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櫟仁 陳德敏(江西省產權交易所,南昌330077)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3月9日在安徽代表團關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講話,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強我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的事后監管。
我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的事后監管,主要體現在信息統計報告、監督檢查和處罰等三方面。
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做好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信息統計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資廳產權[2004]189號)指出,建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信息統計報告制度是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的重要內容,做好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信息統計工作是實現對企業國有產權有序流轉進行動態監測的必要手段。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信息統計范圍包括:各級國資委選擇確定的交易機構的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匯總情況和國家出資企業及其所屬企業持有的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情況。統計表由《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統計表》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基礎信息登記表》(參考表式)兩部分組成。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信息統計工作應按照“統一錄入、分類匯總、對口上報”的程序,按照統一的格式和編制要求組織上報。各機構應于每月5日前將上月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信息統計結果和簡要分析報各級國資監管機構。
財政部《關于貫徹落實金融國資轉讓管理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財金[2009]178號)對做好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信息的統計分析工作作了相應規定。
《關于做好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國資發產權[2005]294號)指出,根據中央紀委關于嚴格執行產權交易制度和國務院關于規范發展產權交易市場的有關工作要求,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及其配套文件精神,不斷規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各級國資監管機構、財政、發展改革、監察、工商、證券監管等部門要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做好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監督檢查工作。
(二)監督檢查工作要以國家有關規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政策規定和工作要求的貫徹落實和實際執行情況為重點,認真做好相關重點環節的審核把關。主要內容為:
1、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監管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
2、企業國有產權轉讓進場交易情況;
3、產權交易機構的規范操作情況;
4、企業國有產權轉讓規定程序的執行情況;
5、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的披露情況;
6、職工合法權益的保護情況;
7、相關方面履行職責情況;
截至2018年8月末,地方政府債券剩余平均年限4.6年,其中,一般債券4.5年、專項債券4.6年;平均利率3.48%,其中,一般債券3.48%、專項債券3.47%。
8、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的執行情況;
9、對暴露問題的處理情況。
(三)各有關部門要堅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通過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在監督檢查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地方(部門、企業)工作自查與相關部門對項目的重點抽查相結合、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組織工作調研與督查指導相結合、企業國有產權轉讓項目檢查與對產權交易機構檢查評審相結合、舉報和媒體曝光的案件處理與專項檢查相結合以及檢查問題、總結交流經驗與完善政策相結合等多種方式進行。
(四)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監督檢查工作,由各級國資監管機構牽頭,會同財政、發展改革、監察、工商、證券監管等部門共同組織進行。具體工作可以由有關部門結合自身業務進行監督檢查,也可以在同級國資監管機構的統一協調下,建立日常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通過各有關部門分工合作或組成監督檢查工作組等多種形式,對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五)在監督檢查工作中,對于發現的各種問題,要視情節輕重,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辦法》及其配套文件的規定嚴肅處理。在對有關具體問題的處理上,要區別自查、自糾和被查、被糾的界限,實事求是地進行處理。
(六)逐步建立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監督檢查總結報告制度。各級國資監管機構應當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監督檢查的重點內容和重點企業、機構,并與有關部門協商制定監督檢查工作方案,結合有關部門業務具體組織實施;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涉及的相關企業、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認真組織開展自查工作,確保工作規范和質量,不留死角;各級國資監管機構在每年年終要對監督檢查工作組織情況及時總結報告,對重大問題要形成專題報告。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要對下列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
(一)社會中介機構在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的審計、評估和法律服務中違規執業的,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將有關情況通報其行業主管機關,建議給予相應處罰;情節嚴重的,可要求企業不得再委托其進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的相關業務。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二)產權交易機構在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中弄虛作假或者玩忽職守,損害國家利益或者交易雙方合法權益的,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將不再選擇其從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的相關業務。
(三)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批準機構及其有關人員違反本辦法,擅自批準或者在批準中以權謀私,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由有關部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四)企業在國有資產評估中發生違法違規行為或者不正當使用評估報告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五)有關資產評估機構對資產評估項目抽查工作不予配合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要求企業不得再委托該資產評估機構及其當事人進行國有資產評估業務。
(六)各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違反本規定,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做了相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