自抓,信息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總結、同考核,形成相互交融、良性互動的良好格局。通過抓信息工作,調動了大家深入調查研究的積極性,形成了善于學習,勤于思考,求真務實的風氣,促進了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
創新政務信息工作機制,有利促進信息工作健康發展。為確保政務信息工作在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上高效運轉,立足實際,加強制度約束與規范,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報送信息目標責任制、培訓制、政務信息報送時限制和年終考核制。并制定了《政務信息報送工作激勵辦法》,明確了信息上報及采用情況每月定期通報和及時點評,讓大家學有參照物,趕有新目標。同時明確了獎勵辦法,年終考核中設立3-4名優秀信息員獎,對政務信息報送工作成績優秀者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并對中纖局、政府網站、區局網站和消費質量網站采納的給予物質獎勵,激發了全局上下做好信息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加強信息隊伍建設。信息工作爭先創優,關鍵在于擁有一支優秀的信息員隊伍。近年來,我局已經擁有一支30多人的信息員隊伍,每個科室至少有1至2名責任心強、肯吃苦,工作能力強為專職信息員,加強與中纖局、政府網站和自治區局的信息溝通,形成了各層次,廣覆蓋的信息工作網絡。加強信息員培訓工作,是提高信息工作質量的有效途徑。去年聘請專家對全體職工進行2次報送政務信息培訓工作,培訓中對重點、難點、熱點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通過個人思考和集體討論來不斷提高信息內涵,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達到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標。完善考核機制,激發內生動力。不斷完善信息考核和獎勵標準,將上報信息和采用情況作為考核內容,進行年度考核。
加強政務信息對黨委政府領導的決策。堅持使信息工作成為踐行“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先行軍,參與地方黨委、政府領導決策的主渠道。近幾年,我局上報的信息被總局、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批示25條,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參考。
二、深入企業和農牧民調查研究,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堅持務實求實,務求上報信息的準確性。 為了堅持信息的準確性,我們經常深入企業、農牧民進行調研,收集原始情況,講實話、報實情,不閉門造車,既報喜又報憂,為各級領導了解重要企情民意,解決企業和農牧民實際問題提供依據,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我們上報的《農牧民“賣絨難”問題》,經實地調查了解2007年下半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區羊絨產業造成巨大影響。羊絨企業出口訂單明顯減少,價格下滑,分梳山羊絨從60多萬元/噸跌至40多萬元/噸,羊絨積壓,農牧民“賣絨難”問題十分突出,嚴重影響農牧民生活,羊絨產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通過進行了大量相關內容的信息報送,引起自治區高度重視,對羊絨產業專題調研,研究對策。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扶持羊絨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實施羊絨臨時收儲政策,由自治區纖維檢驗局對企業庫存羊絨進行公證檢驗,出具公證檢驗證書。公檢費用由自治區和有關盟市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二)樹立分秒必爭觀念,提高信息的及時性。信息的價值與時效性關系極大,再好的信息如果錯過了時機,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我們工作中的信息隨時發生,早一分鐘報就很可能促進問題解決,晚一分鐘報就可能失去了解決問題的主動權。在信息報送中,我們堅持不論夜間和節假日,遇到重大信息必須及時連續報送,確保不在我們這里誤事,保證各級領導及時了解掌握事件發生的動態信息,為領導及時作出決策提供信息參考。
三、以政務信息為抓手,贏得政府對纖檢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緊貼纖檢工作,捕捉亮點信息,加強政府對纖檢工作的領導和支持。2012年初,我局及時捕捉社會各方對我區羊絨制品提出質疑的信息后,通過調研,及時向自治區政府報送了專題信息《關于我區山羊絨質量與產業狀況不容樂觀》,反映了我區羊絨質量狀況和羊絨產業存在的問題,分析和提出了產生問題的原因以及羊絨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信息被自治區領導每日參閱的政務信息載體采用后,引起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胡春華書記和巴特爾主席在半個月內,相繼4次就內蒙古羊絨產業發展與加強羊絨制品質量監管作出重要批示。此后,內蒙古自治區質監局主要負責同志專程赴京參加了中纖局主持召開的座談會,就落實領導批示精神,在內蒙古建立我國毛絨生產、流通、質量監督新機制,推動毛絨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進行專題研究,決定率先在內蒙古推行毛絨質量檢驗體質改革,實現毛絨公證檢驗全覆蓋的目的。經積極協調自治區政府致函國家質檢總局,在國家質檢總局的大力支持和協調下,現已全面穩步推進改革試點工作。就此,成功地將輿情轉化為纖檢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
通過專題簡報向自治區政府報送毛絨質量狀況。我局每年向自治區政府報送毛絨質量狀況和推行毛絨公證檢驗取得的重要成效報告的同時,我們通過專題簡報的形式報送信息,主要反映毛絨生產和毛絨質量狀況、產業發展情況、國際國內市場對毛絨產業發展的影響、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引起自治區政府領導的重視。專題信息做到內容具體、有理有據,所提建議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得到普遍認可,先后有11位副主席做過批示,3位副主席親臨纖檢局視察。奠定了纖檢工作在服務政府經濟工作中的地位,纖檢工作得到政府的重視并給予資金支持。
注重報送維護農牧民和消費者利益的信息,夯實纖檢工作的群眾基礎。農牧民處于毛絨產業鏈的最低端,是弱勢群體,其出產的毛絨產品能否得到公平交易、優質優價是制約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我局把依法維護農牧民利益作為纖檢工作信息報送的切入點,加大開展毛絨法規、政策和標準的宣傳工作。同時,適時在羊毛交易季節報送毛絨質量監督、行政執法、羊毛公檢拍賣等信息,使牧民真正認識到纖檢工作在維護牧民利益,打擊不法經營行為,提高毛絨質量、增加牧民收入方面的作用,提高了牧民的維權意識,促進了毛絨生產經營方式由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在“3·15”、“質量月”的期間,報送紡織品質量辨別常識,假冒偽劣商品和提供質量咨詢服務等信息,提升了廣大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質量意識,樹立了纖檢工作隊伍的良好形象。
回顧幾年來政務信息工作,主要體會:一是領導重視是前提。做好政務信息工作取決于領導重視程度,支持力度。我局報送的所有信息經科室長、分管領導審批后,由局長簽發。主要領導在各種會議上強調加強信息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科室把信息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作為日常重要工作抓好抓實。二是政務信息工作要緊緊圍繞“信息工作服務于纖檢工作中心,服務于領導決策”的目標,積極做好政務信息工作。信息報送必須緊緊結合纖檢工作,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才能充分發揮政務信息是領導決策的參謀和助手的作用,才能贏得上級政府部門的重視和采納,達到我們報送信息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