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重君
村衛生室基本藥物制度補助資金監管初探
●陳重君
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的網底,承擔著農村一般疾病的診療與公共衛生服務等工作,在農村衛生工作中起著不可替代的基礎和支撐作用。近年來,各級財政安排專項補助資金,支持村衛生室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村衛生室步入快速發展軌道。筆者結合近年來對基本藥物制度補助資金的監管體會,就如何加強村衛生室基本藥物制度補助資金監管談些粗淺看法。
村衛生室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專項補助資金管理和使用,涉及財政、衛生、村衛生室等多個部門,應以制度實施和資金流向作為監管主線。對于制度實施情況,應核查制度實施進度、實施中存在的困難、鄉村醫生隊伍情況、村衛生室建設情況、規劃內和規劃外村衛生室的管理等。對資金流向,應核查資金分配方式。縱向核查省、市、縣(區)和鄉鎮衛生院是否及時下撥補助資金,有無截留挪用補助資金情況等;橫向核查省、市、縣(區)地方配套資金是否及時足額到位,有無虛報冒領補助資金情況等。
在實際監管工作中,應結合核查對象各自的職責定位,相應確定核查重點:一是對于履行管理職能的財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重點關注管理和制度建設情況,包括補助資金管理情況、績效考核情況、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管理機制及鄉村醫生收入保障機制建設情況;二是對于制度落實者和受益者的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重點核查制度落實情況,包括落實基本藥物政策、使用和銷售基本藥物情況、補助資金具體使用以及鄉村醫生收入構成和收入水平情況等。
在核查過程中針對基層對統計口徑理解存在偏差、審核匯總環節把關不嚴而導致部分數據口徑不統一、邏輯關系不清晰等問題,應注意核查方法。一是邏輯判斷法。以村衛生室服務人口數為例,與統計年鑒中某地常住人口的農村人口數、戶籍人口的農業人口數相比,上報數偏大,應以當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作為服務人口數的上限。二是差異分析法。以未實施基藥制度的村衛生室數量,與省衛計委相關數據對比,確認上報數真實可信。
深入鄉鎮與當地財政、衛生、醫療機構座談以及到村衛生室、田間地頭向村醫和村民實地詢問等方式,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力求準確掌握村衛生室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第一手資料,對補助資金的績效進行綜合評價,并提出改進資金績效的建議。如通過查看村衛生室是否獨立設置診斷室、治療室、輸液觀察室和藥房,判斷補助資金是否挪作他用。對核查中發現的一些傾向性、共性問題,尤其是損害患者利益等方面的問題,除按規定相應核減財政補助外,應現場督促責任單位舉一反三,進行認真整改,并要求建立健全制度,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作者單位: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