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梅

莆田城市俯瞰
沒有金礦銀礦,卻是全國三大金銀珠寶首飾加工貿易集散地之一,擁有珠寶玉石企業1000多家,從業人員12萬多人。
沒有名家大師,卻成為世界三大油畫產業基地之一,年產油畫500萬幅。
不出產木材,紅木家具產值占到全國古典紅木家具的70%,成為“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
人多地少、資源貧乏的莆田,緣何造就了如此豐富的“無中生有”?當前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形勢下,產業又如何轉型升級?飽受爭議的莆田民營醫療產業又打算如何跨越突圍?針對這些問題,《瞭望東方周刊》近日專訪了莆田市委書記周聯清。
謀事“無中生有”
《瞭望東方周刊》:莆田建市30多年,雖然資源貧乏,卻“特產”豐富,金銀首飾、木業加工、油畫產業、醫療產業等讓莆田聲名遠揚,目前,這些特色產業發展狀況如何?
周聯清:莆田,史稱“興化”,自古就有“無興不成鎮”“無莆不成市”的佳話。可以說,正是這種厚重的文化孕育了莆田人敢為人先的品質。
莆田地少人多,資源貧乏,但莆商足跡遍天下。目前,在全國以及旅外經商從業的莆田鄉親有220多萬人,莆商大約占據了全國民營醫療行業的80%、木材市場的70%、金銀珠寶行業的30%、油畫行業的30%。
莆田仙游縣的木雕技藝傳承千年,仙游木匠制作的“仙作”古典家具,與“京作”“蘇作”“廣作”并稱“四大家”。
目前,僅仙游壩下村就聚集了500多家古典家具企業以及3000多個家具展廳,“仙作”紅木家具產值占到全國古典紅木家具的70%,是中國最大的紅木家具生產基地和最重要的紅木集散地之一。
《瞭望東方周刊》:這兩年,受宏觀經濟形勢和高端消費品市場萎縮的影響,紅木家具市場也面臨著需求萎縮嚴重、原材料緊張、成本上漲等困難。
周聯清:對于你說的這些困難,莆田的木業加工已經著手開始了全方位的轉型。比如我們的銷售方式進入電商模式,產品從“高大上”轉向小而美、小而精,形成“高端市場獨秀,中低端市場并進”的格局。盡管受大環境影響,但在2014年12月舉辦的“仙作紅木文化周暨家具新品發布會”上,成交額仍突破了20億元。秀嶼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是我國首個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區,目前,加工區入駐企業已近百家,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我們力爭2016年整個園區產值超百億元。
《瞭望東方周刊》:說到電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曾舉例說,莆田鞋子質量很好,就是沒有自己的品牌。2015年3月,莆田政府與阿里巴巴牽手,在淘寶推廣莆田自主品牌運動鞋,效果如何?
周聯清:我們選擇了最能代表當地制鞋工藝水準的7款鞋子試水,4天就賣出近8萬雙,超過1000萬人關注莆田好鞋。
鞋業是莆田的一大傳統產業。上世紀80年代,莆田就開始為耐克、阿迪達斯等代加工,可以說莆田人的造鞋工藝與經驗媲美世界一流水準。目前,莆田市注冊的制鞋企業就有2000多家。
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我們認為,鞋業這一傳統產業仍然有潛力,有巨大市場需求,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比如說,我們把整個產業鏈給拉長,過去原材料都是進口,現在我們自己做,整個產業鏈就完整了,2015年產值可以達到700億元左右。
把莆田打造成為全國民營醫院的后援總部
《瞭望東方周刊》: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很多城市紛紛下調GDP增長目標,而莆田給自己今后5年定的目標是年均增長10.5%左右,如何確保目標實現?
周聯清:莆田發展態勢良好,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基礎。但是目前除了鞋服產業,其他產業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和龐大的產業集群。因此,我們在現有的工業基礎上提出了“336”工程。
可以說,實施“336”工程,是莆田市委、市政府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優增量的有力抓手。
《瞭望東方周刊》:“336”工程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周聯清:第一個“3”是指莆田要大力發展紡織新材料、食品加工、工藝美術3個千億元支柱產業。莆田要實現跨越轉型,培育支柱產業是關鍵。前面談到的珠寶首飾、油畫、古典工藝家具,就屬于工藝美術產業,預計2015年這一塊的產值可達350億元以上。
第二個“3”是指當前莆田正在全力培育的高端裝備、醫療健康、電子信息3個500億元新興產業,新興產業是莆田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6”是指莆田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的石門澳工業園、東吳臨港工業園、興化灣南岸工業園、莆頭工業園、仙港工業園、東嶠工業園6個園區。這6大工業園區為莆田產業發展提供了平臺,目前已有一大批產業龍頭項目相繼落戶。
《瞭望東方周刊》:“莆田系”民營醫院一直備受輿論關注,也飽受爭議,作為莆田積極培育的3個500億元新興產業之一,醫療健康產業如何進一步發展?
周聯清:莆田人辦醫院是很出名的,常年在外從事醫療投資行業的莆田人超過6萬人。全國1.13萬家民營醫院中,“莆田系”就占了80%,總投資額約3400億元,年產值約2500億元,帶動從業人員150多萬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現在莆田民營醫院還辦到了印尼、越南等國家。
為整合資源,2014年,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成立,會員有8600多家,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健康產業聯盟組織。過去,醫療行業老板們之間沒有太多相互往來,現在通過這個總會定期交流、學習、培訓,他們也看到,這個行業不升級、治理不做好,出一次醫療事故,整個醫院都會受影響。
下一步,莆田將圍繞“一龍頭三基地”,真正把醫療健康產業做大做強,打造成莆田的一張名片。
“一龍頭”即普天藥械交易網。2015年8月,經國家食藥監總局批準,“普天藥械交易網”正式上線。所有跟醫療相關的藥品交易、藥械采購等都可以在網上交易,大大降低了醫院采購成本,保證了質量,年采購額將突破10億元。我們要把普天藥械交易網打造成國際性、有影響力的平臺;
“三基地”即把福建健康產業園打造成醫療健康產業的總部基地、醫療器械設備藥品的生產基地和倉儲物流基地。我們拿出3000畝地打造“福建健康產業園”,目前已注冊入駐企業120家,山東威高集團總投資30億元的醫療器械、耗材生產及銷售項目已正式簽約,2016年第一季度就可以開工。
這樣,莆田醫療制造業就帶動起來了,未來我們要把莆田打造成為全國民營醫院的后援總部。

莆田東吳港區
多數“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都有媽祖宮廟
《瞭望東方周刊》:在靠近海洋的地方,提到莆田,首先讓人聯想到的一定是湄洲島和媽祖娘娘。
周聯清:沒錯,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始于宋代的媽祖信俗經過代代傳播,影響目前已覆蓋臺灣海峽兩岸及五大洲34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有媽祖信眾2億多人,媽祖宮廟1萬多座。特別是隨著鄭和七下西洋的傳播,媽祖文化成為海洋文化中最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
像現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大多建有媽祖宮廟,比如馬來西亞有35座、新加坡有50多座、印度尼西亞有40多座,泰國中式寺廟多主祀或附祀媽祖,緬甸、越南、柬埔寨、文萊都有媽祖宮廟分布。
臺灣的信眾也非常多,有1800多萬人,占臺灣地區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現有媽祖宮廟3000多座。
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
《瞭望東方周刊》:莆田是媽祖的故鄉,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起源點,在當前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中,莆田如何打好“媽祖故里”這張牌?
周聯清:每年農歷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以及重大節慶日,媽祖廟都會舉辦隆重的祭祀活動,做到“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盛事”。
通過定期舉辦媽祖春秋大祭、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媽祖文化活動周等活動,我們進一步增進了海內外華人華僑的同根同源共識。2015年上半年,上島朝圣觀光的游客人數有119.2萬,同比增長32.94%。每年從東南亞來這里朝拜的信眾就超過20萬人次。
同時,莆田燦爛絢麗的莆仙文化,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了世界各地。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的莆仙戲,先后在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和地區演出,擁有眾多愛好者。
把環境準入作為項目取舍的重要標準
《瞭望東方周刊》:除了人文交流往來外,經貿合作方面,莆田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以及對臺方面進展如何?比如莆田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
周聯清:莆田每年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有10億美元左右,每年國際快遞業務量約275萬件,其中近40%來自于“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以說電子商務貿易發展非常迅猛。
為了發揮電子商務優勢,我們支持企業在境外設立倉儲基地、自建和利用第三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進一步促進莆田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電商貿易。
經貿合作方面,目前,我們共批準引進外資項目128個,總投資23億美元。
2015年上半年,莆田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進出口總額10.89億美元,占到全市外貿總額的32%,同比增長了42.5%。像莆田油畫每年有500萬幅出口,其中約100萬幅出口到中東地區的迪拜、黎巴嫩、巴林、約旦、以色列、沙特等。
《瞭望東方周刊》: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個發展理念中,綠色發展問題引人注目,這方面,莆田落實情況如何?
周聯清:我們這個城市的空氣質量,連續四年是全省第一。你從福廈路過來,進入莆田,可以看到我們這里山清水秀、碧海藍天,非常漂亮。
五中全會提出要走綠色發展道路,怎樣把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統籌好,怎樣在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這里的青山綠水,我們都要進行充分考慮。
我們把環境準入作為項目取舍的重要標準,實現產業項目的好中選優。所有新的工業項目,都放到6個園區里。從長遠來看,我們還打算把現有城區遺留下來的工業項目,通過出臺相關政策,也轉移到園區里面去,這也是轉型升級很重要的一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