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謙麗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高嶺鄉王營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幼兒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研究
魏謙麗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高嶺鄉王營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育部門對學生課程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的改革。其中在進行幼兒教育改革的同時,加強了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以及科學教育的教學目標,旨在能夠全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本論文從幼兒藝術教育以及科學教育相互融合方面出發,對幼兒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相互融合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并且分析了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融合的主要特征,最后加強幼兒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有機融合的策略。
藝術教育;科學教育;有機融合;意義;策略
(一)有利于幼兒身心全面發展。
相關研究表明,由于幼兒的年齡較低并且沒有較多的處事經驗,所以幼兒在接受教育時不能全面的接受課程傳輸的理論知識。而且幼兒的思維正處于動作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抽象邏輯思維正在萌芽,他們往往以整體、形象、直覺的方式把握世界。所以,不宜過早對幼兒實施分科的藝術教育,不宜過早進行學科技能訓練,應著重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對藝術的整體感受。
(二)符合當前階段藝術教育的特點。
由于藝術是由藝術家心中所想,是各種思想與物質材料共同組成。總體來說,藝術具有一定的相互溝通的能力,在某些方面存在共同的特征。而詳細來說,不同種類的藝術是由不同的表達方式呈現在人們眼前,使人們能夠通過藝術作品來感受藝術家心中所想。
人們常說音樂就是一幅畫,而這幅畫是用音符當色彩,旋律作線條所繪出的只能用聽覺去感悟的心靈之畫,以此來說明音樂與美術的情意溝通性。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綜合性是藝術活動的一大特點。這種在感覺上通同一氣的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通感”,它具有感覺經驗溝通的特點。人們通過自身的感覺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并且建立一定的思想聯系,實現人與人心靈的共享。由于人體感官的這種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的功能,以及各種藝術形式的互相溝通和互相包容,使得藝術之間的綜合成為必要和可能。所以,各類藝術活動的綜合正是為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整體地接受藝術教育提供了渠道。
(一)物質層面: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在物質層面的融合主要以科學家教育為主體。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常常只在表面上將二者進行融合,所以在未來階段需要對二者的物質融合方式進一步研究。
(二)思想層面:在傳統的藝術形式進行中,通常需要人們的各種感官對藝術進行了解,并通過深層次交流體會藝術的美感。換句話說,藝術只能通過人們思想層面的交流,才能提高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所以,在進行幼兒藝術教育時,幼兒教師應遵循幼兒的想象力,正確引導,不能直接判斷其正確性,阻礙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三)本質層面: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將幼兒培養成道德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的人才。藝術教育使學生能夠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而科學教育則能保證幼兒觀察了解各類事物的本質,從而提高幼兒的素質。
(一)提高多元化技術形式之間的緊密性。
1、表現在藝術作品之間的形式綜合,幼兒教師可通過藝術作品進行開篇,通過對幼兒進行藝術作品的講解,使幼兒以顯性形式帶動隱性形式進行感知、體驗、表現、創造。如:從音樂欣賞切入,感受、理解和表現作品的旋律和節奏,繼而發現文學和美術中的旋律和節奏。
2、將各種藝術形式結構引起主體的不同情感體驗之間的對應性和溝通性進行綜合。如以文學為欣賞對象,以音樂美術為背景進行的活動,讓學生根據藝術類型選擇較為舒心的藝術活動。
3、通過多元化的藝術形式進行凝聚選擇,從中選取較為通用的藝術主體進行幼兒的教育活動,加強幼兒與藝術之間的聯系。
(二)加強藝術感覺與感官的有機結合。
一般來說,幼兒是通過自身對于藝術的了解與體驗進行情感方面的培養與提升,對于幼兒未來的藝術表現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情感和態度是通過幼兒在藝術活動中自我表現、自我表達獲得的;表現與表達是感受與體驗、情感與態度的具體體現,它體現在幼兒的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活動中。在藝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對藝術的感受與體驗、情感與態度、表現與表達是有機結合的整體,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幼兒教師在進行藝術教育的過程中,應從側面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通過幼兒對藝術作品進行感性的認識,再有科學教育確保幼兒藝術本質的認識。啟發幼兒學會從不同距離、不同角度通過視聽器官和更多的動覺參與去感受和體驗藝術的美。創設豐富的藝術環境,使幼兒有機會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形成初淺的藝術經驗和藝術能力,使藝術教育真正成為幼兒自由表達、精神創造的活動。
(三)增強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在生活中的影響。
藝術教育滲透于幼兒的日常生活,要求教師從幼兒成長的環境中選擇藝術教育內容,組織幼兒觀察、尋找動植物、建筑、櫥窗、街道、居室和幼兒園游戲、學習等環境中蘊含著的美,從而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同時授課教師可以實時記錄幼兒在生活當中所表達的藝術形式,例如教師在與幼兒的對話和交流中,應隨時把握幼兒想唱、想跳和想表現的愿望,順著他們情感的自然產生開展藝術活動,引導他們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藝術表現形式自由地表達出來。
同時,教師要善于創設良好科學教育環境,為幼兒提供了解藝術表現的本質以及美化生活環境的空間與機會。由于幼兒一般通過藝術作品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因此幼兒園在環境布置過程中,可運用藝術作品對其進行裝飾。如教師可在活動室一角,放置各種繪畫工具、廢舊物品及一些適合幼兒使用的小樂器、錄音機等,供幼兒自由進行藝術活動??梢苑胖靡恍┧囆g大師的美術作品,民間工藝品和幼兒自己的作品供大家欣賞。還可以適時播放一些輕松歡快的音樂和優美的散文,潛移默化地陶冶幼兒的情操,使幼兒生活的環境充滿藝術氛圍,發揮藝術教育的最大效益。
[1]柳志紅. 幼兒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
[2]王磊. 幼兒科學教育和藝術教育的融合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5,20:318.
[3]劉迎杰. 幼兒藝術教育的生成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
[4]黃海濤. 幼兒科學與藝術啟蒙教育整合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
[5]石勝錢. 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對兒童天性的違背與順應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6]黃海濤. 科學與藝術整合教育中幼兒創造力培養的實驗研究[J]. 當代教育科學,2007,16:38-41.
G612
:A
:1671-864X(2015)10-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