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未成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未成年思想道德素質的水平直接關系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在學校,教師要想方設法對未成年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當中,為未成年學生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使未成年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道德素質,促進未成年學生健康成長。為了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結合多年的經驗談一談教師如何對未成年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以提高未成年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素質水平。
關鍵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法
“少年興則國家興。”未成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可當今社會形形色色的思想觀念沖擊著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社會上一些領域道德缺失、誠信喪失、欺騙欺詐活動等種種不良因素不可避免地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學校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對未成年人實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是教師。作為一名教師,面對天真無邪的孩子,在努力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他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才能讓他們健康成長。結合實踐經驗,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
一、教師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不歧視學生
1.教師要正確地培養學生的素質
有些學生認為學好了語文、數學就行了,其他的科目無關緊要,這是不對的。對于學生教育,要使他們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絕不能只抓“主科”,以主課考試論名次,這樣會造成重智輕德的教育,學生為了考試得高分,產生了排斥后進生和考試作弊的丑惡現象;造成嚴重的偏科現象;疏遠了家庭和學校之間的關系;造成了學生流失率的增高;對未成年人產生誤導;敗壞了校風、學風等不良的現象。所以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特長,讓他們的智力得到充分發揮,讓他們在學校有自己的空間。
2.對班級的后進生要耐心教育、輔導
后進生怕上學,枯燥的教學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過重的課業負擔甚至會造成學生輟學,對學校失去了吸引力,這些只能靠教師用正確方法教育輔導,才能讓學生的心里減輕壓力。
3.尊重學生隱私,保護學生自尊
每個人心靈的深處都有一個不為人知、不愿人知的角落,當學生向老師敞開心扉時,是他們對老師最信任的時刻,也是他們最無助的時刻,教師應向他們伸出友愛、溫暖的手,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二、教師要杜絕學生的不良習慣發生,扭轉學生的不良行為
1.嚴師出高徒
這個嚴字,就是嚴格,就是要求一絲不茍。對學生的不良習慣要及時制止,用《守則》和《規范》來教育約束他們的行為。讓他們有正確的行為習慣、學習態度、學習目標,引導他們樹立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奮斗的遠大理想。作為教師,還可以用具體事例從正反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如用樂于助人的雷鋒、身殘志堅的張海迪、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莫言等名人的真實故事來教育學生什么是真、善、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相反還可以從沉迷于網絡游戲或不良網站會使青少年對社會的認識極易出現偏差這方面講解,讓學生清楚假、丑、惡的危害。
2.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教師一經發現學生不良行為(如不寫作業、上課溜號和同學打架等),必須弄清原因,積極引導學生,幫助他們糾正不良行為。
三、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促進未成年學生的全面發展
1.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教育
教師可以采用面對面訪談等方式對學生的思想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針對學生的情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心理壓力,提高未成年學生的心理承受力。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帶學生參加募捐活動,到敬老院幫助孤寡老人等,通過社會實踐鍛煉,使學生逐漸形成樂于助人、尊老愛幼等優良品質。
3.利用特殊節日,開展道德實踐活動
教師可以利用勞動節、十一國慶節等特殊節日對學生進行教育,激發學生愛勞動、愛祖國的情感。
4.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教師可以在本班的后黑板上粘貼一些宣傳優秀道德模范的圖片,或者在班里選出衛生、勞動標兵,這樣就會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圍,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總之,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我們的長期的神圣職責,任重道遠。作為教師,要把對未成年人理想信念的引領和高尚思想品質,良好道德情操的培養作為重要任務,讓信念成為動力,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活動這些載體,采取不同手段、方式引領學生做人,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喜君.談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3(5).
[2]黃志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重在實施[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4(2).
作者簡介:康樹學,性別:男,出生年月:1973年11月,學歷:本科,職稱:一級教師,就職學校:吉林省四平市朝陽小學校,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