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陳公勝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常莊中學 054700)
初中階段,生物是兼具趣味性和綜合性的一門學科?,F(xiàn)在學生對生物學習缺乏興趣,這很大程度上歸咎于教師的教學方式。由于傳統(tǒng)教育教學的影響,教師大多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感受與需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很難發(fā)揮能動性,他們的成績也不是特別理想。這樣,不但學生的成績很難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也很難得到鍛煉與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和綜合能力。
初中生物 興趣
學生學習《葉的光合作用》時,為了證明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是離不開陽光的,我給學生布置了如下預習作業(yè):觀察并剝開1到2種蔬菜,如菠菜、卷心白菜,并將觀察到的內(nèi)容作好記錄,如哪種蔬菜有綠色的葉子,哪種蔬菜長有黃白色的葉子,葉子的位置有何差異以及它們的差異產(chǎn)生的原因。例如,我們平時家里種的蒜苗都是綠色的,可是菜市場上的蒜苗卻是黃色的,教師引導學生去觀察、研究熟悉的事物,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自觀察,進行實驗,可以提高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積極主動探索生物學的欲望與潛能。這個時候,教師再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使學生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與書本知識相結(jié)合,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課程任務結(jié)束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動手與動腦相結(jié)合的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如露天生長的小草和被磚或者其他東西壓到的小草顏色有什么不同?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學生能主動觀察思考,積極探究其原因。當學生學習花的結(jié)構(gòu)時,教師可以提前做好幾種花的標本,課堂上對照這些實物標本,讓學生指出花的每一部分結(jié)構(gòu)與組成。實實在在的實物標本和自由的課堂氛圍能夠使學生表現(xiàn)積極,思維活躍,跟原來的死記硬背相比,這樣的教學才能事半功倍。課堂上學生既可以動手,又可以動腦,手腦并用。如此,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生物有其獨特的學科特點,如生物形態(tài)、生物結(jié)構(gòu)以及生理變化。這些內(nèi)容如果教師只是利用語言進行講述,學生就會很難理解、接受。即使教師描述得繪聲繪色,也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習效率也很難提高。而教師借助直觀的教具,如實物、掛圖、標本、模型等,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的各種生理感官(聽覺、視覺、嗅覺等)都充分發(fā)揮發(fā)用,有利于集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激發(fā)其求知欲,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學校如果具備條件,教師也可以利用電視、多媒體課件、網(wǎng)絡等進行教學。如此,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物學科的部分概念與內(nèi)容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對此,學生大多是進行機械性地記憶,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師可以借助興趣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接觸自然與生活,開闊眼界,豐富知識,使學生課堂所學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從而促進其完整知識體系的形成。如學生學習《認識生物》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或者周圍觀察活生生的生物,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驗證生物是真的存在。同時,通過對周圍生物的觀察,學生可以將所學的書本知識與自然界中的事物相聯(lián)系,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對知識的理解也就更加容易、透徹。這樣的活動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事業(yè),更應該熱愛自己的學生。所以,教師要經(jīng)常與學生談心,檢查他們的作業(yè),指導他們的學習,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尤其是那些紀律差、學習差的學生,教師要從思想上進行幫助和鼓勵,在學習上耐心輔導,使他們自愛自強,從而在師生之間建立起親密、融洽的友好關系。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愛戴老師,進而愛及老師所教的學科,產(chǎn)生學習興趣,教學效率也會明顯提高。
學生的性格不同,素質(zhì)各異,可能對不同的實驗做出的不同反應。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全面考慮,設計不同類型的實驗,滿足所有的學生的需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音量、響度和音色”這一節(jié)時,教師可設計兩個實驗,第一個是把一個空玻璃瓶裝水,吹一下,聽它發(fā)出聲音的響度;改變里面水的多少,再吹一下,聽這時的響度有什么不同。第二個是用七個玻璃瓶分別裝水,要求水的多少不同,用一根小木棒敲擊,會發(fā)現(xiàn)這個簡單的裝置能制造出美妙的音樂。有的學生對實驗一感興趣,有的學生對實驗二感興趣。所以,教師要根據(jù)不用的班級狀況設計不同的實驗完成教學。
作為一門極具實踐性的學科,生物學唯有通過實驗與實踐活動,才能真正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讓學生真正地理解、掌握所學內(nèi)容。生物課堂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很多,實踐活動是不二之選。例如,講授“膝跳反射”的知識時,我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嘗試幾次,利用他們的親身實踐來檢驗所學的理論知識。教學正常足足弓具有減緩身體運動時所產(chǎn)生的震蕩的功能時,我讓學生站起來,進行兩次跳躍活動,第一次是用整個腳著地,第二次是用腳尖著地,然后將兩次感受做對比:第一次是沒用使用足弓,學生感受到了強烈的震蕩;第二次是足弓發(fā)揮了作用,學生身體的震蕩幅度明顯減小。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借助自己的親身體驗,真正理解了足弓的生理特征及其功能。與其他教學方式相比,此種體驗式、實踐性的活動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讓他們對知識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并牢固掌握了知識。
課堂教學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動態(tài)系統(tǒng),教學效果受許許多多因素的影響、制約??鬃釉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積極的成分,也是學習活動中最基本的內(nèi)在因素。因此,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接受生物學知識。
[1]孫學彬,李祥蓮.淺談生物興趣小組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2(9).
[2]孫志梅.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8).
(責編 張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