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復習的有效策略分析
方 娜 (河北省巨鹿縣官亭校區 055250)
復習作為教學過程“備、講、批、復、考”中五大環節之一,一直為教育工作者所推崇。通過復習,學生將已學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系統掌握、靈活運用的目的。在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今天,我們必須采用切實可行的復習辦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復習課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
小學語文 復習 有效方法
復習課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做到有效復習,就要求教師在復習的時間、復習的內容、復習的形式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要做到有效復習,筆者認為應從下面幾點做起。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從心理學上對記憶進行了系統研究,得出了著名的關于記憶保持規律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從該曲線中我們可以發現:人們對所學習的知識的遺忘速度和程度有著很大的差異,呈現出一個先快后慢的趨勢。遺忘速度最快的區段是20分鐘、1小時、24小時,分別遺忘42%、56%、66%;2~31天遺忘率在72%~79%之間。
結合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得到復習的最佳時間是記憶材料后1~24小時,在這個區段內稍加復習即可恢復記憶。過了這個區段因已遺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復習起來就事倍功半了。由此可見,教學過程中每節課結束時的總結性復習和第二節課的回顧性復習是多么重要。所以,我們在復習時,要有意識地運用這一規律,把握好時機,達到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語文大概是所有學科中涵蓋知識面最廣泛的一個。字、詞、句、段、篇可謂繁雜瑣碎。但是只要我們在復習中抓住一條主線,順藤摸瓜,自會無所疏漏。譬如,復習詞時,我指導學生總結歸納課后生字詞的同音形似字,并且分別遣詞造句。這樣既有助于學生理解詞義,又避免了寫別字的傾向。在復習中有涉及人物的文章,我先指引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關于人物的課文,再按人物姓名、性格特點等制表歸類,在組織整理“戶籍表”的過程中,既加深了學生對人物的理解與認識,又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與歸納能力,實現了串聯教學。
教師要讓學生“共享”平時在學習中犯過的“錯誤”。作為一名教師,我跟眾多的其他教師一樣,讓學生準備一個學科錯題本,把各自平時在練習、周測、月考中曾經做錯的題記錄下來,并同時記下自己的錯誤所在,復習的時候著重復習一下這些內容,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同學之間可以交流筆記內容,達到知識共享,對于一些共性的錯誤,一起探討錯誤的癥結所在,非共性的錯誤可以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復習課不同于新授課,不能把教學內容像新授課那樣重新詳盡地講解一遍。在復習課上,教師可以將每個章節的重點內容有機地串聯起來,讓各章節間零碎的知識形成一個整體,讓學生在一個系統的、完整的體系內進一步去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復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核實的過程,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必做到面面俱到,應該側重查看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讓他們每復習一遍都有一定的收獲,使是復習過程成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而不是一種負擔。
各個時期的復習由于教學進度的不同應該采用不同的復習方式。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章節復習相對容易,因為這個時期學習內容剛剛講過,學生忘卻的部分相對較少,通過復習很快就能補上,用時短,效果也好。教師只需適當提示,學生就能回想起來。對于期中或者是期末總復習,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有計劃地系統復習。因為這個時候有些知識已經學過了好長時間,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忘記。這個時候,我們要把基礎知識進行分類復習,包括拼音、字、詞、句等內容,從縱向和橫向兩條線索歸類復習,對于把握全冊的主要內容,做到復習時井井有條,使學生有的放矢地復習所學過的語文知識,從而獲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語文知識在各種題材中是相互交融的,雖然在單個題型中測試重點各有不同,但通過這一類型的試題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得到其他方面的提高。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基礎知識、閱讀、作文等各部分練習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單一的練習形式起到綜合練習的作用。如修改病句這樣的試題盡管是在測試字、詞、句型結構幾方面的內容,但是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能檢測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使學生查漏補缺,還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出現類似的問題,從而達到全面提高的效果。另外,查字典的方法、句式轉換、標點符號的用法等,這些知識都是相鋪相成、水乳交融的。在復習中,學生要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一舉多得。
考試是檢測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通過考試可以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漏洞,從而讓復習的目的更加明確,避免一些無用之功。所以各個階段各種形式的測試成為我們教學過程的必備手段。考試的形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但考試必須是精心設計的、目的明確的。在教學中,我經常使用以下這些辦法。
1.學生自測:學生自己選擇試卷測試自己。這也是學生檢測自己知識漏洞的方式,從而有了明確的彌補方向。
2.學生互測:學生以自由結組的方式,根據各自認為是重點和難點的部分設計試題,交由對方來做。通過這種形式的測試,學生可以發現對方的不足,提醒自己也能看到別人的長處,以督促自己,最終共同提高。
3.教師統一測試:這是我們最常用的辦法,但同時更需要教師對試題精心設計,分析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差距,進而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試題。
不管使用哪種方式的測試,都是圍繞查漏補缺這個中心進行的,之后教師都要讓學生及時復習,完善自己的基礎知識。
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復習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研究,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提升自身素質,在語文教學崗位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有效復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通過學生自主復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責編 張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