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趣必須講求藝術
梁志斌 (河北省平山縣平山鎮孟堡小學 050400)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樂學”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出來,其效果必然事半功倍。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持之以恒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這種興趣在課堂之上始終處于最佳狀態。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激趣藝術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谛W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樂之”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出來,便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這種調動和激發是要講求藝術的。具體來講,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在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是按照地點的變換或者空間的方位為線索而展開描寫的。低年級的學生,由于空間觀念不強,判斷能力較弱,一旦離開具體的參照物,僅憑想象去理解較為復雜的空間關系,并不容易做到。所以,一定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否則學生不僅會感到特別乏味,而且會感到十分吃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避免這種尷尬的最好方法就是緊緊地圍繞教材的內容,扣住課文的重點,運用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直觀手段,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能夠激發興趣、調動思維的情境,再輔之以富有表情的朗讀,讓他們在興趣中積極思維。例如,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北京》一文的方位描寫就很復雜。文中的“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公園、花壇、草坪、立交橋、柏油馬路、名勝古跡”等,學生在朗讀課文中對此等景物的方位,僅僅能獲得一個模糊的印象。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能夠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出一幅布局清楚、層次井然、空間立體感強的畫面,讓學生邊看畫面邊聽教師對相關段落的朗讀,那么學生理解其復雜的空間關系就十分容易。用如此“音配畫”的音形結合方式,讓美麗的首都北京再現,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不僅能激發其學習興趣,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渴望被賞識,是人類天生的本質需要,小學生也不例外。當今,有位哲人提出了“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而這與清代學者顏元的“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驚人相似。由此可見,贊揚與欣賞的激勵作用真是非同小可。在教學中,學生非常需要同學的掌聲,需要教師的贊揚,甚至一些微而薄之的獎品,因為這些都是激勵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所以,我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就盡可能地應用不同的方式來贊揚、賞識自己的學生:用贊許的口吻——“你回答真給力”“你的想法好?!薄盀槟愕南胂罅c贊”;用賞識的動作——伸伸拇指、拍拍肩膀、輕輕點頭、微微一笑、擺一“ok”……一句話,每節課不只是贊賞一兩個學生,而是贊揚一批、一群甚至全班的學生。但要注意,這個贊揚不能是虛偽的應付,而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欣賞。我們不僅要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而且要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運用的正確與嫻熟方法,以及學生表現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積極面。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贝罅康慕虒W實踐也證明,運用“贊賞”這個“神器”,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又能活躍課堂氛圍;既能激發創造熱情,又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的養成;既能使學生經常地體會成功的喜悅,又能讓學生不斷地品嘗勝利的樂趣。
我曾在小二班執教《扁鵲治病》一文,在總結課文時,向學生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學完本課,你們最大的收獲與感受是什么?”學生舉著小手,迫不及待地爭著回答問題。
小明說:“我知道了什么叫做‘諱疾忌醫’!‘諱疾忌醫’就是隱瞞疾病,不愿醫治,時間一久,便無可救藥。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最終會走向犯罪。它告訴我們:人如果有了病,千萬要聽從大夫的囑咐,要好好醫治;人如果有了缺點和錯誤,一定要虛心接受大家的批評,認真地改過。”
小紅說:“我知道了扁鵲醫術的高超,不用任何檢查就能知道人的病情,不像現在的醫生,人一進醫院就得進行無數項的檢查,有時還不能判斷出病情。他真了不起!”
小蘭說:“如果蔡桓公不狂妄自大,能稍稍聽進別人勸告,他也許就不會不可救藥!”
……
我對學生的見解,分別一一給予了肯定。
就在這時,被大家稱作“化學腦袋”的小強突然站起來大聲地說道:“我的想法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樣,我私底下認為,這個神醫扁鵲即使有一千個不該,最不該的是逃到秦國。古往今來,人們都知道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雖然蔡桓公的病情已經發展到嚴重的程度,即使不能讓他痊愈,但是延長一下他的壽命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吧!因為大家誰都曉得‘生命是無價’的呀!”
聽了小強的發言,學生的小手舉得更高了,有的干脆離開自己的座位舉著手走到講臺前要搶先發言,有的和自己同桌小聲地交談著,似乎也在討論著扁鵲是對還是錯。這時,我覺得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體現個性的大好時機到了,于是,就稍稍做了個安靜的手勢:“同學們,你們認為扁鵲該怎樣做呢?”“請大家一個一個地表述自己的見解,千萬別忘了還要給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哦!”
教室里片刻安靜,就又“沸騰”起來。小剛第一個站起來說“扁鵲就該跑,如果不跑,說不定連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但小桐立馬表示反對:“雖然蔡桓公開始不聽勸告,沒有配合醫生的治療,但是現在他知道錯了,肯定會配合醫生的,說不定就會治好呢!”
一直沉默的小璐開腔了:“唉!當初扁鵲初遇蔡桓公,就應該想方設法讓蔡桓公配合自己的治療,如若這樣,扁鵲不但救下蔡桓公一命,說不定還能得到許多珍寶呢!”
……
這時,下課的鈴聲就在你一言我一語中響了。
作為教師,我并沒有至此為止,急下結論,而是趁熱打鐵,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利用課后時間,將自己的想法寫成話題作文——《假如我是扁鵲》
在如此開放式的課堂教學中,我看到了激趣的效果:興趣雖然屬于非智力因素,但是學好語文卻必不可缺。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能忽視的問題。作為語文教師,只有在教學中滿腔熱情、想方設法、藝術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責編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