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平
大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的幾點建議
●汪 平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為行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本土事務所應順勢而為,抓住機遇,積極拓展業務范圍和業務領域,開發高端客戶和業務,開拓國際市場,努力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能夠跨國經營并提供綜合服務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
一是繼續做好傳統審計鑒證業務,確保執業質量,降低執業風險,繼續拓展資本市場客戶和金融類客戶;二是抓住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配套指引的有利時機,大力開展內部控制鑒證服務;三是積極抓住事業單位改革機遇,大力拓展醫療衛生機構、大中專院校以及基金會等非營利組織客戶;四是開發承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節能減排、破產管理、司法會計、投資績效評價、社會管理等新興領域鑒證業務;五是發揮注冊會計師對企業資本運營全程鑒證的優勢,拓展特殊領域、高端需求、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一特三高”非審計業務領域,積極拓展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ERP管理系統流程設計、企業整體稅負評價、戰略管理、并購重組、資信調查、業績評價、投資決策、政府購買服務、工程咨詢等咨詢服務;六是開展“走出去企業”和“企業走出去”的延伸審計服務,全力開拓國際市場。
高素質人才是事務所發展的根本。要重視人才培養,狠抓隊伍建設,通過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構建體系完整、內容全面、科學合理、充滿活力的人力資源政策,完善人才吸引和培養機制,優化人才結構,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綜合素質。
一是重視人才戰略,制定和實施符合本事務所特點的人才發展規劃,建立專業人力資源分類分級體系、培訓體系、評價體系、考核體系和晉升制度體系,促進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和其他員工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勝任能力顯著提高。二是要制定員工職業發展規劃和各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分階段、分步驟抓好組織實施,為員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訓和發展機會。加盟國際會計公司的事務所,要積極借鑒國際會計公司經驗并與之合作,為事務所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三是堅持引進和自我培養相結合,培育高端人才。應重點培養一批年富力強、精通業務、熟悉國際慣例的高素質尖端人才,使其成為事務所的中堅力量。四是完善分配制度,制定有競爭力的薪酬標準,切實提高員工收入、改善員工福利待遇。建立更加富有彈性、人性化、親情化的管理機制,增強員工的幸福指數和歸屬感。五是要改革人力資源制度,完善合伙人進入與退出機制,選拔既精通業務又善于管理、且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中青年復合型人才加入合伙人隊伍和高層管理崗位,推動事務所順利實現新老交替、平穩過渡。
本土事務所要做大做強,從根本上提升核心競爭力,必須優化治理機制,強化分所管理,切實推進總分所人事管理、財務管理、業務管理、技術標準和信息管理一體化。
一是要著力推進人事管理一體化,堅持人力資源政策的完整統一,堅持人員入門、操守行為、激勵晉升、考核獎懲等操作層面統一標準,促進人事管理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堅持分所負責人、質控部門負責人等關鍵崗位人員由總所統一任免、集中管理,實行質控人員垂直管理,推行質控人員對分所執業質量一票否決制度。二是要著力推進財務管理一體化,做到預算管理、收費標準、費用標準、財務政策、會計核算等財務制度一體化;要實行“收支兩條線”的資金收付制度;要制定有利于事務所集中管理、統一的分配制度和績效考評制度,切實發揮分配制度的激勵約束功能。三是要著力推進市場管理一體化,事務所要放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結合發展戰略、市場定位和服務能力,科學謀劃業務細分和地域細分問題,做到市場布局“一盤棋”;要做到業務承接一體化,明確分所業務承接范圍和審批流程,確保高風險業務由總所統一承接。四是要著力推進技術標準一體化,加強對執業標準的全面系統研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準則的要求制定全所統一的執業標準,確保內部執業標準不低于國家和行業基本水準。五是要著力推進信息管理一體化,構建全所統一的信息化系統,著力推進行政管理、審計流程、教育培訓、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等多方面信息系統建設,提升事務所管理效率和業務質量。■
(作者單位:財政部駐上海專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