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英,蘭 軍,涂 昌,程 飛,董家龍
(石龍人民醫院,廣東 東莞 523326)
?
心率變異性與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關性研究①
杜 英,蘭 軍,涂 昌,程 飛,董家龍
(石龍人民醫院,廣東 東莞 523326)
目的:探討心率變異性與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關性,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數據支持。方法:將我院于2013-01~2014-01收治的6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根據臟超聲左室射血分數將其隨機分為A、B兩組,A組患者左室射血分數>35%;B組左室射血分數<35%,同時將同時期的30例健康患志愿者納入C組。比較三組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參數。結果:通過研究發現,A、B兩組的心率變異指數均顯著低于C組(P<0.05),同時B組的心率變異指數均顯著高于A組(P<0.05)。結論: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臟功能狀態和心率變異性的降低密切相關,同時心率變異性參數可以間接的反應心衰患者的嚴重程度,值得進行臨床進一步推廣。
心率變異性參數;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粥樣硬化病變從而引起的血管狹窄或者阻塞,從而造成心肌由于缺血、缺氧或者壞死所致的心臟病,常被臨床上稱作冠心病[1]。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無癥狀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猝死五大臨床類型,因此對人類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是冠心病的一種嚴重并發癥,經大量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發病原因可能與神經內分泌系統以及自主神經活動密切相關。而自主神經活動的一項重要反映指標就是心率變異性,其是指一定時間內竇性心率發生的一種周期性變化現象[2]。所以本研究通過比較分析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變異性,以期為臨床治療和診斷該病提供理論支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于2013-01~2014-01收治的6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A、B兩組,并將同一時期的30例健康志愿者納入C組。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為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時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腎功能嚴重異常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可能對檢測指標造成影響的患者,患者在納入研究前不能服用β受體阻滯劑等一些影響心臟功能藥物。所有患者中男56例、女34例,平均(48.2±9.6)歲。3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經統計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n=30)
注:3組各項比較,P>0.05。
1.2 方法
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A、B、C三組,分組根據臟超聲左室射血分數,其中A組患者左室射血分數>35%,B組患者左室射血分數<35%,同時將同一時期的健康志愿者納入C組。采用動態心電儀記錄并分析三組患者的心率變異性參數(tury3000型),具體方法如下:記錄所有患者24h動態心電圖,通過主機數據回放,并對竇性心博進行分析,主要分析數據包括24h竇性R-R間期總體標準差(SDNN),24h每五分鐘節段的平均R-R間期標準差(SDANN),相鄰竇性R-R間期差值均方根(rMSSD)以及相鄰R-R間期差值在50ms以上的百分率(PNN50)
1.3 統計學方法

2.1A、B兩組心率變異性參數比較
A組患者各項心率變異性參數SDNN、SDANN、rMSSD以及PNN50指標均顯著低于B組(P<0.05),見表2。
2.2 3組心率變異性參數變化情況
健康志愿者SDNN、SDANN、rMSSD及PNN50分別為(137.82±26.31)、(131.27±23.64)、(27.36±4.56)、(6.36±2.54),A、B兩組各項指數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A、B兩組心率變異性參數比較

表3 所有患兒治療前后血流峰值和阻力系數比較
注:與C組比較,**P<0.05。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室泵血功能或者充盈功能下降時,心臟排血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從而造成組織和器官的血灌注量不足,并且出現肺循環或者體循環淤血。該病的特點表現為由于左室的肥厚或者擴張從而導致患者出現神經內分泌失調以及循環功能的異常,主要的臨床癥狀表現為運動時乏力、體液潴留以及呼吸困難[3]。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心功能不全的癥狀會不斷加重。所以說心血管功能的神經內分泌調節也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個重要的病理生理學機制。心率變異性的分析基礎是由于迷走交感神經的相互協調作用維持著健康人的心跳節奏和心臟的正常活動,當這種協調作用之間失去平衡后,機體就會出現心率和心血管功能的紊亂。所以說我們通過對心率變異性的分析能夠直接反映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經功能狀態[4]。本研究中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心率節奏的快慢和R-R間期隨時間的規律性變化情況來提供機體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活動的信息,大量研究表明心率變異性的各項指標與心力衰竭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同時也是心力衰竭患者的獨立死亡因素,當患者平均心率加快,心力衰竭加重,那么心率變異性的各項指數都會降低,所以說心率變異性指數可以作為一種無創、便捷、迅速的心衰程度預后診斷指標[5]。
在本研究中,A、B兩組的患者中心率變異性各項指數均顯著低于健康志愿者組,其中左室射血分數>35%的患者各項指標也均高于左室射血分數<35%的患者,說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受到了侵蝕,并且心率變異性與患者的心功能有著密切的聯系。目前大量的臨床研究也發現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當患者的心功能級別越高時,患者的R-R間期變異以及SDNN就越小,在本研究的研究中也同樣得到了類似的結果[6]。在本研究中所選擇的4個指標中,SDNN、SDANN是反映患者交感神經張力的指標,而rMSSD以及PNN50則是反映副交感神經張力的指標,由此也說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存在迷走張力下降的同時也存在著交感活性的增強。綜上所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變異性的與心功能狀態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其參數也可以為臨床診斷和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一定的參考。但是由于本研究研究對象太少,還需進行大樣本的臨床論證。
[1]代三紅.生脈及丹參注射液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變異性影響的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0,32(8):13-15
[2]KempAH,QuintanaDS,GrayMA,etal.Impactofdepressionandantidepressanttreatmentonheartratevariability:areviewandmetaanalysis[J].BiologicalPsychiatry,2010,67(11):1067-1074
[3]劉小榮,龔曉潔.冠心病充血-心力衰竭患者心率變異性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4):69-70
[4]曾秦芳.24h動態心電圖對評價冠心病心率變異性的分析[J].山東醫藥,2013,53(3):318-321
[5]江均賢,歐陽新根,黃曉春.“雙心醫學”對改善冠心病伴抑郁和焦慮患者心 率變異性與心功能的作用[J].實用臨床醫學雜志,2014,18(11):151-152
[6]Lloyd-JonesDM,HongY,LabartheD,eta1.Definingandsettingnationalgoalsforcardiovascularhealthpromotionanddiseasereduction.theAmericanHeartAssiociation’Sstrategicimpactgoalthrough2020andbeyond[J].Circulation,2010,121(4):586-561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DUYing,LANJun,TUChang,CHENGFei,DONGJia-long
(Shilong People's Hospital,Dongguan 523326,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so as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60 cases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January to 2014 January were divided into A, B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by Ultrasou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35% in A group,while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35% in B group, and 30 healthy volunteers was into the C group. Then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as compared i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In our research,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dex of A and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 group(P<0.05),whiletheindexinB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Agroup(P<0.05). Conclusion: We found that the cardiac functional status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ere closely related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parameters can be indirect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severity. It is worth of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coronary heart disease;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杜英(1981~)男,廣東東莞人,碩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心血管內科。
R541.6+
B
1008-0104(2015)03-0078-02
201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