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縣直機關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小班幼兒生活常規教育的現狀研究
張鑫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縣直機關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幼兒園教育有大中小班的區分,一般是根據適齡兒童的年紀為依據,這是常規教育中十分必要的一種做法。對于幼兒時期,年紀的稍微差異都會導致認知方面的巨大差別,對于剛剛入園的兒童來說,認知能力較低,更應該加強生活常規教育。結合我國幼兒教育中小班幼兒生活常規教育的現狀來看,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以此作為研究對象。
幼兒教育;小班幼兒;常規教育;生活教育;現狀研究
所謂“生活常規教育”,指的是在幼兒教育中結合生活能力的一種培養模式,讓兒童具有一定的獨立、實踐能力,這項工作主要是對其生活行為的習慣、活動規則等進行教育與規范。在幼兒園的整個教育過程中都應該貫穿生活常規教育,尤其對于初入園的小班幼兒其意義更為重要, 因為他們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是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這一階段的常規教育工作做好了,也是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只有做好了生活常規教育才能確保教學以及其他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
(一)常規教育效果不佳。
可以說在小班教學中,常規教育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小班是進行常規教育極其重要的一個時期,很多小班教師也在這項工作上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但效果卻不佳。往往是在較短的一個時間內不斷地進行統一內容的常規教育,即使你苦口婆心地反復糾正,他們也是會反復地出現同樣的與常規不符的言行,常規教育的效果也不佳,教師也會覺很疲憊。
(二)過分的管理對師生都造成不良影響。
在小班常規教育的過程中,往往以集體的需求為主,以班級整體的統一的實現為重心,對于幼兒本身需求則有所忽略。比如:將幼兒在何時何地做什么,做出非常詳盡的規定,當然幼兒的興趣不可能總是按照教師既定模式發展,這是對幼兒主體意識的忽視。再比如,在對幼兒進行玩具分配的時候,教師往往忽略了幼兒的個人喜好,沒能充分尊重其自主選擇的權利,這有礙于其興趣的激發.想象力和自主意識的培養以及創新思維的激發等。同時,敦師為了便于班級的管理和各種活動的順利開展,常規教育時在管制幼兒方面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常規教育的本身的內涵和目的缺失較為嚴重,這對于幼兒和教師本身都是很大的損失。
(三)過度控制幼兒的言行。
對于幼兒過分的控制是小班教師的常規教育的普遍現象,對于幼兒的日常行動教師一刻也不肯放松,不希望其有任何的差錯。不允許其這樣做,也不允許其那樣做,當然一方面是為了幼兒的安全著想,一方面是為了教學活動有序地進行,其實如此的高強度地對幼兒進行控制,也是不妥的,有悖于幼兒成長與教育規律,長此以往,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會喪失,對教師的依賴性也會加強,更不能主動去構建規則體系。
(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活常規的培養。
幼兒的常規教育與其他的教育敦學活動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師應以生活常規教育的目標為依據,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地融入常規教育,把生活常規訓練和一些教學中的特定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特定的情景中.讓幼兒對生活常規內容及要求有更為真切和熟悉的體會,對于其在這方的興趣也會很大程度上得到激發。比如教師通過給垃圾找家的活動,讓幼兒對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的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區分,同時,也對其環保的意識有所增強。
(二)以多種形式來提高幼兒常規教育的效果。
教師在進行常規教育時一定要注意形式的多樣化,來將幼兒引入其中,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開展各種形式的游戲、組織各種競賽活動、提供幼兒觀摩和實踐的機會、利用一些兒童文學作品等等,在此筆者以值日生制度來加以簡要說明,教師可以讓幼兒輪流著做一做值日生,鼓勵和引導其對其他的幼兒行使管理和監督的權利,引導和激發其自主地參與到常規規則的學習中來,同時,也加強他們與人相處交往方面的能力。
(三)發揮榜樣的激勵作用。
作為初入學的小班的幼兒對于大班的幼兒會不自覺地產生崇拜和模仿的心理和行為,因此,以大班帶動小班的活動形式,來發揮榜樣的激勵作用,比如說,組織小班的幼兒去參觀大班,或者讓大班的幼兒去幫助小班的幼兒等形式進行,尤其是在小班學生入學之初,教師帶領小班幼兒去參觀大班幼兒一天的生活,來讓大班幼兒發揮其榜樣韻力量,來幫助初入園的小班幼兒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和培養。
(四)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提高水平。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從某種角度來說,幼兒最直接和最具權威的榜樣就是幼兒教師。客觀的講一天當中除去幼兒睡覺的時間幼兒在幼兒園與教師相處的時間可能比家長還多一些,因此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于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教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具有良好從語言行為習慣,那么幼兒在其長期影響之下,就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然在幼兒園中除了教師 ,幼兒與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模仿也會對其日常行為習慣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及時的對于幼兒們的行為習慣上的良好表現,應該肯定和表揚,在其身邊樹立榜樣。此外,幼兒教師應該不斷學習進步,來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某一行為習慣的持續性維持很短,如果不加強練習和鞏固,良好的常規習慣是無法形成的。所以,對于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培養,教師要從點滴開始,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的進行,要付出愛心,付出耐心,才會有豐厚的收獲。教師在小班幼兒的生活照顧方面,既要滿足幼兒的生理需求,促進其體格和身體機能的發育,又要讓幼兒感受到規律、穩定、安全和被接納的心理氛圍;既照顧、關心和幫助幼兒,又要切實維護幼兒的尊嚴,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自主性,滿足幼兒探索和自我服務的需要。同時做到真正的家園合作,讓生活常規教育發揮到最大價值和效率。
綜上所述,幼兒的生活常規教育不能脫離生活實際,必須與日常教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幼兒教師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索質,在常規教育中采取豐富多彩形式,激發其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幼兒日常教育的效果和效率,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1]歐平.小班幼兒生活常規習得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李桂榮.幼兒生活常規教育探究[J]. 甘肅教育,2014,06:52-53.
[3]母遠珍,韋曉.小班幼兒常規教育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4,06:89-91.
[4]熊紅.小班幼兒生活常規的培養[A]. 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5.
[5]范憶,曹能秀.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及教育[J].幼兒教育,1986,07:9-10.
G617
:A
:1671-864X(2015)10-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