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寶
(東華大學 服裝·藝術設計學院,上海 200050)
數字媒體時代的動態字體研究
張嘉寶
(東華大學 服裝·藝術設計學院,上海 200050)
隨著數字媒體時代的到來,簡單靜態的文字傳播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大量有意思的gif動態圖畫的讓傳統的文字傳播不再安靜,各式各樣的動態字體鋪天蓋地地出現。動態化成為數字媒體時代字體傳播的重要形式之一。
數字媒體;動態字體;研究
數字媒體的發展,逐漸影響著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紙媒介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傳播媒介。由科技的發展派生出來的數字媒介,如網絡,移動設備等為平面視覺傳達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拓寬了設計的廣度,為視覺傳達設計提出了新的挑戰。字體設計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挑戰與機遇,更多的設計師開始關注動態字體設計。
研究動態字體設計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必要的,傳統的靜態字體似乎已經不太適合這個“快”時代的發展節奏,而動態字體,擁有千百種變化形式,廣闊的應用范圍,都展示了它可以迎合這個時代的發展,創造出更多可能性。隨著數字媒體時代的繼續發展,整個社會對于文字的動態設計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因此研究動態字體的設計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社會風氣的需求。
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快”成為了這個社會最大的特色。越來越多人們沒有時間停下來,去閱讀長篇大論的文字,紙媒介如報紙,雜志等逐漸退居二線。人們對于文字的熱情大不如從前,然而,必須有一種方法可以讓生活在這個“快”時代的人們重拾對文字的興趣。因此文字設計不能夠再遵循安靜的傳統,必須走向動態,多元化的未來。
(二)受眾審美要求。
眾審美過程中追求的“視覺愉悅、心理共鳴感”,已經成為影響創作者提升文字視覺審美印象、情趣、內涵的重要標準。在作品視覺傳達過程中,要使受眾對其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形成互動,就必須采用更能直接影響到受眾感受、引導審美方向的作品形式,正如《藝術與視知覺》中所述“運動,是最容易引起視覺強烈注意的現象。人類的眼睛同樣受到動的事物的吸引”[1]。因此動態化的設計會更加吸引觀者的眼球,從而引起共鳴。
此外,眾所周知,現在的社會更偏向于讀圖時代,圖形化的設計總歸是走在傳播的最前沿。因此圖形化,是數字媒體時代的文字設計的思考方向。而且在數字媒體時代,字體不再單一作為圖形的陪襯,圖形化的字體已經可以獨立成為一個完整的傳播信息的主體。
而在色彩的辨識方面,人們開始出現了兩個審美極端,一類人,他們喜歡簡約單一,看起來比較高上大的色彩,這些顏色看起來就像顏料盒中的高級灰;而另一類,年輕充滿活力,他們喜歡大膽的色彩,這樣一來就有了撞色這個領域,強對比的顏色讓人覺得興奮,熱情。但是從色彩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吸引人眼球的永遠是對比強,純度與明度高的顏色,除非你的眼前有一排彩色的圖畫,中間有一幅高級灰的作品,這個時候高級灰的辨識性也許會比較強。
由此可見,圖形化,色彩大膽,對比強烈的動態字體是最符合這個社會的受眾審美需求。
(三)技術的進步。
數字化媒體的出現為文本的動態顯示提供進一步支持,數字化技術使文本編輯和顯示更為便捷,各種動態效果——顏色、形狀、位置變化的實現更為容易,并可以通過程序來控制變化速度和節奏,文字從平面的二維存在形態延伸到了三維立體字,具有了直接表現流動的能力,豐富的色彩,形狀變化都是傳統紙質媒體無法達到的,數字媒體中的動態字體設計“從總體上體現出了一種跨媒體跨領域整合的特質,呈現出多媒體整合、多元化表現方式整合、多感官互動體驗整合、多渠道傳播方式整合、多元主體整合、多種審美方式整合等美學特征”[2]。因此技術推進了字體動態化的出現。
(四)本章小結。
因為人們的審美觀隨著數字媒體時代的到來在不斷的變化,社會前進和生活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動態字體出現的價值表現在:
1.新技術的創作空間的擴展,人們審美的提高,要求更直觀的表現。文字不僅僅是閱讀的功能,更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字體可以獨立成為圖形,成為角色來傳遞信息。
2.行為決定性格,傳達了背后的語意,除了通過語言,更重要的是肢體、表情來直觀、真實、準確地傳達其含義或語意。
3.動態字體的表達更真實,更具內涵,更形象,更生動化。
因此動態字體的出現是必須的,滿足快節奏,更好地傳遞信息,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傳統的靜態字體設計只能滿足于不同的靜態效果,而動態字體設計增加了動態的效果,其傳達的信息量更大,視覺沖擊力更強,使其形象更加突出,個性更鮮。
(一)色彩運用對比。
傳統字體設計,常常出現在報紙,雜志,書刊等等的紙媒介上,在一個完整的版面當中,字體可以是單色的或是多種顏色的組合,甚至是多種顏色在一個字體上的漸變呈現。但是,過多的顏色出現在同一個版面上,整個版面會看起來比較冗雜,會喪失傳統字體的功能性。如圖1中靜態海報,雖然色彩豐富,然而,過多的色彩,會讓人的視覺混亂,眼睛沒有著落點,喪失了海報的閱讀性。
同樣動態字體設計也是由豐富的色彩,但是由于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字體的顏色進行多種變化式的搭配、漸變與重組。由于時間上將不同顏色錯開,所以就算有不同的色彩變化,人們也不會覺得看起來費力。由此看來,可以說有多少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色彩隨人的意愿而形成不再是神化。(如圖2)
(二)字體軌跡對比。
在靜態的字體設計作品當中,我們只能看到展現在我們眼前的視覺效果,這中間是一目了然的視覺欣賞過程,不會存在變化與未知的可能性;而在動態字體設計作品當中卻蘊藏著更為寬廣的變化空間,一樣的文字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用不同種類的字體設計去表現。
在傳統的靜態字體設計作品中,設計師只能在一個版面選擇一種到兩種排版方式,不然,設計作品畫面就會混亂,喪失閱讀性。在靜態文字版面上,我們可以看到字體的橫向排列,縱向排列,以及曲線排列。橫豎排列可以相結合,但是試想如果一個畫面中出現橫豎加曲線排列,這將會是多么恐怖的一件設計作品。如圖3,可以看出,在傳統的靜態字體設計排版中,文字的排版一般都是比較單一且工整的,因為他們的主要作用是向觀者傳遞信息,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美觀。
再來看圖4,動態字體可不管這個了,它們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它們擁有時間,它們有時間去變化去展示它們的可能性,圖4的第一幅圖是關于上海的動態字體設計,在這個作品中,“Shang Hai”這個單詞從橫豎不同的角度進入畫面,因為有時間上的錯位,所以閱讀起來還是很清晰的。當然動態字體也可以在一個空間里變化,來自空間的各個方向,而且不存在閱讀障礙,這就是動態字體迷人的可能性。
(三)應用范圍對比。
從傳遞信息的效果上看,靜態字體的信息傳達是受到版面空間影響限制的,版面之中給文字留有的空間越大,字體設計傳達信息的內容才可能越豐富,反之同理。并且由于靜態設計作品的傳播與發表途徑多數是受到印刷媒體的限制,所以影響到了信息傳達的快速性和廣泛性;動態的字體設計則可以做到盡可能多的傳遞信息,使信息的傳達更豐富、直接與準確,更易于表現設計理念的個性。根據宣傳對象的性質和形象所設計的字體,與受眾的貼近度更強,其信息傳遞的效果也更一目了然。而且其傳達過程迅速、廣泛、細致和成本低廉等特點也成為了吸引受眾的最大的優勢[3]。
動態字體可以結合圖形,可以結合聲音,可以結合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這樣給動態字體增加更大的應用范圍。
Maurieio Dias&Walter Riedweg影像裝置、表演作品《上帝之唇》在四個電視屏幕中播放一段緊張有力的形象,上帝的定義由四十四個詞組成,每個詞由四個英文字母組成,在 展覽空間的墻壁上蔓延,觀眾受到關于上帝內容的各種文字的視覺轟炸。在作品中,屏幕提供給觀眾一個視覺和聽覺的混合體驗,并把這種體驗變為一種游戲,讓用戶在計算機生成的三維視、聽、觸覺世界里產生一種“沉浸感”[2]。可見動態字體的應用范圍在數字媒體時代是相當的廣泛。
(四)閱讀與傳播的對比。
由于靜態字體本身的限制,它的傳播媒介多數為紙媒介,當然不排除現在的電子雜志和網頁閱讀,但是提起靜態字體,人們的第一感覺就是書刊。然而動態字體就不一樣了,它可以活躍在電影的酷炫片頭,網頁,手機,互動裝置等等,但凡有屏幕的地方,它都可以出現。這樣的可復制性,可傳播性,給動態字體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空間。動態字體可以應用在電影的片頭,網頁等等,動態字體出現的地方,都充滿著活力和動感,讓人難忘。
動態字體在動態作品當中可以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空間去展現自己。當受眾打開一個界面的時候,字體設計可以以移動的方式傳達自己所要傳達的信息同時也會更加吸引受眾的眼球。以前出現在不起眼的位置上但又不能被忽略的文字,此時就可以大搖大擺的走出來展現自我,使受眾注意到它們的不可或缺性[3]。
但是不得不說,靜態傳統的字體也是不可以取代的,書籍,雜志,網頁等各種媒介上閱讀部分的都是需要靜態字體來排版表達的,因為靜態字體的閱讀性是從古延續至今。因此,靜態字體與動態字體的結合將會是一個比較完美的表達信息的方法。
(五)本章小結。
總得來說,在這樣一個無限可能的時代,字體會被發展成什么樣子真的很難想象,動態字體的出現無疑給字體設計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
1.動態字體的優點與缺點:
(1)由于數字媒體技術將會不斷發展,因而動態字體的形態與方式變換將有無限的可能性。使其在更短的時間內告訴觀者更多的信息。
(2)由于動態字體是傳播與媒體,網絡,因而它的可復制性,傳播性強。
(3)由于動態字體擁有變化的的時間,所以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做豐富的變化,更加具有趣味性。
(4)動態字體可以加入圖形,聲音等等,會與觀者有更好的互動性。
(5)動態字體固然可以千變萬化,但是有些變化減弱了文字的閱讀性,這是動態文字最明顯的缺點。
2.傳統靜態文字的優點與缺點:
(1)傳統靜態文字擁有悠久的歷史,所以它的歷史地位是無法動搖的,在可閱讀性方面,傳統靜態文字傳遞信息的詳細程度要高于動態字體。
(2)傳統靜態文字由于自己特色的限制,所以在數字媒體設備盛行的時代,它的互動性和傳播性相較于動態字體比較弱。
由此可見,傳統的靜態字體和數字媒體時代的動態字體對于這個社會來說都是必須的,所以這兩者的結合,才是目前最完美的字體設計。
不知道未來的動態字體會發展成什么樣,也許形態上面目全非,也許傳播不再運用媒介,也許……總得來說,它將擁有無限可能的未來。
動態字體擁有太多的便利性與識別性,希望以后它可以應用到更多的地方,擁有更多的互動性。由于現在動態字體英文居多,這就讓我們這個以漢字為主的國家,不得不去思考如何讓我們的漢字也動起來,這將會是未來漢字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漢字動起來并不難,關鍵是怎么能讓漢字動起來,卻又不失它的個性和傳播目的,又能保持它的文化底蘊,這將會是漢字動態化的一個很大的挑戰。另一方面,對于我們這些插畫師、設計師們來說,應該從動態字體的發展中獲得啟發,將其的優勢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創造出更加迎合這個時代的作品。
[1][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滕守堯,朱疆源,譯.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1998,1-647.
[2]孫為.數字媒體中的動態文字設計[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07.
[3]張晶.論新媒體平臺上字體設計的發展[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J292.1
A
1671-864X(2015)12-0141-03
本文通過分析動態字體出現的背景原因,分析動態字體較傳統字體的優劣以及動態字體的現狀來分析數字媒體時代的動態字體,并對未來字體的發展進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