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龔斯宇
網絡作協,動靜挺大
文_本刊記者龔斯宇
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幾乎是每一個網絡作家都力圖實現的目標。當一個網絡寫手就意味著可能會被親戚朋友評價為“不務正業”,而打破這一印象、獲得社會承認的最終途徑可能只有一條——通過寫作賺到錢,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
6月10日,四川省網絡作家協會成立。這是繼浙江、上海、廣東、安徽之后,全國第五個省級網絡作協。在四川省網絡作協成立的當天,第一次常務理事會上,周小平當選主席,阿來被聘任為榮譽主席。在這第一屆領導班子的名單上,還出現了庹政、吳玉敏、李虎等為網友所熟知的作家名字。
和傳統寫作一樣,網絡文學的創作也少不了同行交流。網絡作協的相繼成立,似乎也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網絡作家們的影響力。“互聯網的精神是什么?就是共享。網絡作家雖然宅,但是早就通過網絡,通過QQ群、微信群、微博等方式聚在一起了。網絡作家協會,只是這種關系的一種凝固形式。”四川省網絡作協副主席庹政對廉政瞭望記者說。
各地網絡作協在成立之前就曾引起一些爭議。其中最流行的論調之一,就是評價其為官方主流的“招安”之舉。按照設想,這些協會均屬當地作協下的二級社團。有人懷疑,這種“官方色彩”,很有可能會讓它們的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
去年開始,各個省級網絡作協逐漸浮出水面。去年1月7日,浙江省網絡作協成立,即為全國第一個省級網絡作協。半年后,上海市網絡作協成立,吸收首批會員75人。這兩個作協都相繼吸收了相當數量的網絡作家,而今年3月13日,安徽省網絡作協也正式成立,并不受地域限制,外地成名網絡作家也可申請加入該協會——在首批加入安徽省網絡作協的200余名作家中,省外網絡作家多達三成。
曾著有《青銅市長》、《猛虎市長》等作品的庹政被稱為“新官場小說第一人”,在他看來,有人持這種觀點倒也正常,因為四川省網絡作協從籌備到成立一直是在省作協黨組的領導下進行的。“‘招安說’未必正確,難道說沒有成立網絡作協以前,網絡作家就不是良民了?招安何從說起!”他補充道,網絡作協只是一個服務機構,網絡作家加入網絡協會,主要目的是為了互相交流、促進寫作,而不是為了評選先進工作者。
庹政說:“進入網絡作協的門檻相對來說容易一些,但是目前四川網絡作家協會因為剛成立,標準還沒有完善,籌備階段的要求是必須要有完本作品,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我們第一批會員,只批準了165名,對于我們這個網絡文學大省來說,是相當的嚴格的了。”
各地網絡作協都確實獲得來自官方的大力支持。四川省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尹力出席了四川網絡作協第一次會員大會,并在會上強調,網絡作家協會要大力推動網絡文學人才隊伍建設,多渠道聚集人才、多層次培養人才、全方位激勵人才,著力培育一支有影響力的“網絡文學川軍”。
談及高層的重視,庹政想起一些細節。協會成立第二天,尹力就召集主席團成員交流談話。當時,他匯報了自己目前的寫作計劃《三星堆密碼》,一本探索古蜀文明,弘揚四川本土文化的作品。
“尹力書記非常感興趣和重視,立刻指示趙明仁副部長跟我對接,負責協調我以后創作事務。會后趙明仁副部長專門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講述了一些具體事項。”庹政回憶。
“協會將創造機會,讓網絡作家更多地走出家門去采風,深入基層,了解社會,接觸到更多的真實素材,創作出扎根于基層,面向基層的作品。”在第一天的會員大會上,周小平表示。
網絡作家們確實正開始更多地體驗基層。今年4月,浙江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臧軍帶領二十多名網絡作家“進一次營房、巡一次邊防、做一回新兵;當一回漁民、訪一次漁村、守一次燈塔”。臧軍認為,成立網絡作協是要把網絡作家團結起來,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作家,應該有擔當和提升,要給社會提供一些“正能量”。
多名加入網絡作協的作家都表示,傳遞正能量也是與自己的寫作理念并行不悖的。“無論是網絡文學還是傳統文學,最大的區別不是文學的區別,而是載體的區別,本質上是相同的,都必須三觀正確。”四川省網絡作協副秘書長吳玉敏表示。
在庹政看來,官方的支持并不等于“束縛”。“加入協會后,只會覺得踏實和依靠,協會也肯定不會要求網絡作家寫什么不寫什么,網絡作協只是一個民間社團。”
網絡作家、共青團中央青少年媒體協會常務理事周小平當選為四川省網絡作家協會第一屆主席。CFP/圖
“網絡作家協會主席是沒有工資的,也沒有什么五險一金和專屬的辦公室。”周小平認為自己的主席身份是一個“服務者”。
吳玉敏更為人所知的名字是月斜影清。2007年,吳玉敏創作的《鳳城飛帥》獲得當年新浪原創大賽大獎,后來又售出多部作品的影視版權。談起作家權益,她對現在網絡文學的盜版現象深有體會。“在網上搜一下自己的書名,首先出現的就是盜版網站的免費版本,這對銷量是有一定影響的。”
“四川省網絡作協會讓四川的網絡作家團結起來,向社會發出統一的聲音,這個聲音越響亮,影響力就更大更廣。”另一名網絡作家天蠶土豆(李虎)曾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特別是遭遇惡意侵權行為時力量單薄,往往很難發出強有力的聲音。
針對作家維權難的問題,多個網絡作協都明確表示將提供相關幫助和支持。比如,上海市網絡作協將會成立一個專門機構,挑選一些典型案例,幫網絡作家打維權官司,或者代表作家和盜版網站交涉,督促他們停止侵權。
庹政則認為,收入低是當下網絡作家所普遍面臨的基本難題。“現在這個群體門檻低,數量相當龐大。但即使是成名的網絡作家,也不能保證自己的下本書就能夠同樣成功。這種不確定性涵蓋了相當大的網絡作家群體。”他分析道。
網絡作協將要承擔的另一項功能是扶持新作家。庹政介紹,四川省網絡作協成立后,秘書處向主席、副主席,以及秘書長、副秘書長等人發了征求意見函——主要是征求各自的工作計劃。庹政提的是方案是《關于寫手培訓基地建設的一些建議》。
在這份方案中,寫手培訓基地主要針對那些有熱情、有潛質,但還未成為“大神”的網絡作家。“幫助作者盡快找到正確的寫作方向,讓自己的作品暢銷,最后能夠靠寫作生活,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他解釋道。
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幾乎是每一個網絡作家都力圖實現的目標。當一個網絡寫手就意味著可能會被親戚朋友評價為“不務正業”,而打破這一印象、獲得社會承認的最終途徑可能只有一條——通過寫作賺到錢,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
吳玉敏向廉政瞭望記者講述了這次會員大會上聽到的一個名專職女作者的故事——親戚們本來以為她沒工作,對她很冷淡,但后來知道她寫書月收入一兩萬元,并且買了房子時,立馬對她另眼相看了。“其實,網絡作者經歷的并非是‘沒組織’的尷尬,而是有沒有足夠收入的尷尬。”吳玉敏分析說。
由于盜版嚴重,“大神”們往往從VIP閱讀所獲得的收入并不高。吳玉敏的小說《拐個皇帝回現代》已拍成網絡劇,電影和漫畫的改編權也已售出,她的作品影視版權收入占比最大。
從《步步驚心》《失戀三十三天》《甄嬛傳》,到《花千骨》《何以笙簫默》等等,過去幾年的熱門影視作品,相當一部分都是由網絡小說改編而成。
而這類改編獲得商業成功的前提,則往往是高人氣的原作品。和傳統作協不同的是,網絡作協和商業公司保持著更加高調的關系。“這次網絡作家協會成立,百度文學內容總監孫毅,看書網CEO王亞濤,閱文集團副總侯慶辰都來祝賀,侯慶辰還被聘為榮譽副主席,說明我們跟他們的互動相當好,這有利于利用這些國內頂尖的網絡平臺推薦我們的網絡作家。”庹政解釋道。
不過,網絡文學并不全然意味著商業。“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染了銅臭氣。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文藝座談會之后,不少網絡作家也被召集起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
“網絡寫作作為一種藝術性的勞動,我們是要一直沉浸于一種下行性的快感,還是更愿意回歸文學本身承受審美探索中那些上行的艱難?”阿來在這次四川省網絡作協的會員大會上發出一問。
而網絡作家們自己,也開始反思相關的問題。如今,一批網絡作家不再一味迎合讀者口味,而是開始嘗試深度寫作,吳玉敏就是其中一員。“盡力抒寫內心的東西,放慢速度出更高質量作品。”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