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峰 胡克波 敬智江
預算法修訂以來,財政部先后出臺財預〔2014〕352 號文件、財辦預〔2014〕64 號文件、財辦〔2014〕47 號文件等配套性規章規范專員辦財政預算監管工作,為專員辦嵌入財政主體業務提供契機。當前專員辦預算監管任務日益艱巨,應順應五個轉變,進一步加快職能轉型步伐,更好地服務財政預算改革。
更加主動切入財政預算編制、執行和決算乃至資金績效評價各環節工作中,突出事前審核、事中監控為主,事后檢查為輔,非現場審核監控為主、現場核查為輔的監管思路,變事后監管為前置介入把關,改變以往碎片化監管方式,將財政監督貫穿于財政預算資金運行和財政政策執行全過程中,切實發揮專員辦對預算管理不可替代的保駕護航作用。
專員辦可緊密依托財政部主管業務司局,強化縱向溝通協調,加快融入財政主體業務步伐,做好橋梁紐帶,發揮央地間穿針引線作用。同時強化與中央二級預算單位聯動監管機制,通過定期座談、走訪、調研和問詢把握動態信息,與二級預算單位強化對全系統的關聯監管威懾,增強財政預算監管“上下聯動、左右互通”的協同效應,做到積極監管與主動服務并重。
落實財政部要求,充分利用逐步授權下放的預算指標管理系統和國庫執行監控系統以及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作為技術支撐,實現對部門預算、重大專項資金和項目監管全覆蓋,強化對重點項目和中央資金事前審核、事中監控和事后跟蹤問效;嘗試與地方部門溝通協調,推進橫向深度聯網,在財稅庫橫向聯網系統內為專員辦增加和預設數據接入端口,方便專員辦調取稅收監管信息、中央專項轉移支付省撥資金信息、非稅收入完成信息等。不斷健全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應用之后有提高的全流程動態閉環監管機制。
順應現代科技趨勢,發揮大數據集成的優勢,結合財政預算監管需求系統連貫地構建文件法規庫、典型案例庫和分項目與單位的數據信息庫,比如對重大案例以及相關重要法規文件進行匯集和整理,可以促進深化監管成效。再如,在強化部門預算審核和轉移支付數據分析時,通過對歷年來不同單位相關數據的縱橫計算分析,可前置性查找監管線索,提高實施現場核查的針對性。再如,在開展項目績效評價時,也可對項目庫數據進行分析比對,提高預算績效監管成效。
這既事關專員辦職能轉型成功,也是呼應財政部高度關切之所在,更是提高服務質量的根本保證。按照全面深化財政預算監管要求,必須強化專員辦自身內控機制建設,保障穩步實現由檢查型監督向內控型監督轉變,順應由粗放檢查向精細監管轉變。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強化流程控制,增強預算監管工作的可比性和可溯性,切實保障提高財政預算編報、執行、決算的精細化和科學化程度,有效跟蹤重大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并及時上報反饋信息,確保財政政策較好落實,避免在末梢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