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洋(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熱電廠,黑龍江 鶴崗 154101)
電氣自動化監測系統的設計策略
汪洋
(黑龍江龍煤鶴崗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熱電廠,黑龍江鶴崗154101)
摘要:文章介紹了電氣自動化監測系統的設計策略,電氣自動化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以及電氣自動化使用過程中注意事項,文章的最后并對電氣自動化設備在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了論述,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電氣化系統控制水平;發展趨勢
最近幾年來,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電氣自動化的發展也非常迅速,電氣自動化正在以一種蓬勃向上的姿勢不斷的發展。電氣自動化設計范圍特別廣,對于提高國民經濟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力。未來的電氣自動化設備已經發展到基本可以實現無人操作的水平,電氣自動化設備的迅速發展不僅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還是提高企業效益的一種有效措施,電氣自動化設備管理系統影響著電力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在工業化和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有效提高電氣自動化設備管理的水平,及時處理電氣自動化設備管理系統的設計中的所遇到的技術問題是我們必須探討的關鍵問題。
最近幾年來,電氣工程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動化經歷了這幾十年的不斷發展,如今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隨著科學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都離不開電氣化與之配合設置。我國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已經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伴隨著市場經濟規模的擴大,電氣自動化加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要實行信息集成化的控制系統,使用特定的瀏覽器對人力資源和財務核算數據進行及時存取,并監督控制及時掌握關于企業生產信息的資料;另一方面是實現了電氣自動化工程分布式控制系統,該系統屬于模擬數字的混合體系,它所使用的儀表裝置處理速度是很慢的,集中進行監控使設備沒有辦法進行繼續操作,加大了維護工作難度,也會產生錯誤的操作使整個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無法積極進行操作,導致了整體費用過高,對整個控制系統的可靠性產生影響。我國經濟的現狀是只有大力發展工業才能促進我國的經濟的迅速發展。電氣自動化技術要不斷創新,追求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實行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統一化,從客戶的需求出發,而且也能把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獨立出來。
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工藝過程的現代化和機械裝備的大型化以及生產規模的不斷增大,這對電氣自動化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一是對電源本身的質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比較明顯。二是對電氣自動化電氣傳動的啟動,調速性能以及經濟節能的要求更加完善。三是電氣自動化電氣設備順序控制的聯鎖,保護以及操作的靈活性要求的更為嚴格。四是電氣自動化過程參數的檢測和自動調節的要求必須更加可靠,更加準確。五是要求電氣自動化過程中能實現全面掌握工藝流程的過程參數以及設備狀況的集中監控。六是電氣自動化系統建議現代化控制水平要求積極的同時還能慎重的推廣和采用新興的微型計算機進行控制技術。在電氣自動化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學習和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并綜合考慮我國工業的現狀,從而采取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來設計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
3.1存在的問題
隨著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應用高新技術改進和完善自動化檢測診斷設備,通過電子基礎實現信息傳遞,不但可以測定發動機功率,機器的振動及懸掛以及制動和速度等,還可以測量傳感系統的運行情況。根據自動化檢測報告對設備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快速恢復設備的技術性能,確保他們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氣自動化系統發展到現在,在設計上不能做到“與時俱進”。電氣自動化技術需要更復雜的電氣自動化設備的系統設計。系統日常的維護工作是具有挑戰性的,這些問題都需要一一解決。
3.2解決措施
在設備正常使用過程中,由于摩擦和操作因素,使其使用性能會逐漸變壞。從而導致設備安全可靠性降低,影響設備經濟效益。綜合利用機械和振動、光學等先進技術,通計算機采集數據和判斷,準確打印檢測結果,實現設備低排放污染和低燃油消耗的要求。電子技術的結合使這些新技術廣泛應用在企業機械設備上,使設備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設備維修已從機械修理變成新型設備來檢測與維修,電子部件的檢測和維修摒棄了傳統的眼看、手摸、耳聽等經驗式的方法,有效地對設備實施檢測與維修,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用現代化的手段對設備狀況及維修質量進行檢測。例如:ABS系統用于汽車上,通過電子或機械的控制,可以快速控制制動液壓力的收放,來確保輪胎制動過程中的轉向能力,使車輛具有躲避障礙的能力。
自動化檢測技術能夠實現不同設備性能的在線自動檢測,其機械系統采用手柄上的開關即可完成整個檢測,整個控制系統以工業計算機為核心,通過自動保存、檢索,輔助硬件抗干擾措施,使系統具有較高的可靠性,有效提高了機械系統的生產率。
參考文獻:
[1]王恕德,黃忠全,張根保等.設備管理信息系統(PMIS)的開發機床與液壓[Z].2004.
[2]柴永生,吳秀麗,孫樹棟等.信息系統及其關鍵技術研究計算機工程與應用[Z].2004.
[3]劉建房,李以農.汽車ABS動態試驗臺的開發設計[J].重慶大學學報,2006,29(12):1-4.
[4]朱家誠.機械設計課程設計[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5]孫恒,陳作模,葛文杰.機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