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縣財政局 李佳霖
關于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建議
●永吉縣財政局 李佳霖
P2P網貸的典型的模式為:中介機構提供平臺和有借款需求的信息,出借人進行點對點投資,且自行承擔風險并獲取利息收益;借款方按照約定到期償還本金。其中負責對借款方資信狀況的考察,并收取服務費等收入的中介機構即為P2P網絡借貸平臺,其本質屬于信息中介。如何有效防止P2P平臺出現跑路和詐騙集資等現象,維護投資人合法權益,同時又能促進P2P平臺健康發展,是政府及管理部門無法回避的課題。
P2P 網絡借貸平臺 監管
P2P網貸是通過網絡完成“個人到個人”的借貸,于2005年3月誕生于英國。得益于第三方支付和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的日臻精進,現階段,P2P平臺以其融資成本低、融資模式直接透明、交易方式便捷和準入門檻低等特點在我國迅猛發展。然而,沒有準入門檻、沒有運行規則、沒有外部監管這種“三無”情況,非常容易成為不法分子從事非法集資和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溫床。2014年全國122家P2P平臺跑路,2015年10月全國共出現684家問題平臺。2015年下半年《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和《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預示著我國對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高度重視。
(一)設立準入門檻,消除監管灰色地帶。2015年1月20日,銀監會宣布進行機構調整,成立普惠金融部對P2P平臺業務進行監管,同時《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也對其進行了規定。然而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投資咨詢公司類公司偷換概念,利用P2P平臺這一噱頭開展理財產品銷售的業務。投資咨詢公司目前在市場準入方面尚無特殊規定,工商部門由于相關法律條件的限制,無法對該類經營活動進行調查和取證,而銀監部門只能對P2P平臺進行管理,無法對咨詢公司進行監管,這種情況于是形成了監管灰色地帶,導致非法集資或詐騙行為不能提早發現。
基于此,與實體門店業務剝離,是保障P2P平臺有序經營的重要原則,即P2P平臺只能在網上進行業務,不能開設門市、實體店和雇傭專門針對大眾的銷售業務人員開展業務,以防止違規經營者利用P2P平臺混淆視聽,規避監管,形成資金池造成非法集資隱患。
(二)建立流程透明的公開交易系統。目前P2P平臺涉嫌非法集資的情況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資金池,將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出售給放貸人,歸集資金后再尋找借款人和項目;第二種是發布虛假借款信息向不特定人群募集資金用于其他投資或高利貸;第三種是發布虛假的高利借款標的募集資金,采取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模式,短期募集大量資金。
建立一個完善的、完全中立的、雙向互動的借貸信息公布平臺系統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該平臺應該由國家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運營,主要職能在于對P2P平臺本身情況進行公開,對P2P平臺重大信息進行披露,P2P平臺通過該系統向管理部門進行報表以利監管。同時設立4套子系統,在不涉及商業機密的前提下,對平臺業務的標的、擔保、第三方支付和收益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三)提高P2P平臺資金存管安全等級,將銀行作為資金存管的首選機構。資金存管混亂是P2P平臺出現跑路等問題的根源,利用銀行進行資金存管無疑是降低風險、提高資金運用透明度和保護投資人利益的有力模式。為了降低自身風險、維護投資人利益,有的銀行要求平臺必須存入一定金額的風險準備金。在此情況下,P2P平臺的入門成本將大幅提高,在另一個層面上有利于平臺的優勝劣汰。
盧馨、李慧敏.2015.P2P網絡借貸的運行模式與風險管控[J].改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