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娟,楊新麗,鄭海霞
(平涼醫學高等??茖W校,甘肅 平涼 744000)
大專護生課余時間管理能力現狀及對策
趙娟,楊新麗,鄭海霞
(平涼醫學高等??茖W校,甘肅 平涼 744000)
目的 了解我校護生的課余時間管理能力現狀,提供提高時間管理能力的策略建議,為下一步教學改革提供依據。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我校護生課余時間管理能力水平。結果 護生的課余時間管理能力一般。結論 護理院校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護生的課余時間管理能力,護生也應加強自身課余時間管理能力訓練,提高自身的時間管理能力。
大專護生;課余時間;管理能力
大學生課余時間管理指大學生以提高課余時間利用率和有效性為目的,運用科學的原則和策略,對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合理分配、有效利用的管理活動,其目的是使大學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時間的主人[1]。大專護生的課余時間同樣需要管理,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將有助于他們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2]。通過管理利用課余時間,護生不僅可以鞏固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還可以通過在課余時間參加各種活動來獲取大量課堂中學不到的新知識和新能力,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傷觀念,從而提高其護理的質量,為護理對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大專護生專業課程多,但在校學習時間僅為兩年(實習一年),課余時間相對其他高職和本科學生少,因此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尤為重要。本研究調查現階段大專護生課余時間管理能力現狀,并提供大專護生課余時間管理策略建議,旨在為下一步教學改革提供可靠依據,現介紹如下。
1.1對象
2014年9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我校一年級和二年級在校護理大專生作為研究對象。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采用鐘燕茹[3]的《大學生課余時間管理調查問卷》進行調查。本調查問卷分成3個部分,共35道題,第一部分:護生基本情況調查;第二部分:護生課余時間管理情況調查,包括課余時間管理意識維度、規劃維度和控制維度;第三部分:護生課余時間的占有情況和支配情況調查。本問卷的Cronbach'sα系數值大于0.7,說明該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2調查方法 采用按年級分層、以班級為單位的整群分層抽樣法,并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抽取一年級和二年級各50%的班級進行調查。調查時由研究者和調查員負責當場發放及回收問卷,指導護生以不記名方式填寫。共發放問卷615份,回收有效問卷60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7.89%。
1.2.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整理,用描述性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1)大專護生總體課余時間管理情況見表1。按沈之菲[4]的評分標準,大專護生課余時間管理意識維度總分3.00~6.00分為時間管理意識較差,6.01~9.00分為時間管理意識一般,9.01~12.00分為時間管理意識較好;課余時間管理規劃維度總分7.00~14.00分為時間管理規劃能力較差,14.01~21.00分為時間管理規劃能力一般,21.01~28.00分為時間管理規劃能力較好;課余時間管理控制維度總分在12.00~24.00分為時間管理控制能力較差,24.01~36.00分為時間管理控制能力一般,36.01~48.00分為時間管理控制能力較好;大專護生課余時間管理總分在22.00~44.00分為時間管理水平差,44.01~66.00分為時間管理水平一般,66.01~88.00分為時間管理水平較好。表1調查結果顯示,大專護生課余時間管理意識、課余時間管理規劃、課余時間管理控制3個維度和總分均處于一般水平。
表1 大專護生總體課余時間管理情況(±s,分)

表1 大專護生總體課余時間管理情況(±s,分)
維度課余時間管理意識對課余時間的敏感性主動管理課余時間的自覺性主動安排課余生活的自覺性課余時間管理規劃目標設置計劃優先次序時間分配課余時間管理控制對習慣性拖延的控制對堅持性的控制對內外干擾因素的控制對條理性的控制總分得分8.34±1.347 3.09±0.724 3.21±0.707 2.04±0.780 19.21±2.090 5.48±1.218 8.45±1.322 5.27±1.007 29.83±3.918 7.13±1.905 7.61±1.256 8.24±1.402 6.81±1.596 57.38±5.194
(2)調查大專護生課余時間經常做的事(將選項按經常性頻率從高到低排序,最多選4項),具體見表2。

表2 護生課余時間經常做的事
從表2可知,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大專護生在課余時間的行為傾向呈多元化。有43.0%的護生課余時間經常做的事首選專業學習、自習,有14.3%的護生首選課外閱讀,13.0%的護生首選上網,12.3%的護生首選參加社團活動,6.8%的護生首選社會實踐;將選項按出現頻率從高到低排序后,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上網,課外閱讀,專業學習、自習,而參加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和體育鍛煉分別位居第6、第7和第8位。
(3)大專護生對自己課余時間管理的滿意度、加強課余時間管理指導的必要性調查結果見表3。

表3 大專護生對自己課余時間管理的滿意度、加強課余時間管理指導的必要性調查結果
總體調查結果顯示,大專護生課余時間管理意識不強,在目標設置、計劃、優先級的安排、時間分配和監控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時間管理方法和策略,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課余時間。大多數大專護生在主觀意識上想通過學習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上網花費了不少時間,課余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少,這樣不利于護生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高,不利于護生的職業發展。
大專護生對自己課余時間管理的滿意度調查顯示,有74.6%的護生表示一般和不滿意;加強課余時間管理指導的必要性調查顯示,有72.1%的護生認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本研究認為,大專護生課余時間管理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
(1)注重護生課余時間管理意識的培養。德國教育家博爾諾夫曾經指出,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喚醒人們對自由時間重要性的認識,從而積極地創造自由時間并利用[5]??梢娫诮逃信囵B學生的時間管理意識很重要。教師應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利用課余時間的意識[6]和提高管理能力,這有助于他們對以后生活和工作的判斷、規劃和評價能力的提高。高校應該重視對護生時間管理意識的培養,讓護生更加充分地意識到課余時間的價值,對課余時間的安排應該既能滿足學習生活的需要,又能使生活豐富,從而獲取大量課堂中學習不到的新知識、新能力,使各方面都能得到比較全面的發展,既要突出發展的重點,又要注意生活各方面的整體平衡,樹立科學的時間管理意識、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學會科學安排時間,協調好學習與其他活動的關系,以實現最佳效果。
(2)引導護生珍惜課余時間、合理規劃課余時間、提升課余時間生活質量。據調查顯示,我校護生有83.1%來自于農村,89.9%的家庭有兩個及以上的孩子,父母基本都是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農民,甚至部分護生長期是留守孩子,在大學教育之前,家長對孩子時間管理、規劃能力沒能進行正確引導。很多國外的高校已經開設大學生時間管理規劃課程,引導學生正確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時間,而在國內無論小學、中學、大學關于時間管理的系統課程開發幾乎空白[7]。應在護生的課程中增設時間管理規劃課程,引導其對課余時間的管理制訂長期計劃及短期目標,在抓緊鞏固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豐富課余生活、彰顯個性、豐富內涵,提升綜合素質。例如鼓勵護生適當地參加學生社團、義診和社會調查等活動。學生社團活動能促使社團成員擴大交際圈,主動與他人打交道、相互幫助,通過團結協作完成任務,培養了護生的溝通和協作能力,為其將來的護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義診活動可以幫助護生形成社會責任感,鍛煉實踐能力;社會調查可以提高護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教師應引導護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計劃,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3)護生自己要分清主次,提高課余時間利用率。每個人都有許多“緊急事”和“重要事”,依據事情的緊急性和重要性,將所要做的事情羅列出來,要善于思考,分清主次,從實際出發,緊急又重要的事情如臨考準備、不及時處理將產生不良后果的事情、有期限壓力的事情、有難度的事情等,這類事情是需要優先考慮、立即處理的[2];其次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如綜合素質的提升等;最后處理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如看電視、逛街、玩游戲等;還有一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可以盡量縮減時間。在利用課余時間上不跟風、不盲從,改掉拖沓的壞習慣,努力充實并提高自己,不斷發掘自身潛能,爭取做到每天都有實質性的收獲,提高課余時間的利用率。
綜上所述,目前護生課余時間的管理能力水平一般,這將影響護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建議學校對護生進行合理引導,使護生對課余時間的重要性有充分認識,制訂良好的計劃,使課余生活豐富多彩。
[1]畢瑞.大學生課余時間管理能力培養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2]臧爽,李紅麗,劉琳琳.不同學歷護生時間管理傾向的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8(2):18-19.
[3]鐘燕茹.發達地區高職生閑暇時間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3.
[4]沈之菲.新課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小學教師職業角色認同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
[5]OF博爾諾夫.教育人類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6]張佩.大學生課余時間管理情況調查分析[J].成功,2013(20):168-169.
[7]許琳琳.高職生時間管理的現狀與培養策略[J].中國西部科技,2014(5):120-121.
G526.5
B
1671-1246(2015)12-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