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存
有些含義并不深奧的常見詞,如不加咀嚼思索,在用字上也會發(fā)生問題。
如上海某報一篇評論文章中,有這樣的話:“……于是,搬一個前人壓壓陣角,做擋箭牌。”其中的“陣角”就使人費(fèi)解。
其實,“陣角”應(yīng)為“陣腳”。“陣腳”原指古時作戰(zhàn)陣形的前列,按當(dāng)時的兵器和戰(zhàn)術(shù),它對整個陣地起屏障和穩(wěn)固的作用。后引申比喻整個局面,所謂壓住陣腳,即為控制局勢、穩(wěn)定全局之意。腳是支撐全體的,立腳不穩(wěn),全體難免傾倒,故作此引申,人們也易于理解。而“陣角”,對整個陣地沒有那么重大的作用,用作比喻也說不通。
由此想到前些年有人常把“挖墻腳”寫成“挖墻角”,甚至在文件中也不止一次地出現(xiàn),同樣是成問題的。墻腳,是墻的根部,承受房屋重力之處;挖空墻腳,大廈隨之倒塌。把“挖墻腳”用來比喻較為隱蔽的、不引人注目的破壞基礎(chǔ)的行為,十分生動和貼切。而“墻角”,則是兩堵墻相接而形成的角,挖墻角固然會毀壞房屋,但不足以對整幢房屋造成傾覆的致命之害;用作比喻,也缺乏破壞根基的含義。從語法上來推敲,“挖墻角”有動賓搭配不當(dāng)?shù)拿。瑝侨绾瓮诜ǎ恐挥小巴凇迸c“墻腳”搭配才合乎事理。
(選自《咬文嚼字》,有改動)
日積月累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因為形近或音同而誤用詞語的情況?將這些詞語積累下來吧!你也可以寫寫你后來是怎么區(qū)分它們的,寫好后寄給我們吧!(詳細(xì)聯(lián)系方式見本報報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