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偉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賈村鎮總校,河北 保定 072450)
教育行動研究中的幼兒教師專業發展
胡紅偉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賈村鎮總校,河北 保定 072450)
隨著新課改政策的出臺,教育部門加強了學校課程的改革。其中就幼兒教育課程的改革幅度較大。再加上近年來,人們逐漸開始關注幼兒教學方面,對于幼兒教學環境以及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論文從幼兒教師專業的發展出發,簡述了教育行動研究與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關聯,同時論述了教育行動研究對于幼兒教室的深遠意義,最后說明了教育行動研究對于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行動研究;關聯;意義;影響

(一)教育行動研究的基本內容。
當前階段,教育行動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指實踐者和研究者共同合作,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中發現實際問題,并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有效解決問題、改進實踐以促進實踐者對自身實踐的批判反思的過程。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教育行動研究是由行動研究在教育研究領域這個大環境當中,不斷的進行轉移以及應用而形成的一種研究方式。教育行動研究是指“由教師同時扮演行動者與研究者的雙重角色,在真實的情境中發現實際問題,且針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究,總結相關行動策略并加以實施,達到解決問題、改善教學實踐,進而促進教師教學效能提升和專業發展的目的”。
(二)幼兒教師專業化的基本內容。
一般來說,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是由幼兒教師這個職業的發展前景以及幼兒教師自身專業的前途發展組成。其中幼兒教師職業專業發展是指幼兒教師通過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后參加一些專業性較強的考試以及機構評價,來提高幼兒教師在幼兒教師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提升自身的求職機會。使幼兒教育技能成為一種專業的發展過程;幼兒教師自身專業成長則指幼兒教師運用其擁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來影響幼兒、家庭以及與幼兒相關的社會關系系統的發展過程。
(三)教育行動研究與幼兒教師專業之間的聯系。
幼兒教師自我提高的思想是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的基礎。通過幼兒教師不斷的進行研究,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及實際的工作技能進行不斷的完善以及提高。所以,幼兒教師是整個幼師專業化發展的主體。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強調了教師的主體性,而教育行動研究最突出的特點是研究的主體是教師,且注重研究主體的凸顯。專業化的幼兒教師可以保障教育行動研究科學合理地進行與推廣;反之,通過教育行動研究可以發展幼兒教師的主體地位,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價值。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認為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在社會中存在的價值以及在專業學術中的地位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并且在進行幼兒教師選拔的過程中,選拔人員只是注重幼兒教師的美術以及音樂才能,對于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素質的要求并不高。。因此,教師通過樹立科學研究的態度,積極參與教育研究,可以改變其職業的社會形象。
(二)增加幼兒教師的主觀性。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幼兒教師職業的作用只是幼兒知識教育的傳播工具,人們所關注的也只是幼兒的身心發展以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并沒有相關部門關注幼兒教師職業的發展。正是這種“忽視”體現了幼兒教師的主體地位的缺乏,束縛了教師的創新與發展。早有專家研究證明教師研究可以增強其自尊心和專業性,幼兒教師通過教育行動研究,不斷喚起其主體意識,通過自身不斷發展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不僅能提升其教學能力,而且將使幼兒教師工作獲得生命力。
(三)促進幼兒教師進行自身的反思。
通常來說,我國的幼兒教師 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部分幼兒教師甚至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幼兒教師培訓。近幾年來,由于新課改的提出,幼兒教師必須接受較為新穎的專業知識,但是對于部分奮斗在一線的幼兒教師感到不適以及迷茫。正是這種迷茫,要求幼兒教師成為反思者和研究者。學前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將在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中得以體現。教師是教育改革的關鍵因素,要想推進學前教育深入改革,就必須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幼兒教師隊伍,所以幼兒教師需要通過教育行動研究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提高教學水平,以自己的發展帶動或推動幼兒的發展。
(一)滿足幼兒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
由于關于人們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由外部環境因素以及人們自身的內在因素組成。但是主要是依賴于人們自身的內在因素,從而促進人們的發展。一般來說,內在因素主要是由自身需求以及人們的心理組成。因此要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我們需要教師自身產生發展的新需要,然而這種發展的新需要不是通過語言的傳授而是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自我研究與自我反思,然后再投入實踐教學,通過這種循環的研究過程產生的。
(二)培養幼兒教師研究問題的習慣。
在進行教育研究的過程中,研究部門應該從幼兒教師的實際工作出發,根據現實中的問題進行選擇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但是由于幼兒教師職業的特點,造成幼兒教師的工作任務較為繁重以及復雜,同時也有時間的限制,所以大部分幼兒教師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只想進行階段性的休息,而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或者去發現現階段的比較明顯的問題。在教育行動研究中,幼兒教師需要用已掌握的教育理論去揭示問題的因果關系,在實踐中采取相應的解決策略,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最終提升自己的專業化素養。
(三)有利于提高幼兒教師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幼兒教師若想讓自身更加優秀,在進行工作的同時應加強幼兒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應加強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運用所學理論,對知識進行消化以及提升,從而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在教育行動研究時,發現問題是來源與教學實踐,但在問題的歸因時依靠的是教學理論;設計行動方案以教學理論為基礎,但實施行動方案是在教學實踐中;評價與反思是基于一定的教學理論對行動研究的結果進行評價與反思。教育行動研究的各個環節均體現了教學與理論的結合,通過這種結合,不僅使教學活動更科學合理,也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
[1]劉晶波,孫永霞,王磊. 1996~2006年我國學前教育領域關于“教師選題”的研究狀況與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J]. 學前教育研究,2007,10:13-19+25.
[2]張地容. 早期閱讀教育視閾中幼兒教師專業的缺失與構建[J]. 當代學前教育,2008,06:15-18.
[3]馮君. 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途徑與方法的行動研究[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08:77-79.
[4]呂曉娟,王嘉毅.教育行動研究的歷史發展與中國化歷程[J].當代教育與文化,2009,06:43-49.
[5]王建軍,黃顯華.校本課程發展與教育行動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02:22-35.
[6]吳文濤,徐赟.十年來國內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熱點、趨勢及展望——基于CiteSpaceⅡ可視化分析[J]. 現代教育管理,2015,02:87-91.
G615
:A
:1671-864X(2015)10-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