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都市白領身份認同的理論進路

2015-03-17 08:03:53林曉蘭
關鍵詞:建構

林曉蘭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人文學院,上海 201418)

作為我國社會結構中一個獨特的社會群體,都市白領是中產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市白領的身份認同,在不同的維度呈現出不同的特質:從社會結構視角看,表現為以收入水平為基礎的階層認同;從消費主義視角看,表現為以時尚建構為表征的消費認同;從功能主義視角,表現為以保守內斂為胎記的政治認同;而從女性主義視角看,則表現為以職業分工為特質的性別認同。開展對都市白領尤其是都市青年白領身份認同的社會學研究,為認識和解讀社會結構變動和中產階層陷阱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理論框架,對于檢驗和反思我國社會轉型和社會流動的理論進路與實踐經驗,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身份認同理論回顧

認同是個體行動的指南,也是社會運行的基礎。認同這一概念涉及的是個體與集體、個人與社會這些常常被認為是沖突或對立的關系。①Jean-Claude Deschamps and Thierry Devos.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In Stephen Worchel, J.Francisco Morales, Dario Paez and Jean-Claude Deschamps(eds).Social ident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8,PP.1-6.認同大致可以分為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兩類。自我認同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興起的符號互動論。人們會用自己或他人在某些社群的成員資格(group membership)來建構自己或他人的認同。依據社群成員資格來建構的認同被稱為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而依據個人的獨特素質而建構的認同被稱為個人認同(personal identity)。①Hogg, M.A.Social Identity, Self-categor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Small Groups.In Sh.Ng,C.Candlin&C-y.Chiu(ed.).Language Matters:Communication,Culture,and Social Identity.Hong Ko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4,PP.221-243.

自我認同即個人認同,是指自己對自我現況、生理特征、社會期待、以往經驗、現實情境、未來希望、工作狀態等各層面的覺知,統合而成為一個完整、和諧的結構,亦即追求自我統一性及連續性的感覺。自我身份認同的理論主要有奧爾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的自我發展理論、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論和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符號互動論等。社會認同,是個人擁有關于其所從屬的群體,以及這個群體身份所伴隨而來的在情感上與價值觀上的重要知識,亦即個體身為一個群體成員這方面的自我觀念。個人用來定義自身社會身份的總和就是社會認同。社會身份認同的理論主要有泰弗爾(Tajfel)的社會認同理論、菲尼(Phinney)的種族身份認同理論和伯克(Kenneth Burke)的認同控制理論等。從本質上來說,身份認同就是人們對“我是誰”、“我是誰”的意義、“我屬于哪個群體”、“我群和他群之間有什么差別”等問題的濃縮。社會認同理論認為,社會行為不能單從個人心理素質來解釋,要較全面地理解社會行為,必須研究人們如何建構自己和他人的身份(identities)。②王瑩:《身份認同與身份建構研究評析》,《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

可見,認同是一種有邊界的意識。個人認同只是活躍于個人經驗并鑲嵌于個人身體中的社會實在。身份認同建立之后,人們會把自己視為某個群體的成員,而不是獨立的個體。同樣,人們把他人編進某個群體之中后,也會將其視為該群體成員。這時候,人們會忽略群體內個體的差異性,而強調其同質性,對外群體則強調其差異性。③廉思:《“蟻族”身份認同研究》,《社會科學家》2011年第12期。就個人層次而言,認同是一個人在混沌環境中所占據的穩固方位,個人能夠據之對外在環境做出積極的防御;就社會層次而言,認同是一個基本的及普遍擁有的信仰、規范及價值的綜合,它能抵抗外在事物對其自身環境與成員的威脅并維系自身。④Hans J.Mol.Identity and the Sacred.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6,P.65.

現有的社會認同理論為不同群體成員的身份認同和身份建構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論框架。然而,這些理論大多建立在西方的社會基礎之上,對身份的理解和中國語境中的身份還有很大差異。通常看來,國內對身份認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文化政治中身份認同的研究,如全球化、某國國民身份認同對國際關系的影響;二是對邊緣性群體的身份認同研究,如對新生代農民工、網絡虛擬者等人群身份認同的現狀、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三是對文藝作品中某個典型主角或爭議性人物的身份認同探析。但在具體的研究方法上,多是理論層面的調查描述和某些宏觀政策的探討,缺少實證研究。⑤張淑華、李海瑩等:《身份認同研究綜述》,《心理研究》2012年第5期。我國學界對身份認同的理論研究,多聚焦在個人認同與社會認同及其相互關系上。身份認同的經驗研究,多聚焦在對邊緣性群體的身份認同研究上,如移民、流動人口、農民工、基督徒、乞丐、蟻族等。近年來,中產階層身份認同的研究方興未艾。開展對中國社會身份認同的調查,了解各種認同的形成規律,可以使我們預見這些認同在特定環境下將如何反應和變化,這在理論探索和社會實踐上都有重要意義。⑥張萌萌:《西方身份認同研究述評》,《云夢學刊》2011年第2期。

二、社會結構視角:以收入水平為基礎的階層認同

從社會結構視角看,收入水平是都市白領階層認同的首要基礎。階層認同是階級意識中一個最為重要的概念。 主觀階層認同(status identification),亦稱“階層歸屬感”,它反映的是“個人對其自身在整個社會的階層結構中所處位置的一種感知和認識”,是構成人們主觀階層意識(strata consciousness)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①Jackman,Mary R.&Robert Jackman.“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 38,1973,PP.569-582.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盧卡奇(Ceorg Lukacs)曾指出:“階級意識既不是組成階級的單個人所思考或感覺的東西的總和,也不是其平均數。而且整個階級在歷史上有意義的活動,最終是由這種意識所決定的,而不是由個人的思想所決定的——這些行動只能根據這種意識來理解。”②[匈牙利]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杜章智等譯,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吉登斯(Anthony Geddens)認為,階級認識并不表明階級成員有能動的自我群體的認同以及有排他的傾向,它是階級成員間因共同生活背景而自然產生出相似性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方式。而階級意識則是有明確的共同體的心理邊界,是必須區分“我們”和“他們”的。③Giddens.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London:Hutchinson&Co.Ltd.1973:112-113.麥克爾·曼(M Mann)認為,成熟的階級意識包含階級認同、階級對抗、階級總體性和替代社會等四個遞進發展的要素。④Mann.Consciousness and Action among the Western Working Class.London:Macmil2lan,1973:13.米爾斯則認為:“階級意識應當包括:對本階級利益的理性認識;對其他階級不合理性的認識及有意識的反對;對運用集體政治手段達到集體政治目的以實現自己利益的認識,及隨時行動的準備。”⑤[美]米爾斯:《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楊小東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在美國,“白領階層”或稱“中產階層”,就是“普通族”的同義詞,相當于中國人說的“老百姓”或“收入一般的人”,是富豪和窮人之間的一個龐大的“中間階層”。1940年《財富》雜志在美國做過一項調查,有8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屬于中產階級。可見,人們主觀的階層認同,既受到收入、職業、教育和家庭背景等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也受到參照比較體系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因此,依據客觀指標定義的白領階層,與人們主觀認同的社會“中層”,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異性。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社會已經出現了一個新的中間階層,正在經歷著從傳統中產階層向新型中產階層的轉變。這個中產階層雖然比例不大,但卻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一旦有更加寬松的政治環境、經濟持續增長和產業結構調整、高等教育繼續發展和普及,這支中產階層的隊伍就會迅速發展壯大。李春玲通過調查得出,有46.8%的人自我認同為中間階層。⑥李春玲:《中產階層:中國社會值得關注的人群》,轉載自中國網,http://www.chinaaelections.org/readnews.asp?。趙延東發現,中國自認為處于社會“中層”的公眾比例與其他國家相比較低,在其他國家中自認為處于社會“中層”的比例均在50%以上,而這一比例在中國卻僅為46.9%。⑦趙延東:《“中間階層認同”缺乏的成因及后果》,《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李培林則認為,社會下層傾向于把自己看成“下層”,自雇傭者階層把自己看成“上層”。如果將階層結構進行更細致的劃分,中間階層的階層地位認同變得清晰而明確,且這種認同與自身客觀階層地位相對吻合。⑧李培林:《研究中國當代社會沖突意識的七個發現》,《理論參考》2006年第5期;李培林、張翼:《中國中間階層的規模、認同和社會態度》,《社會》2008年第2期。

由此觀之,社會認同是有關某個群體的共同認同,它強調群體成員之間的相似性以及群體成員相信他們之間所具有的某些共同性和相似特征。周曉虹根據調查得出,幾乎近75%的人回答“中國已經出現了中產階層”,或者說“處于中間階層的形成階段”。⑨沈暉:《當代中國中間階層認同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版,第79-80、87頁。從中間階層的經濟標準、文化素養、職業標準、生活方式、休閑方式和政治參與等方面,可以看出社會大眾所認同的是一個怎樣的中間階層。李強的最新研究表明,2010年中國白領階層占比達到13.34%。⑩李強:《我國正在形成“土字型社會結構”》,《北京日報》2015年5月25日。李培林、張翼的研究則表明,按照收入分層標準進行測算,早在2005年,中國中等收入層就占17.8%。?李培林、張翼:《中國中產階級的規模、認同和社會態度》,《社會》2008年第2期。可見,在都市白領的身份認同問題上,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人們的主觀自我定位與客觀分層之間的不一致;二是處于社會中下層人員所感覺到的相對剝奪感;三是中間階層的自我認同有向下傾斜的趨勢,而低收入階層的自我階層認同卻有向上攀附的趨勢。①沈暉:《當代中國中間階層認同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頁。

三、消費主義視角:以時尚建構為表征的消費認同

從消費主義視角來看,時尚建構是都市白領消費認同的基本表征。在消費社會,身份的建構通常是通過商品消費的過程加以體現的。消費過程不但是滿足人的基本需要的過程,而且是社會表達和社會交流的重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社會身份認同常常隨著社會關系的重新組合,不斷獲得修正和重塑。②劉泓:《廣告傳播對受眾身份的建構》,《東南學術》2009年第4期。在現代社會,由于消費角色和地位的凸現,消費越來越成為彰顯個體財富、權力、地位的重要標識。③趙玲:《消費身份建構意義的倫理批判》,《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6年第3期。白領階層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領域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在消費領域,都市白領階層被視為“消費前衛”。④周曉虹:《中產階級: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首先,在消費理念方面,都市白領追求“享樂主義”,崇尚“享受生活”,趨向于炫耀性消費。都市白領階層顛覆了傳統的勤儉節約理念,不再止步于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李慶真在對“月光族”及“年清族”研究的基礎上指出,現代都市青年白領的生活已經不再延續傳統社會所倡導的精神享受至高無上的生活價值取向。在需求層次上,不僅有精神層面的價值追求,更重要的表現為對有形物質的需求。⑤李慶真:《從“月光族”到“年清族”——都市白領階層消費理念分析》,《青年研究》2005年第11期。夏建中等基于對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白領群體的研究中發現,白領群體在個性化和炫耀性消費觀方面都明顯高于普通人平均水平,而在實用性消費觀方面則低于普通大眾。⑥夏建中、姚志杰:《白領群體生活方式的一項實證研究》,《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周曉虹則認為,白領階層具有較強的投資理財意識;消費注重個性化和文化品味;普遍接受了“分期付款”等現代消費方式;更為重視教育、旅游和文化方面的消費支出。⑦周曉虹:《中產階級: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可見,都市白領主張合理消費,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超前消費。

其次,在消費結構方面,都市白領的發展性和享受性消費支出,明顯高于生存性消費支出,并且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王建平指出,都市白領階層的消費出現生存必需性消費向“非必需化”擴張、享受性消費增加、發展性消費日趨多樣化且消費比例將不斷增大的現象。⑧王建平:《分化與區隔:中國城市中產階層消費特征及其社會效應》,《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1期。劉毅指出,中國白領階層的消費結構,體現出強烈的發展需要與現實性。⑨劉毅:《中產階層消費結構變遷及特征——基于珠江三角洲城鎮住戶調查的分析》,《經濟學家》2008年第3期。朱雨可等研究發現,從1985年至2005年,白領階層在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方面的支出比重都有所下降,而在醫療、交通、教育、居住等方面的比重有所增加。并且隨著收入的增加,家庭設備用品方面的支出減少越多,而娛樂教育文化服務、交通通訊方面的消費支出卻增加得越多。⑩朱雨可、鄒紅:《中國社會流動中的新中間階層消費需求變遷》,《消費經濟》2008年第2期。都市白領追求舒適、享受和有文化層次的生活方式,并對住房、汽車和其它中高檔家庭耐用品具有強烈擁有欲望?沈暉:《當代中國中間階層認同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頁。,更傾向于追求名牌、價格檔次較高的商品。來豐發現,在文化和旅游消費方面,白領階層媒介消費的形態正逐漸從傳統媒介向數字技術支持的新媒介形態發展,都市白領對新興媒體的追捧逐漸高漲。?來豐:《上海市白領人群媒介消費現狀與特征——2010年上海市白領文化消費調查報告節選》,《新聞記者》2011年第6期。

最后,在都市白領的消費選擇中,教育支出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隨著消費主義的持續影響,文化消費的內容日漸豐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教育消費比重增長迅速、書報雜志消費異軍突起、文娛消費浪潮不斷高漲、旅游消費持續升溫、休閑消費成為時尚。①張太原:《20世紀90年代中國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費:以北京為例》,《當代中國史研究》2007年第1期。夏建中等指出,都市白領群體并沒有完全脫離普通大眾的日常消費構成,追求物質生活的豐富仍然是生活的重點,但其對教育的重視位于前位,并且文化程度越高越重視教育。②夏建中、姚志杰:《白領群體生活方式的一項實證研究》,《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陳曙紅在對教育消費的研究中發現,都市白領是教育消費的主流,他們不僅重視自身文化的提高,而且在對下一代的教育消費也極為重視。在“文憑社會”的宏觀背景下,通過教育消費而獲得體制化的文化資本,并將其運作轉換為經濟資本、社會資本以及其他的符號資本,成為都市白領教育消費的主要動因。③陳曙紅:《新中產階級的教育消費及其動因探析》,《學術交流》2006年第9期。作為中產階層的典型代表,競爭的社會使都市白領不斷去更新知識,以維持自身在知識上的領先地位,其對文化資本的追求是其顯著特征。

四、功能主義視角:以保守內斂為胎記的政治認同

從功能主義視角看,保守內斂是都市白領政治認同的重要胎記。中產階層的政治冷漠,一直是西方政治學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是都市白領后衛形象的具體表征。大體來看,以周曉虹、陸學藝、李強、陳冠任等為代表的“穩定器說”、以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程巍等為代表的“顛覆器說”和以米爾斯(Charles Wright Mills)等為代表的“異化器說”,是國內外關于都市白領階層政治功能的主要觀點。④胡聯合、胡鞍鋼:《中產階層:“穩定器”還是相反或其他——西方關于中產階層社會政治功能的研究綜述及其啟示》,《政治學研究》2008年第2期。

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就指出,中產階級比任何其他階級都較為穩定,唯有以中產階級為基礎才能組成最好的政體。⑤[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149頁。托克維爾認為,中產階級擁有的東西甚多,害怕失去既得利益,他們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天然力量。⑥[法]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董果良譯,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第57、800頁。凡勃倫(Thorstein B Veblen)認為,白領階層作為富裕階級(有閑階級)的一部分,生來就是保守階級,是有利于社會穩定的,他們是“社會結構中保守主義或復歸傾向的代表者或媒介物”。⑦[美]凡勃倫:《有閑階級論》,蔡百受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20-281頁。西美爾(Georg Simmel)認為,一個以中間等級占多數或優勢的社會是“可持續”穩定的社會,中間等級起著緩沖地帶或者防震墊的作用,中間等級天然就是一個中間斡旋階級。⑧[德]西美爾:《社會學——關于社會化形式的研究》,林榮遠譯,華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458頁。米爾斯則認為,從整體上來看,中產階級具有“政治后衛”與“消費前衛”的特征。⑨[美]米爾斯:《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楊小東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6-327頁。

賀琳凱認為,我國都市白領具有對當前主流意識形態有較高的認同感,社會政治生活的敏感度和關注度較低,政治參與方式偏重于手段性而非目標性等顯著特征。⑩賀琳凱:《當代中國中間階層的政治特征與政治功能研究》,《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黃相懷認為,崛起中的中國都市白領對中國的政治有著極有利的作用,有利于政治穩定、政治民主化及政治認同。?黃相懷:《當代中國中間階層的政治學解讀》,《科學社會主義》2003年第2期。孫龍基于北京業主群體的調查表明,當前都市白領階層是一個在政治態度上相對比較保守的群體。?孫龍:《當前城市中產階層的政治態度——基于北京業主群體的調查與分析》,《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李春明認為,都市白領階層具有支持改革的政治認知傾向、民主與法治的政治文化價值觀、積極參與的政治文化態度,對政治文化的健康發展發揮著規范性導向、價值性導向和結構性導向的功能。?李春明:《當代中國中產階層的政治文化發展功能及其實現機制》,《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與此相反,激進派學者認為,從總體上看,中國白領階層的政治態度并不保守,并且新白領階層比老白領階層更具改造社會的風險。①張翼:《當前中國中產階層的政治態度》,《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齊杏發認為,中國都市白領有著較強的民主意識,這點尤其是與多數海外關于中國中產階層的判斷明顯相左。其中,內源型白領階層與市場化白領階層在政治態度上無顯著差異。老白領階層對現實的政治參與興趣不大,而新白領階層對現實政治參與較為支持。②齊杏發:《當前中國中產階層政治態度的實證研究》,《社會科學》2010年第8期。李友梅則認為,都市白領的社會參與行動有限,但在冷漠、疏離的外表下仍然有待機而動的熱情。這一在“群體快速組合”與“內部調整流動”的交互性過程中生長起來的社會階層,具有“強政治取向”、“弱政治參與”共存的復雜的社會心態。③李友梅:《社會結構中的“白領”及其社會功能》,《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6期。

五、女性主義視角:以職業分工為特質的性別認同

從女性主義角度看,職業分工是都市白領性別認同的顯著特質。西方的白領概念,首先是在職業上具有專業性特點的腦力勞動者,有較高的社會聲望,在特定的社區內處于當地收入水平的中等層次。因而,職業的性別隔離、女性階層的社會流動、收入水平以及社會地位等,大多是以職業分工為基礎的,這正是都市白領性別認同的展開維度。

首先,職業的性別隔離強化了都市白領的性別認同。職業是現代社會分層體系的重要因素,決定了個人在社會上的大體位置,而男性和女性在職業結構中的分布狀態又決定了性別分層的基本形態。大量研究發現,職業領域存在著廣泛的性別隔離現象,這種現象在各個國家中普遍存在并長期持續。④童梅:《社會網絡與女性職業性別隔離》,《社會學研究》2012年第4期。職業的性別隔離水平,分為水平性的職業隔離和垂直性的職業隔離。水平性的職業隔離,即行業性別職業隔離,是指一些行業屬于男性行業,以男性為主,而另一些行業屬于女性行業,以女性為主。垂直的職業隔離,則是指同一行業中男性往往處于上層,女性往往處于下層,男性薪酬普遍高于女性。⑤崔巖:《性別職業隔離視野中的現代都市女性白領研究——以廣州市某股份制銀行為例》,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格羅斯(Gross)指出,現代西方社會的勞動力市場是性別隔離(occupational gender segregation)的,主要表現為大部分女性勞動力都集中在一些低收入、低聲望的“女性化”職業里。⑥Edward Gross.“Plus,Ca Change...?The Sexual Structure of Occupations over Time.”Social Problems,1968,P.16.在幾乎所有職業包括女性職業中,在具有較高的技術、責任、地位和收入的職位上,女性人數所占比例低于男性所占比例,并且越往金字塔的上方,女性所占比例相對于男性有不斷下降的趨勢。⑦藍李焰:《女性就業的邊緣化——中國目前的職業性別隔離狀況及其原因》,《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4年第9期。蔡禾等指出,對女性隔離的職業數目遠多于對男性隔離的職業數目,白領職業對女性的隔離程度大于藍領職業。體制外單位對女性的隔離大于體制內,沿海省份的職業性別隔離程度高于內陸省份。⑧蔡禾、吳小平:《社會變遷與職業的性別不平等》,《管理世界》2002年第9期。

其次,都市白領在職場發展與身份流動中,呈現出明顯的性別分野。李春玲通過研究發現,上世紀90年代,在各類白領職業中,女性勞動力的比例迅速上升,中高層白領職業中的女性比例上升尤為突出,專業技術人員中的女性比例甚至超過了男性。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以來,女性向白領職業領域的擴張似乎趨于停滯,在中高層白領職業中的比例沒有上升反而輕微下降,在低層白領職業中的比例也只是略微上升;在白領職業的性別隔離現象逐步減弱的同時,藍領和半藍領職業中的性別隔離卻在持續維持。⑨李春玲:《中國職業性別隔離的現狀及變化趨勢》,《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第3期。作為一種權威性資源,職業是都市白領特別是女性白領身份建構的行動起點。個人奮斗、代際傳承或聯姻庇護,是都市女性白領職業獲得的可能方式;職場競爭與工作投入、職業晉升與業余充電,是她們職業堅守和身份維持的人力投資;而她們始終存在基于身份比較的職業流動,使她們的身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身份的流動性,使她們時刻關注自己的職業聲望與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流動的方向與可能,職業流動的風險與約束,型構了都市女性白領的身份再生產機制。①林曉蘭、唐有財:《都市女性白領的職場發展與身份流動——一個社會學的分析框架》,《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最后,從生態女性主義視角來看,和諧的兩性生態關系是都市白領性別認同的一種可行路徑。生態女性主義在批判性重構女性-自然和人類-自然的關系中,努力發掘相互性自我中存在的理性。在身份理論建構中,它能擺脫本質主義和二元對立的羈絆,為我們提供一種打破和質疑統治意識形態話語的人類身份和人類與非人類自然關系的模式。②戴桂玉:《西方生態女性主義主體身份建構理論研究》,《學術研究》2011年第12期。在性別分工和雙性和諧的視野中,單調唯一的性別角色論已經淡化。如何實現生命的豐富多元,實現女性作為人類另一半的自我價值,最終達成兩性生態關系的和諧,才是生態女性主義的終極目標。因而,都市白領性別認同的清晰抑或模糊,已經成為一個意蘊深遠的現實命題。在本土化的身份情境中,都市女性白領試圖在工作和生活的多面,尋找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沖破身份建構的困境,賦予職業身份以新意,走出物化身份的困境,實現交往身份的新生,不斷突破“小我”,走向“大我”,找尋迷失的自我主體地位,這正是她們身份建構的協同策略。③林曉蘭:《都市女性白領的身份建構:以上海外企為例》,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博士學位論文,第115頁。

六、簡短的結語

在中國社會轉型加速期,作為部分中產階層,都市白領的職業狀況、收入水平、社會交往及婚育觀念,都應該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開展都市白領身份認同的社會學研究,通過對一些典型地區或典型行業的經驗調查入手,探索都市白領身份認同的理論基礎與實踐邏輯,分析都市白領身份認同的心理機制,從職場競爭、消費行為、社會交往等方面立體呈現都市白領身份認同與身份建構的展開維度,探尋他們在身份建構過程中地位恐慌的形成機理以及身份突圍的協同策略,無疑是中國中產階層研究的一個新的生長點。

因而,從社會結構和社會心理兩個維度,探討都市白領在我國當下的生產與再生產機制,分析和反思都市白領在職業分層、收入分化、身份區分、關系建構等方面的行動邏輯,關系到家庭和諧、社會穩定和社會發展。從階層地位來看,相對靜止的社會流動和越來越相對固化的社會結構,是都市白領身份認同與身份建構的外在約束;從心理機制來看,都市白領身份認同在個體層面與社會層面的沖突競合與和諧共生是同步的;從女性主義角度看,都市女性白領的身份認同與身份建構比男性白領承受更大的社會壓力;從主體性回歸的角度看,如何跳出身份循環的怪圈,開展身份突圍與身份重構,是都市白領面臨的重大人生議題。

猜你喜歡
建構
《神圣敘事與日常生活的建構》
論相對獨立的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程序之建構
建構幾何模型高效解題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如何建構序列化閱讀教學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36
談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課程的建構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40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建構游戲玩不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免费aa毛片|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欧美a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毛片|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综合天天色|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三级色| 欧美午夜久久|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丁香综合在线|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91丝袜|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亚洲无码37.|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999在线|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国产日韩欧美成人|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aⅴ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中文纯内无码H| 午夜不卡福利| 67194亚洲无码|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亚洲国产|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毛片基地|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九九久久99精品|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