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財政法學總論體系構建論綱

2015-03-17 23:07:11侯卓
理論月刊 2015年9期
關鍵詞:法律研究

□侯卓

(北京大學 法學院,北京100871)

財政法學總論體系構建論綱

□侯卓

(北京大學 法學院,北京100871)

目前,財政法基礎理論的研究還比較欠缺,尤其是缺乏普遍性的總論研究。雖然財政法與稅法關系密切,但二者在研究對象和內涵上存在明顯差異,單獨提出財政法學總論研究是有意義的。經由“內部規律和外部經驗相結合”的一般路徑,可以分別在本體論、價值論、規范論、運行論四方面探討財政法學總論的基本范疇。構建財政法學總論體系,能夠更好地指引對財政法學具體制度的研究,也有利于明確財政研究的法學分析進路。

財政法學總論;體系構建;基本范疇

中國的財稅法研究,在三十余年來發展甚快,相關成果不斷推陳出新。但是,學者們對稅法的研究熱情明顯高于財政法;而在財政法內部,對于具體制度的研究較多,對于基礎理論的研究比較匱乏。審視民法、刑法等相對成熟的部門法學科,基礎理論的共性研究,多表現為完善的“總論”體系;而這種“總論研究”的思路既有利于理論體系的周延,也能指導實踐。這也為財政法基礎理論的研究指引方向:建構一個財政法學總論,以對財政法領域的基礎性、一般性、共同性問題集中研究,大有裨益。

1 研究范式提煉

“要稱得上科學研究,就必須重視總結認識成果,使之概念化和范疇化,豐富范疇體系,而不能停留在感覺、知覺和經驗的水平上。”[1]財政法學總論基本范疇的提煉,即是總論體系建構的過程。體系建構之前,必須先明確提煉范疇的方法與標準。

1.1提煉方法

對財政法總論的范疇提煉,可采“內部規律和外部經驗相結合”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從“內部規律”而言,應該從財政法學科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出發,研究財政法學科的知識譜系,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定標準(下文將提到)確定屬于“總論”部分應當研究的內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既有研究成果中,雖然沒有“財政法總論”的概念,但學者們也有在著作中討論“財政法基礎理論”,這可為我們在確立總論基本范疇時加以借鑒。

從“外部經驗”而言,我們可參考并吸取其它學科在確立“總論”研究范疇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具言之,首先看其它學科的總論都討論了哪些基本內容,然后看這些基本內容是否有在財政法學的“總論”中加以討論的必要,再結合財政法學科自身的特點,做出相應的處理。因此,經濟法總論、環境法總論等類似著作,都可以作為我們研究如何確立財政法總論研究范疇時的重要素材。

1.2提煉標準

財政法學被稱作 “法學領域一座尚未被開墾的大金礦”。面對紛繁復雜的待解問題,我們需要做出取舍:哪些問題應當納入財政法總論的研究范疇?筆者認為,從構建完整學科體系的角度來說,有兩類問題需要放在總論中進行研究。

一是財政法各具體制度中的普遍性、共通性問題。比如,預算法、政府采購法、財政收入法等制度中,都涉及到法律責任的承擔。因此,對財政法律責任問題,就需要從一定高度進行提煉,分析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民事責任以及政治責任等各種責任形式在財政法中適用的適配性,同時研究不同責任形式之間的協調方法以及承擔責任的主體等內容。對財政法律責任的研究,當然無法脫離具體的財政法律制度,而如果缺乏宏觀上的提煉、概括,則可能導致具體法律制度中相應的責任制度規定得不夠準確或是不夠周延。而如果在“財政法總論”中對財政法律責任的問題進行系統研究,且上述研究成果又體現在立法或是修法過程中,可以預期類似問題至少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二是抽象并超越于具體制度的基礎性問題。各部門法學都有一些“超越具體制度”的知識,例如民法中的民事法律關系、法律行為等內容,民事訴訟法中有關訴權的內容等均屬此類。此類知識往往由具體制度抽象而來,但非對“制度”本身進行考察。對其進行研究,并不屬于“法解釋學”的范疇,而往往帶有“立法論”的色彩,而且其往往能從宏觀上指導具體的制度建設。例如,財政法基本原則的確立,雖然也需要對現有立法進行梳理,但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價值選擇”的過程;而財政民主、財政法定等原則的確立,又能對財政法律的現實運行,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再比如,對財政法律制度歷史發展的梳理,也能夠“以史為鑒”,為今后一個時期的財政立法提供參考。

本文擬借鑒法理學對范疇的一般分類,逐次討論本體論、價值論、規范論、運行論等四個部分。

2 本體論

本體論,就是研究“財政法是什么”的理論,包括財政法的概念、地位、體系、淵源等。

2.1概念與調整對象

財政法的概念是整個財政法研究的邏輯起點。由于傳統觀點一般將一個部門法的概念界定為 “調整某某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因而概念與調整對象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系。在此問題上,國內學者基本達成共識——財政法是調整財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①雖然不同學者的定義在具體表述和一些細節之處有所差異,但實質相同。如“財政法是調整在國家為了滿足公共欲望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資財的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張守文主編:《經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12頁);“財政法是調整財政關系之法”(劉劍文、熊偉:《財政稅收法》,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5頁);等等。

詳加審視,對“調整對象”的研究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澄清的問題,例如:何種行為屬于財政行為?哪些范圍內的行為屬于財政法調整的“財政行為”?財政制度包括哪些位階的規范?將財政法這類制度規范的調整對象界定為“制度”,是否存在“邏輯循環”的問題?而就調整對象的“財政關系說”而言,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也不少。例如:財政關系在歷史上并非等同劃一,受財政職能不斷變化的影響,財政關系的范圍是不斷伸縮變化的,那么對財政關系內涵和外延的界定便影響到財政法調整范圍的變易。因此,欲確定財政法調整對象,便需要首先界定清楚財政的作用范圍,這又涉及到“確定財政關系范圍的標準”等諸多問題。由此可見,調整對象的確定并非那么簡單,要想真正把握這個問題,需要作一系列深入研究。

進而言之,中國大陸的法學研究,十分強調“調整對象”的界定。特定的調整對象成為相關部門法研究的“正當性基礎”。然而,過分強調法的概念與調整對象的聯系,可能招致不必要的理論桎梏。特別是面對紛繁復雜的現代財政現象,很難找出一個明確的“財政關系”概念來加以對應——即使勉強為之,恐怕界定出的調整對象也只是一個內涵模糊甚至大而無當的 “雞肋”。現代法學研究強調“問題導向”與“學科交叉”,事實上已經很難找到傳統法學那樣涇渭分明的所謂 “調整對象”,它們一般是圍繞所研究的問題而擴展到不同的法律學科,形成一種以研究對象為核心而非以部門法為藩籬的“領域法學”。這啟迪我們可以從新的視角對財政法的概念作一番審視。

2.2地位

法的地位是它在法體系中是否具有自己的位置,或者能否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而存在。如果能,則須進一步探究其在法律 “金字塔”中所處的位階與層次。通常理解,獨立地位存在的主要標志是調整對象,而如前所述,學者們普遍認同財政法具有獨立的調整對象(財政關系),因而她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基于同樣的原因,在以調整對象作為劃分部門法或學科體系的傳統學說中,財政法也被劃歸為經濟法體系中的宏觀調控法之下的一個二級子部門法,有論者進而指稱財政法是經濟法的“龍頭法”。[2]

但是,宏觀調控只是財政法次要、補充的功能,僅在財政補貼等少部分的、動態的、宏觀的內容中有所體現,不代表財政法的全貌。而且,將財政法置于宏觀調控法的體系之下,過于凸顯政府對市場經濟的調控和干預,難以體現民主、自由、公民財產權保護等財政法的應有之義,背離了根植于民主憲政基礎上的現代財政問題的實質——“公民財產權與政府財政權的對立統一”。[3]因此,這種定位有失偏頗。

2.3體系

體系思考是為了理順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使其處于同一指導思想之下,消除價值判斷上的矛盾;在體系確立后,各種法律規范可以按照一定的原理有序排列,從外觀上呈現一種透視的效果,對于法律解釋以及制定法的漏洞補充是很有好處的。[4]根據結構主義,一定的結構、體系能產生一定的功能。為了更好實現財政法的功能,在確立財政法體系的過程中,應滿足一定的基本要求。具言之,合適的財政法體系應當與上位階的憲法價值及規范體系相符合,與其它相同位階的規范體系相調和,還必須保證體系內部沒有相互矛盾的現象。

前蘇聯學者圍繞財政法的體系曾發生過激烈的爭論,他們普遍根據經濟屬性將財政區分為集中性的國家財政和非集中性的部門財務;在此基礎上,有些學者認為這兩部分內容都屬于國家財政,而另有一部分學者則認為僅有國家機構進行的集中性財務,才屬于國家財政范疇。這種不同的認識導致不同學者對財政法體系的認定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差異。[5]而日本學者對財政法體系的認識,主要通過其學科體系表現出來,一般認為財政法學包括財政法序說(或稱“財政法一般理論”)、財政計劃法、公會計法、公財產法、地方財政法和財政統制法等六個部分。[6]可見,財政法調整對象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會有所變化,因而,財政法的體系是一個具有時空跨度的概念——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不同國家的學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財政法體系的理解是不一致的。

目前,我國學者對財政法體系的研究形成一系列成果。有“六分法”(財政基本法、財政平衡法、財政預算法、財政支出法、財政收入法、財政監督法)、“三分法”(財政管理體制法、財政收支管理法、財政活動程序法)等不同觀點。但仍有必要在中國語境下具體研究現時的財政法體系問題,例如:財政法的體系應當解構為哪幾個層次?每一層次如何進一步解構?解構與建構的邏輯進路何在?置于國際語境下,我國的財政法體系有何特色?置于歷史維度中,現時條件下的財政法體系又有何特色?

2.4淵源和形式

法的淵源和形式,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目前學界對這兩個概念的混用現象比較普遍。法的淵源,指法的來源或法之棲身之所,也可認為是法產生的原因或途徑。[7]在當代中國,比較具有普遍性的淵源主要有:立法;國家機關決策和決定;司法經驗、判例和法律解釋;國家和有關社會組織的政策;國際法;習慣;道德規范和正義觀念;社團規章和民間合約;外國法;理論學說,特別是法律學說。可見,法的淵源是一個“法前”的概念。而法的形式,則指法的具體的外部表現形態,人們通常當作“法的淵源”的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等,其實是“法的形式”。既有財政法學研究中,一般將憲法、法律、法規等視為“財政法的淵源”;在明晰上述法理之后,我們便知道這是一種誤用。

財政法的淵源,是形成財政法規范的資源和進路,例如財政立法、國務院有關財政問題的決議等。這其中首先要關注財政立法的問題。財政事項具有很強的技術性,不像刑法、民法等傳統法律那樣,能相對容易地為立法機關所理解和掌握;因此各種知識背景的專家,都在立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財政立法涉及到不同機關間的權力配置,因此在立法過程中的博弈現象更加突出,如果要在財政立法程序中合理引導這種利益博弈,就需要作出相應的程序性安排。

依據制定機關和規范的效力,財政法的形式包括憲法、法律、法規等不同層次。我國當前的財政法規范存在“立法位階不高”的問題,“授權立法”和“部門立法”現象比較突出,對這些現象的合理性、以及如何進行優化,值得思考。

3 價值論

價值論,研究的是與法的價值相關的一系列理論,如理念、價值、宗旨、原則等。

3.1理念

法的理念,是人們在法律實踐中通過理性能力所把握到的法的內在精神和普遍范型,是法的理論范圍內所能探求的最高抽象層次的范疇。[8]其意味著“法律應如何”,區別于作為事實問題的“法的概念”,本質上是一個價值問題。[9]財政法的基本理念應當包括三個維度。

一是公共財產觀。傳統觀念中,談及“財產法”時一般都指向民商法,即直接調整平等主體間財產關系的法律。但應看到,私人財產單有私法保護并不充分,私產還可能受到國家公權力的侵奪。因此,應當將財產法分為私人財產法和公共財產法,前者如民法,劃定平等私主體之間的財產邊界;后者則是財稅法,劃定私人財產權與國家財政權之間的界限。之所以說財稅法是公共財產法,可以從靜態和動態兩個角度來理解。從靜態角度看,稅收、政府性基金、國有企業及其利潤等都是財產,只不過它們不像私人財產那樣具有排他性、獨占性,而是一種公共財產。從動態角度理解,就是說財稅法要研究的正是公共財產的取得、管理、使用與分配中的法律問題。從財產法的角度去研究財稅法,將成為構建財稅法學新體系的邏輯基礎,也是財稅法學理論研究的價值主線。

二是理財治國觀。即樹立“理財即治國”思維。對一個財政收入達11萬億的大國而言,管好國家的“錢袋子”,無疑也就是治理國家的重要內容。要想“理好財”,需要規范、有序地進行國家“理財”活動,這首先就要求“依法理財”。建構一個規范、完整、科學的財稅法律體系,既能遏制政府的公權向私人經濟領域擴張的沖動,又能避免政府在財政活動中因為規范漏洞而出現尋租現象,從而使政府能夠做到財政收入合理、合法、合憲,財政支出公開、公平和公正,財政管理有規、有序、有責。因此,這便要求我國加快財稅立法進程、充實財稅法律體系,使重要的、基礎性的財稅事項,都做到“有法可依”。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提高立法的科學性與民主性,加強法律實施過程中的監督,從而實現“良法善治”,從“財稅法制”走向“財稅法治”。

三是財政控權觀。即要限制國家財政權力的外部邊界,實現財政權力的合理配置。具體來說,一是要求國家財政權力受到憲法、法律的嚴格控制,二是要求納稅人的基本權利得到憲法、法律的充分保護。簡言之,就是要以公民私有財產權保障作為對政府財政的控制,這就是憲政的內在要求在財政領域的具體體現。同時,限權往往還和分權、制衡緊密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要求財政權力在各個國家機關內部進行合理配置,并伴有制衡、監督機制。財政分權,在橫向體現為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之間的權力配置,在縱向體現為中央機關與地方機關的權力劃分,其要旨都是通過權力相互制約來達到平衡,避免權力過分集中帶來驕縱與恣狂。

就三者關系而言,公共財產觀闡述了財政法的根本屬性,理財治國觀描繪了財政法的使命與前景,而財政控權觀則具體提出了財政法的現實推進路徑。

3.2價值

“價值”是客體之于主體的有用性。[10]目前國內既有研究成果中,少見系統論述財政法價值的文獻。①通過知網檢索,與“財政法的價值”有關的文獻僅有3篇,分別為徐孟洲:《論法的和諧價值與財政法核心理念》,載《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任際:《財政法的正義價值判斷與選擇》,載《法學》2011年第4期;田小東:《財政法核心理念要體現和諧社會的基本價值》,載《財會研究》2010年第13期。筆者認為,財政法的價值研究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二,在內容上要把握價值的高度與普遍性。價值作為衍生出宗旨、原則的基礎性范疇,應當具有相當的高度,即必須能夠統領財政法的各類下位范疇,貫穿財政法各項制度的始終,在財政法規范的生成、運行等過程中得到普遍體現。由于財政關系本身就具有相當的復雜性,財政法規范所欲保護(或是體現)的價值自然也是豐富多彩的,而只有其中的“核心”內容,才應當被確立為整個財政法的價值。

第三,在時間上要注重回應當下的現實需求。價值是一個歷史范疇,隨著社會發展階段的進化和人類認識境界的擴展,價值的內涵也在發生著變動。作為應用法學的財政法,既要把握不同歷史階段中財政法價值內涵的共性,也要注重對我國現階段所面臨的特殊問題進行回應。這不是要重回“對策法學”的老路,而是問題導向的必然要求和生動體現。

3.3宗旨

法的宗旨,是一部法律所欲實現的基本目標,體現著法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國內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也相當欠缺,目前尚未產生較有影響力的專門論述,相關研究成果主要表現為對現行法宗旨的批判與反思。由于時代背景所限,我國現行財政法律法規的宗旨總體上還比較落后,已經不能較好地反映市場經濟條件和公共財政理念下的新形勢、新變化。例如,修改前的《預算法》就將“為了強化預算的分配和監督職能,健全國家對預算的管理,加強國家宏觀調控,保障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作為立法宗旨,過于強調國家預算的工具性職能,而忽視了預算本應具有的規范政府收支行為的意涵。[11]在修法過程中重新審思立法宗旨,融入“預算法是管理政府的工具,而非政府管理的工具”的理念,其必要性自不待言。此外,在《財政轉移支付法》、《財政收支劃分法》等法律的立法建議中,學者也對其立法宗旨作出了剖析。[12]總而言之,目前國內對于財政法宗旨的研究還比較零散、孤立,缺少在財政法整體層面的“共性”的梳理與歸納。

3.4原則

法的原則,貫穿于法的各個環節,是統攝各類具體規則的基礎性規則。在學科宏觀體系中,財政法原則扮演“承上啟下”的角色,上承財政法的基本理念,又對具體的財政行為具有一般指導意義和普遍約束力。一般認為財政法應當包括財政民主、財政法定、財政健全和財政平衡四大基本原則。

針對財政法基本原則,還有諸多需要研究的內容。參考其它研究相對成熟的部門法學科,比如民法,不難發現,其學者對基本原則之間的關系,也投入了一定的研究精力。例如,意思自治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的關系、以及各原則之間的優先次序等問題,都有學者進行討論;相關研究不僅具有理論構建上的價值,對于需要援引基本原則的司法實踐也起到了積極作用。而反思財政法諸基本原則中,財政法定與財政平衡原則的指引也可能導向不同的結論,因此,對這幾項基本原則之間的關系加以研究,很有必要。

需要強調,研究財政法基本原則,不僅具有理論價值,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例如,現實生活中政府公債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財政風險上升;而我國目前消除國債風險的希望主要寄托于經濟的持續發展,缺乏強有力的國債風險防范機制。如果財政健全原則得以確立,并通過具體的法律標準和程序體現出來,勢必有助于將財政風險控制在可預測和可接受范圍內,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總體看來,深港股市相關程度仍不高,這可能是由于兩地市場制度因素和投資產品、工具的影響,投資者可以利用市場間的差異性構造投資組合,在分散投資風險的同時考慮深港股市間的相關性波動。在樣本兩階段期間中,兩地股市收益率間關聯性具有明顯的時變特征,總體經歷“N”型趨勢,先短暫緩慢上升,經歷長時間的波動下降又明顯的波動拉升,且達到的相關程度較剛開始更高,也表明“深港通”開通初期,兩地的聯動效應并沒有得到加強,反而繼續波動下降,后期深港兩地的收益率波動相關性具有較明顯的提高,且每次股市的巨大波動均會顯著影響兩地市場的聯動效應,這與“深港通”政策實施的目的也是相符的。

4 規范論

規范論,研究的是法的行為、主體、權利、義務、責任等理論問題,是圍繞著法律關系來闡釋財政法的特質。

4.1行為

法律行為,是對法的各種行為現象進行高度抽象所得出的上位范疇。法律行為的概念肇始于民法,但已經受到各個法律學科的廣泛關注——甚至可以說,任何一門成熟的法學學科,都應當有自己的行為理論。可以說,行為理論居于規范論的核心,因為行為由主體來進行,行為也引發權利、義務關系之得喪變更,并產生責任問題。然而,財政法研究中使用“財政行為”概念的論著比比皆是,但對于財政行為理論本身的研究則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①根據知網檢索,對財政行為的論述僅有王樺宇:《財政收入行為及其調制研究》,武漢大學2005年碩士論文;陳龍:《財政行為范圍的界定:政府比較優勢領域》,載《學習時報》2010年3月1日。

在此,筆者僅給出“財政行為”研究的一些可能思考方向:其一,財政行為的比較研究。財政行為首先是法律行為,因此有必要借鑒法律行為的普遍研究成果,分析財政行為與行政行為、民事行為等的異同,進而得出財政行為的獨特之處;其二,財政行為的范疇研究。明確財政法學的研究對象,需要回答 “什么是財政行為”,這就要求我們從主體、功能、目的等角度全面地界定財政行為,揭示財政行為的法律特征,進而剖析財政行為的要件與效力;其三,財政行為的類型化研究。為了探討對不同行為的法律規制,有必要將財政行為細分為若干類別,再分別討論其規制原理與具體路徑。

4.2主體

主體,是根據法律而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組織或個人。在我國,財政法的主體問題長期以來被隱沒在經濟法的主體問題之中,學界慣于將經濟法所劃分的“調控主體”與“調控受體”照搬至財政法中,這是由于財政法傳統上被視為經濟法的分支,而且經濟法的主體理論研究相對發達。然而,當我們面對財政法從“政府的管理工具”到“管理政府的工具”的理念轉型時,再沿用這種思路就未必妥當了。不過,我們又應當提煉出什么樣的范疇來概括財政法豐富多樣的主體呢?

具體的財政法制度中,主體理論缺位所造成的問題并不鮮見。例如,《政府采購法》主體中的采購人僅包括“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組織”,這一主體判斷標準就存在諸多可拷問之處:何為“財政性資金”?為何將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排除在外,而與《招標投標法》形成價值取向矛盾?將事業單位、團體組織全部納入范圍而不加區分,是否合適?[13]又如,《預算法》的諸主體均為立法、行政等國家機關,而社會團體、一般公眾則缺少主體地位,民意吸納也僅僅是政府的“恩惠”而非民眾的權利。在國家機關諸主體內部,也明顯缺少制衡與監督。[14]這些問題固然暴露在財政法各子部門法中,但也反映了加強主體理論研究的需要,否則財政法內部的邏輯就很可能是零散而不自洽的。

4.3權義

權利與義務,是法律的核心問題。“法律的任務就是要把利益轉化為權利和義務,合理地確定權利和義務的界限”[15],恰如耶林所言:“法學乃權利和義務之學”。

財政法上,財政行為、財政法律關系、財政法律責任等都要以權利義務為基礎來展開,財政權利(力)與義務的配置也構成了財政法的中心問題。財政法總論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不可能是具體闡述各個制度下的應然配置,而主要是在一定理念的指引下,揭示財政權義配置時應遵循的原則。筆者認為,前述“財政控權觀”應當成為財政法主體間權義配置的基本原則。政府的財政權本質上是行政權之一種,而行政權天然具有擴張的屬性,如果不通過制度手段加以控制,其便具有膨脹為侵害公民權利的“利維坦”的可能性。因此,財政權力配置時,應強化人民代表大會對財政活動的監督權、控制權,同時為政府的財政權設置一定界限。除“控權”原則外,“公共財政觀”也應當成為權義配置的原則。具言之,之所以要賦予政府機關以一定財政權力,是因為其要為納稅人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于是,如何使公共物品的提供更加有效、從而使財政活動更好地服務公眾,就成為權義配置時應當考慮的基本因素。例如,世界上很多實行財政聯邦主義的國家,不同級次政府分別享有一定的財政收入權,并提供相應級次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在這種模式下,決定不同級次政府間權義配置的因素之一便是 “由哪個層級的政府提供某種公共物品最為有效”。當然,財政控權和公共財政如何更好地指引財政權義配置?除此二者外,還有哪些原則應當成為財政權義配置時的考慮因素?尚待深入研究。

4.4責任

法律責任,是行為人由于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由于法律規定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后果。傳統的法律責任形式主要包括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一般來說,民法規范中僅規定民事責任,刑法規范中僅規定刑事責任,行政法規范中則主要規定行政責任。但在財政法的法律責任承擔上,則往往是既有民事責任,又有行政責任,還可能有刑事責任,表現出明顯的綜合性。因此,在具體財政制度的設計中,就應全面考慮各種責任形式,避免疏漏。

有學者證成經濟法責任的獨立性,認為作為為解決現代問題而產生的高層次的經濟法,必然以傳統責任形式為基礎,但是從責任主體、責任發生階段等因素看,其和傳統的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不同;“法律主體既然具有多種法律角色,在不同的法律領域,就可能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只要承認經濟法與傳統的民法、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是不同的部門法,就應當承認違反上述不同的法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是不同的。”[16]簡言之,責任形式的相似性,不能據以否認經濟法責任的獨立性。該論述對分析財政法律責任的獨立性,亦有借鑒意義;當然,只有研究清楚財政法律責任的具體形式、特殊性以及對傳統責任理論的超越,學科意義上,財政法律責任的“獨立”才有可能。

另一個相關問題是“救濟機制”,這又包括可訴性、訴訟形式(例如要不要設立獨立的財政法院?要不要建立特別的財政訴訟程序?)等問題。可見,財政法總論中的各塊內容,相互之間是有極為密切聯系的,可以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的完整體系。

5 運行論

運行論,關注財政法制度的動態運行,涉及財政法的立法、執法、司法等諸環節,可概括為財政法的規范生成和規范運行兩個層面。

在財政法的規范生成,最為核心的是立法缺位、行政錯位問題,或者說是財政法定、財政平衡的落實路徑問題。例如,我國目前的財政收支劃分的制度框架是1994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該文件不僅法律層次低,而且出臺時日已久。由于調整政府間財政關系的法律長期處于缺位狀態,中央政府就在事實上掌控了央地財政收支劃分的權力。中央政府長期的事權下放、財權上收,使得地方政府處于“財政倒掛”的困境,因而又催生了地方政府土地財政依賴與公共品供給乏力等問題。這就充分表明,由行政機關自行掌握財政的運行,很可能導致政府失靈,引發諸多惡果——這也正是財政法之所以有必要存在的原因。因此,在規范生成層面,必須貫徹財政法定,由代議機關出臺《財政轉移支付法》《財政收支劃分法》《財政投融資法》等相應法律規范,并且在立法過程中充分考慮央地關系的博弈與互動,以求構建出科學、完整的實在法體系。

在財政法的規范運行,相對緊迫的是強化財政監督與財政責任的問題。財政法是掌控國家的“錢袋子”的法律,然而缺乏監督與責任的法律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生命力。財政監督的主體、權義配置、責任形式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例如,對《預算法》的修改,強化全國人大的預算監督權即為一大重點。現實中,作為權力機關的全國人大目前在財政監督方面的權力也很大程度上淪為形式,缺乏對行政權力的有效約束和控制。廓清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在財政方面的職權范圍,使其回歸應有定位,不僅是財稅法治的應有之義,而且對其他方面的改革也意義重大。

[1][15]張文顯.法學基本范疇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1-3,165.

[2]史際春,宋槿籬.論財政法是經濟法的“龍頭法”[J].中國法學,2010,(3).

[3]熊偉.財政法基本問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27.

[4]劉劍文,熊偉.財政稅收法(第5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0.

[5]李建英.蘇聯財政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5.6.

[6][日]金子宏.現代行政法大系10——財政(總論部分)[M].日本:有斐閣,1984.8.

[7]周旺生主編.法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81.

[8]李昌麟主編.經濟法理念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4-28.

[9]史尚寬.法律之理念與經驗主義法學之綜合[A].刁榮華主編.中西法律思想論集[M].臺北:漢林出版社,1984.263.

[10]卓澤淵.法的價值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5.

[11]朱大旗.科學發展與我國《預算法》修訂應予特別關注的五大問題[J].政治與法律,2011,(9).

[12]劉劍文.中國財政轉移支付立法探討[J].法學雜志,2005,(5).

[13]甘培忠,吳韜.政府采購法適用范圍論略[J].行政法學研究,2001,(3).

[14]蔣悟真.我國預算法修訂的規范分析[J].法學研究,2011,(2).

[16]張守文.經濟法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16.

責任編輯趙繼棠

編號]10.14180/j.cnki.1004-0544.2015.09.017

DF43

A

1004-0544(2015)09-0090-07

侯卓(1988—),男,湖北武漢人,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生。

猜你喜歡
法律研究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色综合国产| 中文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第1页在线播|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www.91中文字幕| 黄色成年视频|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尤物视频一区|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国产精品香蕉|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福利在线|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永久视频|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婷婷午夜影院| 91无码网站|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三级欧美在线| 91亚洲视频下载|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色婷婷成人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91视频99|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亚洲va欧美ⅴa国产va影院| 91视频国产高清|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97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91亚瑟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 国产91丝袜|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床戏一区|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91福利免费| 亚洲视频黄|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成人日韩视频|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思思热精品在线8|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