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名喜,王勁松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鄭州 450001)
信息安全是戰場信息優勢獲取與保障的前提和支撐。信息安全活動的核心是信息安全指揮問題,而信息安全指揮的前提是建立信息安全指揮機構。建立與未來戰場相適應的信息安全指揮機構,是我軍當前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立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的建立是指,在指揮機構建立需求已經明確的情況下,將實現需求的各項職能活動整合分析,設計指揮跨度與幅度及相關部門,并規定相應職責、權力、指揮關系的過程。本質來說,這一過程是指揮機構的生命周期,要以系統的思維與方法,對信息安全指揮機構的建立進行科學分析。在系統工程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霍爾三維結構,其系統工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筆者認為,霍爾三維結構的思想同樣可應用于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的建立。
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的建立,是戰場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它的建立除了遵循一般組織建立的規律外,還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任何軍事組織結構調整和部門變化,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問題,更涉及到我軍基本體制的調整和變動。戰場信息安全指揮屬于作戰指揮組織范疇,應服從于我軍作戰指揮體制。其機構的建立不僅要適應戰場信息安全指揮的要求,而且要將其置于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建立這一戰略工程中,在充分考慮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指揮的幅度與跨度、指揮職責、作戰任務等因素的前提下,要合理設置信息安全指揮機構。
戰場信息對抗的最大特征是平戰界限模糊,僅靠戰時臨時組建的信息安全指揮機構難以確保己方的信息安全。因此,有必要在平時建立起信息安全指揮機構,一到戰時可自然延續其指揮控制功能。由于機構的平戰職能差異,影響到了平戰時機構的具體編成與編組形式。但是,同一性與差異性相比,同一性是主要的,差異性應服從同一性。建立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必須考慮到平戰結合的問題,而關鍵考慮戰時職能,兼顧平時職能,確保平戰轉換無縫隙。
現代戰爭是“以快吃慢”的戰爭,雙方勝負取決于時間優勢,作為戰場支撐的信息安全更是分秒必爭,這就要求在作戰進程的各個環節上壓縮時間或減少環節。其中,指揮流程控制是核心問題,縮短信息流程、減少決策耗時有賴于指揮機構的精干高效。如果指揮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則勢必導致辦事拖拉、效率低下。為此,要突出指揮效能,在確保有作戰指揮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各級機構的人員數量、縮小機構規模,使建立后的信息安全保障指揮機構,可以有效指揮各種樣式的信息安全行動。
作戰指揮體制的發展要求信息安全指揮機構跟隨其發展,即指揮機構必須有一定的發展性。但指揮機構屬于組織范疇的本質,要求其還要有一定的穩定性,指揮層次、部門設置、權責關系和相應制度等的確定性,應以有利于指揮效率的提高為標尺。這些特性要有良好的對影響因素變化的適應能力,以適應迅速發展的環境變化和內部條件變化。因此,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的建立應注重穩定性與發展性相結合,科學設置、靈活建立。
霍爾三維結構是將整個工程活動過程分為7個階段和7個步驟,同時還考慮了為完成這些階段和步驟所需要的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這樣,就形成了由時間維、邏輯維和知識維所組成的三維空間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霍爾三維結構圖
時間維中表達的是系統工程從開始啟動到最后完成的整個過程中,按時間劃分的各個階段所需要進行的工作,是保證任務按時完成的時間規劃。一般不同的系統工程任務劃分的每個時間階段各不相同,具體到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建立過程中,包括對指揮機構建立目標的分解和派生、明確實現目標所需的各項活動、設計指揮機構的指揮幅度和職能部門、設計指揮關系和指揮權力等。
邏輯維按系統工程的不同工作內容劃分具有邏輯先后順序的工作步驟,每一步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質和實現的工作目標,這是運用系統工程方法進行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時,應遵循的一般程序。對于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建立的各個階段來說,可能涉及問題的提出、問題分析、模型建立、方案提出、方案論證、方案優選、計劃實施等方面。
三維結構中的知識維是指在完成上述各種步驟時,所需要的各種專業知識和管理知識,由于系統工程本身的復雜性和多學科性,綜合的多學科知識成為完成系統工程工作的必要條件。具體到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建立,相應的知識資源包括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管理科學、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法律、運籌學等方面。
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的建立,是設計、建成并維持一種適應戰場信息安全需求的指揮機構,是為成功實現信息安全指揮機構目標而采取行動的連續過程。根據上面分析,基于霍爾三維模型,可以建立出指揮機構工程有三維結構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指揮機構建立三維結構模型
指揮機構建立工程的時間維中第一個階段,實際上是指揮機構建立的依據,其后幾步才是具體步驟。因此,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目標確定后,其具體工作應包括職能設計、指揮機構幅度跨度設計、指揮權力與指揮關系設計、部門設計、綜合集成等。由于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隸屬于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指揮跨度、指揮權力與指揮關系設計取決于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的建設,因此下面重點研究,在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及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目標確定的前提下,信息安全指揮機構的職能設計、幅度設計、部門設計。
職能設計是對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指揮業務進行總體設計,并將職能分解為各個層次、部門和崗位的具體職能,細化為具體可操作的業務活動。職能設計正確與否,關系到信息安全指揮機構能否有效運轉。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職能的確定,應圍繞指揮效率的生成與釋放進行,根據戰場信息安全發展態勢,其職能可定位于情報、指揮、訓練、直屬部隊建設、協調、信息防護、密碼保障、技術支援、法律等。
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幅度是指,指揮員有效指揮的下屬部門數量,指揮幅度與指揮層次關系十分密切,但指揮層次取決于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層次,因此在進行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設計時,應當著重考慮指揮幅度問題。在進行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幅度設計時,應考慮指揮機構的性質,即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是戰略、戰役,還是戰術層次指揮機構。指揮層次高、指揮范圍大,其下屬部門設置就多。此外,還應考慮指揮員的素質狀況、指揮手段的先進性、下屬部門職權分配的合理性和明確程度、指揮控制信息系統的完善程度等。
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部門指的是,承擔一定指揮職能的業務組織單位。部門設計的本質是研究機構內部指揮組織的分工形式,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部門設計的邏輯是,首先明確戰場信息安全指揮機構橫向分工形式,其次明確各項指揮業務的部門歸屬,再次是職權設計,最后是部門的綜合化。目前,我軍還沒有建立常設聯合作戰指揮機構,也沒有設置專門的信息安全保障組織指揮機構。依據中央軍委1999年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戰役綱要”中各作戰要素職能的劃分,結合戰場和我軍信息安全保障的實際,可以考慮在信息安全保障組織指揮機構下設,指揮管理部門、密碼保障部門、安全技術部門、電子對抗部門、信息偵察部門,這些部門由相關部門人員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