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德新
互聯網信息產業是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產業門類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產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全國有近400萬家網站,網民達6.3億,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網絡公共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應用服務蓬勃發展,寬帶服務惠及廣大城鄉;產業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并形成橫向延伸、縱向深入、跨界融合發展的態勢,互聯網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量;特別是以網絡為載體的新媒體,對社會的影響日益加大。
互聯網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網絡輿論生態復雜,社會影響日益增強,迫切需要加強行政管理。
中央高度重視互聯網信息管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關國家安全、政權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工作和生活,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必須要加強互聯網信息管理。
2014年8月26日,國務院發文授權重新組建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全國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并負責監督管理執法。從國家層面而言,互聯網信息管理結束了“九龍治水”,實現了統一規劃,歸口管理,這對于互聯網信息產業的健康發展和網絡輿論的管理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這僅僅完成了互聯網信息產業國家管理層面的設計,而對于負責屬地管理重任的省、市網信管理部門而言,其管理職責還需要明確和加強。
省級互聯網信息管理部門在我國網信行政管理縱向結構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400萬家網站由各省(市、區)實行屬地管理,這給省級網信管理部門賦予了更重要的職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地方網站和互聯網企業的地域分布中,大部分也集中在省會城市,這又凸顯省級網信管理部門在我國互聯網信息行政管理縱向結構——即中央、省、地(市、州)、縣層次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明確省級網信管理部門的職責,加強互聯網信息的中觀管理刻不容緩。
目前的省級互聯網信息行政管理從體制到機制上都存在一些亟需改進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一是互聯網信息管理體制尚待建立,行政管理職責分散,各地基本上還是“九龍治水”,多個部門管理,但都不負全責,調控乏力與權力失控現象并存。二是行政管理機制不健全,一些省網信管理部門還是作為黨委宣傳部門的一個內設機構,大部分工作是為本地消除網上的負面信息,擔負“救火隊”的責任,行政執法主體資格不明,行政執法流程不清,有的還沒有履行行政管理的職責,不作為的現象時有發生。三是省級網信管理部門職責模糊,定位不清,在具體的行政管理中,時有互相推諉的現象發生。
要消除省級互聯網信息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這些弊端,明確省級網信管理部門的職責定位,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省級網信管理部門要自覺維護國家網信管理的權威,確立國家網信管理宏觀調控的主導地位
就省級網信管理部門而言,維護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權威,應該要著重突出以下三點:
一是各省網信辦要有“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各省雖然實行屬地管理,但都是全國互聯網信息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能自設壁壘,人為分割。
二是各省網信辦要正確處理地方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系,各地互聯網信息產業發展的局部利益要與國家的全局利益保持一致,在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發生矛盾時,要主動服從全局利益,并協助國家網信辦做好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保證國家互聯網信息產業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不能“打擦邊球”“踩線走”,更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
三是各省網信管理部門所行使的自主權力的幅度不得違背國家互聯網信息產業法規和有關方針政策,不能有損國家網信辦的權威,不能侵害互聯網信息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二、省級網信管理部門要整合職能,盡快實現歸口管理
目前大部分省市的網信管理機構是從省委宣傳部的網絡管理辦公室演變而來,而且很多管理職能還分散在經委、公安、通信、文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部門,這些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互聯網、信息、網絡出版傳播、網絡服務市場進行管理。
在互聯網和信息化發展的初期階段,這種管理體制作為過渡階段的一種選擇,對于網絡的發展和管理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互聯網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隨著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推進作用,以及新媒體影響力越發巨大,這樣一種行政管理權力分散、“小馬拉大車”的管理體制,已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整合職能,實行行政管理職能的集中統一。
一是省委省政府要高度重視互聯網和信息化工作,加強對互聯網和信息化工作的領導,盡快確認網信管理部門的執法主體資格,并向社會公布。
二是整合管理職能,在科學劃分、合理界定網信管理部門職能的基礎上,明確部門責任,確保權責一致,進一步理順部門關系,健全部門間分工明確、責任落實、配合有力的機制,結束“九龍治水”的狀況。
三是省級網信管理部門要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執法責任,明確執法程序和執法標準,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活動,提高行政執法水平,確保依法行政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為互聯網信息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省級網信管理部門要明確職能,切實履職盡責
省級網信辦負責本省互聯網信息產業的行政管理,在互聯網信息產業行政管理縱向結構中屬中觀管理,其主要職能應該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互聯網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針政策,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產業政策和產業結構布局,結合本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本省的互聯網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本省的互聯網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開展互聯網和信息公共服務;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制訂本地網絡新聞信息傳播方針政策并組織實施,指導本地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加強本地重點網站建設,開展網絡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引導網站依法辦網;依法管理網絡,處置和封堵網上有害信息,組織開展網絡“掃黃打非”等專項行動,查處網上違法違規行為,凈化網絡空間;開展本地互聯網信息產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培育、發展和管理互聯網社會組織,推進網絡信用體系建設和網絡文化建設;推進本地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法制建設,開展互聯網信息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工作,引導網民依法上網;組織推進本地電子政務建設,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指導本地黨政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的網絡信息安全建設,協調處理本地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重大突發事件;指導市、縣網信管理部門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等。
各省網信辦在履行中觀管理職責時,必須保證我國互聯網信息行政管理的協調和統一,保證國家互聯網和信息化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的貫徹落實,保證網絡宣傳和輿論引導方針的貫徹落實,鞏固黨的意識形態陣地。同時,互聯網信息產業與其他經濟產業不完全一樣,它既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部門,也是信息傳播、宣傳文化的一個重要陣地,網信行政管理必須引導互聯網信息企事業單位堅持正確的方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做到兩個效益的最佳結合。
四、實行中央與省級互聯網信息的分級管理,合理界定職責
行政管理權力可分為中央專有權、地方專有權、中央和地方共享權力這三種權力,中央網信管理部門與各省網信管理部門的權力和責任的劃分,應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實行中央與地方分級管理,做到中央與地方兩級管理的權利與責任的統一。在合理劃分權責的基礎上,使國家網信管理部門與省級網信管理部門的關系規范化、法制化,以保持這一權責關系的相對穩定性,從而使省級網信管理部門的職責定位更加規范和明晰,這有利于加強省級互聯網信息行政管理,更好地履行職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