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德昌
在高舉素質教育大旗的今天,人們充分意識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初中語文教學承擔著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重任。現階段,如何將素質教育理念真正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成為了擺在語文教師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由此可見,優化語文教學路徑已經勢在必行。本文以踏實認真,做好備課工作作為文章內容的切入點,并對其他優化路徑進行了詳細地闡述,以期實現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目的。
作為開展好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教師應給予備課工作足夠的重視,積極開展好備課工作。首先,教師應備課程標準,只有對課程標準的內容了如指掌,才能使教學目標緊緊圍繞課程標準的要求來展開。其次,教師應備教材,教師不僅要將教材的編寫意圖理解透徹,還要將知識體系理順清楚。再次,教師應備學生,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即學生的認知水平、身心規律、興趣愛好、接受能力等方面來開展教學工作。最后,教師應備教具,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豐富了教具的種類,如多媒體技術,這種圖文并茂的教學模式,不僅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起來,還有效促進了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比如,在講到《沙漠里的奇怪現象》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將文中的景象展示出來,學生不僅領略到了自然界的神奇之處,同時,還能對現象的成因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印象,為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素質教育理念已經提倡多年,但是,我國的教育事業依舊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陰霾。由此可見,應試教育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積極創新工作模式,革新教育理念,擺脫傳統教育模式的夢魘,打破應試教育的藩籬,實現學生角色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到主動探究者的順利轉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同時,教師還應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并對教育模式進行靈活調整,通過分層教學法的實施,促進班級學生學習成績的整體性提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應將語文知識和生活進行緊密地融合,通過引用學生在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將情景教學法應用在語文課堂上,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知識。教師應在備課的過程中,將那些和生活相關的事例擬定好,所選的事例既可以和學生的校園生活有關,也可以和家庭生活有關,也可以是教材中的作者和人物的事例。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有效縮短學生和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為語文課堂注入了新鮮的生活血液,更實現了學習有效應用于生活的目標。比如,在講到《十三歲的際遇》這一課的時候,初中的學生的正處在這一年齡,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十三歲的際遇講出來,也許學生真實的生活經歷沒有作者的精彩,但是,相信也是充滿樂趣的。學生在敘述的過程中,不僅有效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學生還會興趣盎然地參與到其中,為初中語文教學的優化和升級夯實了基礎。
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的預習效果,督促學生積極預習,并結合他們的預習情況來調整教學進度。因為,如果學生的預習不夠充分,而教師的講課速度又過快,學生就無法跟上教學進度,課堂效率不理想。如果學生的預習地非常好,教師就可以適當加快速度,使學生的練習空間更加充裕,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還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言一行進行認真仔細地觀察,要做到通過學生的表情,來了解他們的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說,學生的表情是他們對教師的講課速度以及講解深淺度的客觀反應。教師應注重培養自己的觀察力,促進自己觀察水平的提升,要善于捕捉學生那些瞬間消失表情,來調整的自己的進度和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化,提高語文課堂的活力。此外,教師還應扮演好學生引航燈的角色,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樹立大語文觀,通過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讓他們能夠真正掌握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促進他們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將素質教育理念貫徹到語文教學過程的始終。
總而言之,通過優化教學路徑來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雖然,現階段在開展相關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但是,只要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積極投身到語文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去,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突顯出來,激發他們語文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語文的魅力和價值,豐富他們的文化素養,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1]霍金珠.新課改下如何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1,(32).
[2]薛玉霞.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建議[J].學周刊,2013,(22).
[3]屈雅潔.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J].電子制作,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