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周
(秦皇島市衛生學校,河北 秦皇島 066000)
中職護理生物化學“鉀的代謝”教學設計初探
李宇周
(秦皇島市衛生學校,河北 秦皇島 066000)
針對中等衛生職業學校護理專業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特點,在生物化學“鉀的代謝”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制訂教學設計方案。運用新型的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課件動態演示、角色扮演、小組競賽、病例教學、編寫順口溜等方法,密切聯系生活、護理工作中的實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充分體現醫學基礎課對臨床課的作用。通過情感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同時利用新型的信息平臺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增進師生交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反饋教學效果,開闊學生視野,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并提高教學質量。
中等職業學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鉀的代謝”;教學設計
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的學生為初中起點,基礎知識不扎實,尤其是化學知識基礎更為薄弱,而生物化學是醫學生必修課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基礎課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生物化學知識深奧,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有效學習到它的關鍵核心知識。因此,針對中等職業學校護理3+2學生,運用新型的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制訂教學設計方案,在生物化學“鉀的代謝”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做了一些探索,現將具體教學設計方案介紹如下。
(1)知識目標:鉀的含量與分布、腎臟排鉀特點、靜脈補鉀原則。
(2)能力目標:準確說出靜脈補鉀原則,為基礎護理學密閉式靜脈輸液學習奠定基礎;熟知高鉀飲食可預防高血壓,為今后護理工作中的健康宣教做好鋪墊。
(3)情感目標:清楚意識到護理工作關乎生命,培養學生作為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細胞內外鉀分布特點、腎臟排鉀的特點、靜脈補鉀原則;教學難點:物質代謝和酸堿平衡對鉀在細胞內外分布的影響。
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將學生分組,利用網絡平臺QQ群共享預習資料,排演情景劇《補鉀那點事》,時間控制在5分鐘。利用網絡查找富含鉀的食物,并選擇一種最喜歡的帶到課堂上來[1]。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喜歡上網、思想活躍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密切聯系生活;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2]。
利用PPT動態演示的方法,復習血鉀對心肌興奮性的影響;學生展示找到的富含鉀的食物;導入本次課教學內容:K+的代謝。
設計意圖:通過血鉀對心肌興奮性影響的復習,為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奠定基礎;通過學生展示找到的富含鉀的食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導入新課。
3.3.1 含量與分布(1)含量:體內鉀的含量為31~57mmol/kg。約98%的鉀存于細胞內,濃度約150 mmol/L,而血鉀濃度僅為3.5~5.5mmol/L。因此,測定血鉀時一定要防止溶血。通過學生觀察圖片,指出輕度、重度溶血和正常血液標本的不同,強調因為鉀離子細胞內外分布非常不均,故一定要避免溶血。用化驗單告訴學生一旦溶血,檢驗結果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2)分布:通過PPT動態演示物質代謝、酸堿中毒對細胞內外鉀分布的影響。
設計意圖:(1)臨床課對接:觀察圖片,認識正常血液標本與溶血標本的不同;對同一患者的檢驗結果進行比較,了解溶血引起的血鉀變化,引出血鉀檢測標本一定要避免溶血這個知識點,為基礎護理學靜脈采血操作學習奠定基礎。(2)根據學生理解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差的特點,利用制作的PPT動畫動態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物質代謝、酸堿中毒對細胞內外鉀分布的影響,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突破難點。
3.3.2 吸收與排泄 講述“腎病透析患者回家后高鉀飲食而導致高鉀血癥,不治身亡”的病例[4],引出鉀的排泄特點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并與鈉的排泄特點“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進行比較,同時進行病例分析,解答為何透析患者不能高鉀飲食。
設計意圖:(1)通過病例教學引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2)比較鉀、鈉腎臟代謝特點,體現知識的連貫性;(3)擴充高鉀飲食可預防高血壓的知識[5],為護理學生今后工作中的健康宣教做好鋪墊;(4)把鉀的吸收和排泄調整到補鉀原則之前,為解釋補鉀原則中的“見尿補鉀”做鋪墊,以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
3.3.3 靜脈補鉀原則“一盡四不宜”實驗證明:K+通過細胞膜的速度非常緩慢,約15小時才能達到膜內外的平衡。心功能不全等病理情況下,K+的膜內外平衡則需時更長,約45小時左右。由學生表演情景劇《補鉀那些事》。
設計意圖:(1)針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的特點,詳細講解口訣“一盡四不宜”的內容,并補充具體要求:盡量口服、濃度不宜過高、尿量不宜過少、速度不宜過快、日攝入量不宜過多,與臨床課對接;(2)巧妙編寫順口溜“鉀的代謝很重要,補鉀原則要記牢,平衡慢得不得了,濃度一定不能高;鉀從腎臟中排掉,所以補鉀要見尿;日常補量要記牢,每天不能超5克;能口服來就口服;每分60不能超”,以幫助學生記憶;(3)排演情景劇,讓學生體驗醫生、護士、患者、患者家屬的不同角色,使枯燥的知識生動化,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以達到牢記的目的,突出重點,為基礎護理學密閉式靜脈輸液的學習打下基礎。
將全班學生按照座位分為4個組,隨機在每組中抽選5名學生在問題箱內抽取問題并回答,答對得1分,答錯不得分,最后評出優勝組,并以今天大家帶來的食物為獎勵。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復習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同時增強趣味性,使乏味的知識趣味化。
給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同時引導學生共同梳理本節課所學知識點。
設計意圖:用歸納總結的方式,與學生一起梳理知識要點,總結提升。
利用微信平臺,制作“低鈉高鉀飲食預防高血壓”宣傳海報,分享至朋友圈,將轉發次數和點贊人數作為考評標準之一。利用網絡資源,收集因為靜脈補鉀而導致的醫療事故,并寫出心得體會。
設計意圖:(1)充分利用網絡讓學生體驗健康宣教,發現其中樂趣;(2)用實例讓學生清楚意識到護理工作關乎生命,培養其作為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感[6]。
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學生能夠理解掌握。針對學生化學基礎差的現狀,用化學符號代替文字,彌補學生對化學符號不敏感的不足。
[1]王文玉.高職生物化學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1,25(1):77-79.
[2]周文紅.生物化學教學中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策略[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3(增刊):297-300.
[3]周冶玉,薛永勝.導入在中專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0(1):71-73.
[4]宋志宏,任明.病例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09,8(6):621-623.
[5]謝書陽,王萍玉,焦飛,等.將科研理論和新知識融入生物化學教學的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6):64-65.
[6]于雪黔.職業教育理念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體現[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6):53-54.
G420
B
1671-1246(2015)12-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