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花
現(xiàn)在某些學生對外界的事物變得冷漠,對家庭、集體和社會沒有責任感,遇到事情相互推卸責任,對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造成一定的影響。學生單純的心靈就像沒被開墾的土地,只有教師在其中播下責任的種子,才能在學生的心靈綻放責任之花。
一、換位思考,理解責任,播下責任的種子
什么是責任?學生對這個概念非常的模糊,并且理解起來也非常抽象。可以運用“換位思考”,巧妙地將學生與家長、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使學生能夠真切地體會到對方的感受,從而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認知和情感來理解“責任”的含義,在學生的心中播下一顆責任的種子。
記得有一次以“責任”為主題的班會,我沒有給學生講解什么是責任、應該怎樣盡到自己的責任,而是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讓學生回答放學后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學生紛紛回答:“趕緊回家吃飯呀!”我轉而一笑,繼續(xù)假設:如果當你急忙趕回家后,等待你的不是香噴噴的飯菜,而是爸爸媽媽在看電視,你有什么感受?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生氣了!”爸爸媽媽也工作了一天,難道就不能像你一樣一回家就打開電視機等待吃飯嗎?有的同學回答不會做飯,有的同學回答媽媽就應該做飯,因為這是她的責任。那么兒女的責任又是什么?這個問題一出,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陷入了沉思,在心里默默地想著自己的責任,學生想到了孝敬父母、好好學習、建設祖國等很多的責任。
“換位思考”使得學生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并理解了責任背后那沉甸甸的辛苦,暗自下決心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潛意識里將“責任”這個名詞種在了自己的心中,并堅持努力著。
二、競爭合作,體會責任,靜待責任的綻放
行動遠比說教的力量大得多。教師應多組織學生參與學校的各項集體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對集體負責,讓學生利用行動綻放責任之花。
在班級管理中,我將學生按照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分成了幾個小組,通過學習、紀律、衛(wèi)生、體育等幾個方面進行評比。小組內(nèi)的每個學生又有不同的分工,有負責紀律的、有負責衛(wèi)生的、有負責學習的,小組之間實行輪流監(jiān)督,對于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負責的區(qū)域不到位,要扣掉小組內(nèi)的積分;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認真負責的,要獎勵相應的積分。針對每個小組的積分情況進行一月一匯總,并評出其中的優(yōu)勝小組和積分能手,這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方式,使得小組內(nèi)的成員相互幫助、相互監(jiān)督。在小組實行評比的三個月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三小組的李志,李志是班里的學困生,對學習沒有什么興趣,上課說話、打鬧,屢次讓小組減了分,屢次勸說一點效果也沒有,然而小組人員最后做出一個決定,讓李志負責小組成員的紀律,管得好給加分。沒想到李志很是興奮,只要哪個學生說話他都及時制止,自己也不再說話,不但自己的毛病改了很多,小組內(nèi)也加了分,而且李志的文化課也有起色,呈現(xiàn)出良好的態(tài)勢。
“合作與競爭”,使學生體會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切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使班里的學生團結了很多,盡情綻放責任帶來的美麗花朵。
三、榜樣力量,承擔責任,結出責任的碩果
每個人的角色不同,所承擔的責任也有所不同。老師在學生工作中要起到典范的作用,應該更好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學生做一個表率,促使學生也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班集體處處體現(xiàn)有了責任所結出的碩果。
某個星期天,我到劉紅家家訪,她是個留守兒童,平時跟著80歲的奶奶一起生活,劉紅有時還要照顧奶奶,日子過得很是艱苦。然而在半路的時候,我的膝蓋被電線桿蹭破了點皮,經(jīng)過簡單的包扎后,我還是去了劉紅家,劉紅看到我非常感動,動情地對我說:“老師,你可以不來的!”我微笑著看看劉紅,沖她說:“咱們說好的事情是不能變的,這是我的職責。”雖然我受了點傷,但是那次的家訪非常的成功,了解到了劉紅家的實際情況,拉近了與劉紅之間的距離。此后的劉紅,心里有什么想法和情感都愿意找我傾訴,把我當成了她的知心朋友,通過一段時間耐心細致的輸導,劉紅開朗了很多,真正地成為了班集體中的一分子。
“榜樣力量”不一定要轟轟烈烈,但一定要真實動情。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體會到了班主任的用心和對責任的擔當,它感染了每個學生,使得每個學生也變得盡心盡責,班里結出了責任的累累碩果。
“教書育人”不但是對學生成績和能力的提高,更是對學生做人的指導。對學生責任感的培養(yǎng),會讓學生學會關愛他人、感恩父母、回報社會,小到形成一個團結互助的班集體,大到建設一個團結奮進的國家,都離不開每個人責任的承擔。可見,對小學生的責任教育任重而道遠,只有廣大的教師攜起手來,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甘于奉獻的氛圍,才能將責任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靈之上。
(作者單位:江蘇如東縣掘港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