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峰
班集體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基本環境,因此,班集體的建設也成為學校育人工作的重點,成為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中心任務。一個班風、學風良好的集體,就會像一個大的熔爐,它會熔煉并不斷改造班集體中的每一名成員,使集體中的每個成員在品德、智力、體育、審美與勞動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與健康的發展。也只有在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中,教師才能順利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才能使課堂教學真正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究竟什么才算是好的班風呢?多年的教育實踐使我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良好的班風應該是全班學生都有比較強的集體觀念與集體榮譽感,所有同學都有一個共同奮斗的學習目標與努力方向,良好的班風應該具有促進、約束并不斷完善、同化的功能。要培養良好的班風,教師應該時刻注意以下教學方法,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多樣的教學手段,讓每一名學生都能主動融入我們的班集體中。
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應該以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與關愛為出發點,在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管理的公正與平等,公平地對待每一名學生,用制度與規定要求每一名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不搞特殊化,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制度的公正與無私,更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心,用教師無私的關愛與熱情感動每一名學生,進而不斷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理解與相互信任,建立起和諧、民主的班集體。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以身作則,公平、公正地處理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處理好班級管理中的各項工作,以取得學生對教師的敬佩與愛戴。教師在言談舉止方面也應加強修養,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愛護公物、熱愛勞動等,做學生學習的楷模,用自己良好的行為品質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德高為師。教師在自身修養不斷提高的過程,加強對學生的信任與關愛,引導學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逐步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使學生在學校能專心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強烈的愛心與高度的責任感,生活中真正地關心和關愛學生,把學生當成真正的朋友,真心幫助學生邁過學習與生活中的一道道難關,學生才會從內心真正接受教師,才會親近教師、相信教師。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說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教師才能真正了解每一名學生,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