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蘭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山西 大同 037000)
?
小兒支氣管炎護理體會①
張秀蘭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山西 大同 037000)
目的:探討小兒支氣管炎綜合護理。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全年收治的320例小兒支氣管炎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的基礎護理,觀察組在基礎護理上采用優質的綜合護理方法,對兩組患兒護理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治愈138例,有效20例,無效2例,有效率98.75%;對照組治愈85例,有效42例,無效33例,有效率79.38%,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支氣管炎患兒,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優質的綜合護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兒的護理質量,提高臨床的治療效果,減少復發率,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應用與推廣。
小兒;支氣管炎;護理體會
在臨床醫學中,小兒支氣管炎是兒科常見疾病,其發病機理是兒童呼吸道系統被多種病原體感染而引發;該疾病的高發期多為冬春季,其他季節也有致病患兒;患兒多為3歲以下,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最為常見;該病癥多表現為經常咳嗽、發熱、腹瀉、嘔吐等。小兒支氣管炎發病急,病情復雜多變,對于抵抗力較差的嬰幼兒而言,很容易因治療不及時或不到位,而最終形成慢性支氣管炎或肺炎,威脅到患兒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及時做好該病患兒的治療與護理工作,對于提高療效和保證患兒的健康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選取去年全年到我院就診的有代表性的320例患兒所開展的治療與科學護理案例,其療效結果較為顯著,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到本院就診的320例支氣管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60例,觀察組中,男87例,女73例;年齡3個月~3.5歲,平均13.2個月;對照組中,男89例,女71例;年齡2個月~3.2歲,平均13.6個月;患兒發病至就診時間為1~15d,平均6.5d,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對比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糾正缺氧、補液、抗感染、預防并發癥等常規治療。在護理方面,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的基礎護理:生命體征監測、吸氧及呼吸道護理,控制好靜滴速度,預防并發癥、過敏及心衰等護理。觀察組患兒在上述常規的基礎護理上再給予優質的綜合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1.2.1 舒適環境及體溫監測:密切關注患兒病情變化,當出現情況時,要第一時間向醫生報告,避免延誤治療時間。營造并保持患兒病室環境舒適度,做好通風換氣工作,確保室內空氣流通、溫濕度相對恒定。保持室內安靜,讓患兒能夠得到充分休息。室內禁止吸煙,避免患兒呼吸道遭受不良刺激而加重病情。注意患兒體位,保持呼吸道的暢通與皮膚的干凈清潔。關注患兒體溫,每日4~6次監測患兒的體溫變化情況,如若患兒的體溫在38℃之下,可以不進行特殊處理,如在此之上應進行物理降溫,改善患者的高溫狀態,對患兒出現的高熱驚厥癥狀,做好充分準備,及時采取降溫措施。
1.2.1 特殊護理:對不同病情的患兒,必須制定并嚴格執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對于呼吸困難者,一般采用半臥位,經常更換體位,防止患兒出現肺部瘀血和肺泡不張癥狀。對于口鼻分泌物較多的患兒,要及時進行清除工作,對于口腔有痰者,要轉換體位,輕拍背部,促使其痰液順利排出;如若情況嚴重,要給予霧化吸入,達到稀釋痰液,利于排出的效果;對于情況更為嚴重者,必要時要使用吸痰機吸痰。對于營養不良的患兒,要做到少食多餐,配制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膳食,少食多餐補充養分,避免因為過飽而影響呼吸,喂食時應有耐心,防止因嗆咳而引發窒息。
1.2.2 心理護理:患兒的生理與心理特征決定了患兒的心理應激功能是很脆弱的,當受到外界的不良干擾的時候,最容易產生恐懼、焦躁等不安情緒,由此情緒帶來的是病情的急劇加重,很容易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的表征,若沒有及時加以有效的心理安撫,患兒往往容易加快呼吸、加促心率(大于160~180次/分鐘),更為甚者,患兒出現臟器衰竭、驚厥昏迷、顱壓增高等危險癥狀,當出現類似情況時,必須及時報告醫生。給予氧氣吸人、減慢輸液速度、遵醫囑給予強心、利尿藥物,增強心肌收縮力,減輕內臟器官的負荷。因此,在家長的協助之下,關愛患兒,做好患兒的心理護理工作,在患兒的治療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
1.2.3 飲食護理:疾病會造成極大的體能消耗,及時補充患兒缺乏的營養成分,注意增加患兒的營養,對于促進患兒病情好轉有著極大的利益。另外由于身體發燒發熱引起的食欲不振等原因,造成患兒出現厭食狀況,此時應給患兒喂養易于吸收的、清淡的、高營養的半流食,比如果汁、蔬菜、蛋羹、面條、稀飯等食物。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保證患兒營養充足,降低感染發生的可能,同時,水分含量高的半流食可以有效預防痰栓的形成。
1.2.4 健康教育:向家長介紹相關的疾病知識和日常預防措施,指導家長科學喂養患兒,避免因為過食過飽而引起發燒發熱,避免誘發支氣管炎;指導家長對患兒進行合理、科學的健康互動鍛煉,加強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增強患兒的身體素質;做好患兒的定期不定期的身體檢查工作,配合醫院按時做好預防接種工作,提高患兒的機體免疫力與抵抗力。
1.3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患兒所有癥狀均消失;有效:患兒大部分癥狀消失,還有輕微癥狀;無效:患兒所有癥狀均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患兒進行治療及護理后,觀察組患兒的治愈、有效和無效的例數分別為138例,20例,2例,有效率為98.75%;對照組患兒的治愈、有效和無效的例數分別為85例,42例,33例,有效率為79.38%;兩組護理效果對比差異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復發情況來看,觀察組為6例,對照組為26例,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采用不同護理措施的效果對比(n=160)
小兒支氣管炎是由致病原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見于小兒,高發于冬春兩個季節。小兒支氣管炎的臨床表現以咳嗽、發熱為主要特征,伴有食欲減退、腹瀉等癥狀,根據患兒個體身體素質的不同,有些患兒會出現憋喘、心慌心悸、臟器衰竭、驚厥昏迷、顱壓增高等危險癥狀,等并發癥。若是治療及時,通過合理的治療與護理,病情會很快痊愈,若是治療和護理方法不當,可能發展成為支氣管炎,嚴重時會由于并發癥而危及生命。
本院通過對160例患兒護理,護理體會如下:①做好基礎護理工作,保持患兒病室環境舒適度,做好清潔基礎護理,精心做好日常監測工作,關注患兒體溫,每日4~6次監測患兒的體溫變化情況,發現問題立即通知醫生,消滅僥幸心理。②對病情特殊的患兒,做好特殊護理工作,及時對呼吸困難的患兒進行對癥處理,經常更換體位,防止患兒出現肺部瘀血和肺泡不張癥狀,情況嚴重,要給予霧化吸入,必要時要使用吸痰機吸痰。③對于營養不良的患兒,要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及時補充養分,做好飲食護理工作。④做好患兒發熱處理,如若患兒的體溫在38℃之上,應立即改善患者的高溫狀態,對患兒出現的高熱驚厥癥狀,做好充分準備,及時采取降溫措施。⑤保持病室內空氣流通以及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保持室內安靜,讓患兒能夠得到充分休息。避免患兒遭受不良刺激而加重病情。⑥做好心理護理工作,減少患兒不良情緒,在家長的協助之下,關愛患兒,做好患兒的心理護理工作。⑦嚴格遵照醫囑用藥,適度使用抗生素以及輸液泵。⑧向患兒家長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與預防措施,指導家長餐區科學措施增強患兒的身體素質,減少疾病的復發。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在經過優質的綜合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為98.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38%;兩組護理效果對比差異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復發情況來看,觀察組為6例,對照組為26例,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針對支氣管炎患兒,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結合優質的綜合護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兒的護理質量,提高臨床的治療效果,減少復發率,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應用與推廣。
[1]張愛民.小兒支氣管感染的護理[J].黑龍江醫藥,2011,6(3):45-46
[2]王艷,付云.2~6歲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調查[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4(12):364
[3]楊曉茹.普米克令舒泵吸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8,31(3):105
[4]孟慶云,李麗,梅梅,等.對17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兒的病原學分析[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2,35(2):107
[5]孫海燕,周旭峰,程秀華.1例危重小兒支氣管異物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2,35(4):77
[6]邢宏梅,楊麗君.34例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護理[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4,27(2):102
張秀蘭(1974~)女,河北人,本科,主管護師。
R
B
1008-0104(2015)03-0086-02
201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