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對哲學何為的分析與回答

2015-03-17 23:13:28崔治忠青海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青海西寧810008
理論月刊 2015年10期
關鍵詞:學科研究

□崔治忠(青海師范大學 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青海 西寧 810008)

對哲學何為的分析與回答

□崔治忠
(青海師范大學 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青海 西寧 810008)

通常,人們把哲學何為理解為哲學有何用,實際上,它有兩層涵義:哲學緣何為與哲學如何為。前者詢問哲學的價值和功能,后者包含如何學習哲學和如何研究哲學。對于不同的提問者,哲學緣何為的答案不盡相同,但都承認哲學能訓練人們的思維。然而,研究哲學不僅僅是為了訓練思維,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因此,學習哲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哲學論證能力為根本目的,研究哲學應該以論證為基本形式,以包括哲學知識在內的各種知識為思想資源,分析并解答真正的哲學問題。

哲學;效用;學習;研究

類似于何謂哲學,哲學何為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哲學問題。如何回答這一問題不僅關系到廣大哲學學習者的學業與前途,而且影響著哲學研究的質量與哲學學科的發展。因此,哲學何為是每一個熱愛哲學和從事哲學研究的人必須要深入思考和回答的問題。實際上,許多學者基于自己對哲學的理解給出了回答。然而,在筆者看來,絕大多數學者并未很好地解答哲學何為問題。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他們將哲學何為僅僅理解為哲學有什么用,忽視了對如何學習哲學和研究哲學的思考。二是許多學者持有的哲學定義并不準確,從而影響了他們對哲學何為的回答。在本文當中,筆者將首先澄清哲學何為的涵義,接著對學術界關于哲學何為的回答展開分析,最后對哲學何為給出自己的回答。

1 哲學何為的涵義

哲學何為有兩層含義:哲學有什么用與哲學如何為。前者詢問哲學的作用和功能,后一問題可以細分為如何學習哲學與如何研究哲學。問哲學有什么用實際上就是問為什么要學習和研究哲學,或者說,哲學緣何為。問哲學如何為就是問如何為哲學。哲學緣何為與哲學如何為之間存在緊密聯系,前者是對學習和研究哲學的價值考察,突顯哲學教育和哲學研究活動的必要性與現實性,同時也是哲學學科自我反思的外在表現。對哲學如何為的具體回答就決定了哲學的意義與價值。無論如何,哲學作為一門學問是有價值的,但價值有量的大小、質的高低。通過詢問哲學何為,就是要尋找學習和研究哲學的科學方法,最大程度發揮哲學的價值與功能。

其實,哲學何為常常與何謂哲學聯系在一起。人們一般首先問哲學是什么,然后才會問哲學有什么用。大家通常認為得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就能弄清楚哲學的本質,由此可見這兩個問題的重要性。從邏輯關系來說,對哲學何為的回答就蘊涵了對何謂哲學的回答,因為搞清楚了哲學的意義與學習和研究哲學的方法就意味著理解了哲學的定義。反過來,回答了何謂哲學雖然不能說已經回答了哲學何為,但深刻影響著對哲學何為的回答。因為站在不同哲學定義的角度可以對哲學何為給出不同的回答。盡管如此,如同哲學緣何為不同于哲學如何為,哲學何為也不同于何謂哲學。它們是從不同角度對哲學教育和哲學研究活動的反思。

但是在現實層面,許多學者將哲學何為理解為哲學有什么用,忽視了對哲學如何為的解答。實際上,后者更為重要。因為對哲學如何為的回答決定著我們以什么對象作為學習和研究哲學的內容,決定著學習和研究哲學的方法,最后決定著學習和研究哲學的意義與價值。哲學緣何為與哲學如何為是兩個一般性問題,如果把它們還原到問題提出的具體場景當中,它們的具體涵義也就極為不同。

具體來說,對于哲學專業的學生來講,哲學緣何為就是指學習哲學有什么實際用處,學習哲學能不能幫助他們繼續深造,能不能幫助他們找到好工作。對于從事哲學研究的人來說,思考哲學有什么用就是對自己的學術工作進行反思,分析研究成果對社會的價值。對非哲學專業但對哲學感興趣的人來說,詢問哲學有什么用就是對自己的興趣對象進行審視。對不了解哲學或批評哲學的人來說,問哲學有什么用實際上就是想了解或質疑哲學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對筆者來說,非哲學專業的人士怎么看待哲學緣何為并不是考察的重點,重點在于學習哲學和從事哲學研究的人如何看待,因為這將決定他們怎樣學習哲學和從事哲學研究。進一步來說,這將會影響哲學學科的發展前景。

由哲學緣何為可以引出一個問題,即哲學是一門存在了近三千多年的學問,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追問哲學的價值和作用呢?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哲學起作用的領域往往是思想理論層面,哲學發揮作用的途徑不是很明顯,哲學與其產生的效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不突出,這就使許多人感到哲學似乎沒有用處。二是大家對當前哲學教育和哲學研究的現狀表示不滿。就我國來說,哲學從業人員眾多,發表和出版的成果也不少,但哲學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還很不完善,學術交流活動還很不規范。許多人甚至連哲學是什么,中國哲學存不存在,哲學與哲學史有什么樣的關系等重要問題還沒有搞清楚。這嚴重影響了人們對哲學的學習與研究。在現實層面,哲學成了入學入職門檻最低的學科之一,許多學習成績一般和高考滑檔的學生成為哲學本科學生的主體。哲學專業研究生的素質也參差不齊,其中不乏學習成績優良、立志哲學事業的學生,但也有許多考不上名校和好專業但又想在學歷學位上鍍金的學生。由于缺乏影響力和吸引力,哲學專業的招生情況不佳,許多學校不得不降低要求錄取。在哲學研究層面,只要是能與哲學沾上邊的成果都被視為哲學作品,再加上許多哲學研究人員先天條件不足,后天努力不夠,還想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可想而知,這樣的研究成果又有什么樣的學術價值,面對如此混亂的局面,許多人不禁發出哲學有何用的感嘆。

哲學如何為主要關注如何做哲學研究,進一步往前延伸就是如何學習哲學。就如何學習哲學而言,學習的方式和內容是問題考察的兩個重要部分。提這個問題的不僅僅是學生,也有哲學教育工作者。他們不斷反思以往的學習方式和內容,試圖尋找更為合適合理的學習模式。當然,之所以會提出如何學習哲學這一問題,是因為當前的哲學教育存在問題,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滿。同樣,如何研究哲學問題的提出也是對當前研究現狀不滿的產物。換句話說,如果我國的哲學教育和哲學研究現狀優良,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當人們不斷提出哲學緣何為與哲學如何為的問題,就需要注意當下的哲學教育和哲學研究現狀是否偏離了正常的軌道。哲學是一門自覺的理性思維學科,需要時不時對自身的發展狀況展開反思,這是保持哲學科學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2 學術界對哲學何為的回答以及對其的分析

對于哲學的功能和作用,學術界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種認為哲學是對實際生活和工作毫無幫助的“無用之學”,它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是人們閑暇時候的玄思,是一種精神奢侈品。另一種觀點認為哲學雖不能直接解決實際問題,但它能為解決許多困難問題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更難能可貴的是,哲學可以指導現實的生活和工作,可謂有“無用之大用”。

張東蓀曾經感到哲學不能為抗戰發揮現實作用,建議學校取消哲學課程。但他的建議并沒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后來,他感到哲學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哲學可以訓練人們的頭腦,“使他有很快的聯想力與分別心”,“使學習的人們訓練成了一幅敏銳的腦筋,能夠自己運思,又能夠發現古人思想中聯絡處與間隙點。久而久之,把自己的運思積成了固定的思路”。[1]

張東蓀認為哲學可以訓練人們的頭腦,提高人們的思維能力。這種認識是有道理的,但其他學科也具有這樣的功能,尤其是邏輯學,更是以研究有效推理形式和訓練推理能力為根本目標。如此一來,哲學就與這些學科區別不開了。至于“聯想力”“分別心”“聯絡處”與“間隙點”等說法,其含義本身就很模糊,更談不上與哲學有什么本質的聯系。

干春松認為,哲學是一門智慧之學,它關注的是諸如世界的本源、人生的意義等事物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和原則。哲學要求人們認識自己的無知,并突破這種無知狀態去追求對根本性問題的解答。但在日用層面,哲學沒有什么用處,不能給求學者提供就業崗位。[2]

要對這種觀點展開分析,首先需要反思他給哲學下的定義。什么是智慧之學?進一步來講,何謂智慧?在佛教當中有“轉識成智”的說法,現代哲學家馮契在其“智慧說三篇”中更是將轉識成智視為認識活動的最終目的。在馮契那里,智慧是指圓融通達的知識境界。那么,什么是圓融通達?如果繼續追問下去,對智慧的解答將會陷入不可言說之境。既然不可言說,那就不是哲學。哲學需要講得清、道得明。至于世界的本源、人生的意義,現在就不應該是哲學研究的主要對象。因為對世界的本源,自然科學已經給出了比哲學更具說服力的解答。至于人生的意義,這更是一個極其宏大且極具主觀性的題目,哲學不可能給出圓滿的解答。還不如將其分解為何謂幸福、死亡意味著什么、死刑的存廢、墮胎的合理性、教育的本質等議題,并分別交給倫理學、法學、宗教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學科去研究。至于哲學要求人們認知自己的無知,那更不是哲學的特有作用。實際上,任何學科都會產生這樣的結果。隨著知識的增加,人們往往發現自己不知道的更多,尤其是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至于哲學能使人們突破無知狀態去追求對根本性問題的解答,這只能是部分哲學工作者自負的表現。在現實層面,哲學沒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功能,但這并不意味哲學在日用層面沒有用處。實際上,哲學通過思維方式的改變潤物細無聲般地影響著人們的現實生活。

在哲學的定義方面,陳修齋主張“哲學無定論”。至于哲學的作用,他認為有三個:一是哲學能夠鍛煉人們的理性思維能力。二是可以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在哲學史上,存在各種各樣的理論學說,通過對哲學學說是非對錯優劣的比較分析就能夠幫助自己確立較為合理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是可以幫助人們擺脫心靈的枷鎖,通達自由的精神境界。通過哲學訓練,就可以從世界和歷史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價值與意義,有利于我們脫離喜怒哀樂、恩怨情仇的世俗觀點,獲得更高層次的精神自由。[3]

陳修齋講到哲學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夠鍛煉人們的理性思維能力,這也是絕大多數學者所認可的,但問題的關鍵是哲學如何鍛煉以及在哪些方面鍛煉人們的理性思維能力。至于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幫助人們通達自由的精神境界,這只能是哲學的附帶作用。實際上,有些人通過學習和研究哲學接受了一些偏激甚至邪惡的觀點,并為其觀點提供振振有辭的辯護。有些人在哲學的園地里變得精神更加不自由,甚至利用哲學訓練好的頭腦干起鉆營的勾當。

高捍東等人指出,哲學的作用有兩個:一是對已有理論體系和觀念系統的研究與批判,二是在前者的基礎之上建構新的觀念系統和理論體系。這兩個作用是緊密聯系的,前者為后者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方向,后者是前者的根本目標。對立志哲學研究的人來說,哲學既是練兵場,又是施展才能、建構理論體系的工作坊。[4]

在筆者看來,如果把哲學的作用理解為研究與批判已有理論體系、創新與建構新理論體系,那就不能將哲學與其他學科尤其是理論學科區別開來。實際上,邏輯學、數學、理論物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都具有這樣的功能。應該說,批判與創新是任何研究都要具備的特征。此外,哲學研究的直接對象不應是已有的理論體系,而應該是一些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與解答來考慮要不要以及如何建構新理論體系。一般情況下,舊的理論體系很難被完全否定掉,哲學研究往往通過修改或限定適用范圍來完善舊理論。

黃頌杰指出,對于哲學的作用,說法很多。例如,哲學具有教化功能,因為它可以培養人們的理性思維能力,增添各種知識;哲學具有整合知識的功能,它可以通過一系列根本問題將不同學科的知識乃至不同民族的文化整合在一起;哲學還具有理性批判功能。他進一步指出,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哲學具有三個重要作用:一是對社會上現有的各種制度和體制展開分析論證,找出不完善、不合理的環節;二是立足變革轉型的現實社會,確立人們辨別是非、對錯、善惡、美丑的價值標準,建立約束大家行為舉止的規范體系;三是哲學應該與各具體學科交叉起來形成像數學哲學、物理哲學、生物哲學、政治哲學、法哲學等分門別類的實踐哲學,為化解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提供思路和方案。同時,實踐哲學可以反過來審視各具體學科的發展,解決學科當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科健康發展。[5]

黃頌杰指出了哲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在筆者看來,哲學對社會發展乃至人類進步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但從當前來看,哲學對社會發展發揮的具體作用不應是分析論證各種現有制度和體制,也難以為人們提供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這些具體的工作應該交給專門的學科或學科組去完成,例如,政治學、法學、倫理學、社會學等。哲學可以就某些熱點、難點問題發表一些觀點和看法,但更多的是通過培養具有哲學修養的專門人才間接地參與這些工作。在學科方向日益細化和學科知識日益專業化的今天,哲學不可能解決其他學科的專業性問題。對此,從事哲學工作的人應該保持清醒頭腦。

潘德榮認為,哲學具有四種功能:一是哲學能提升人們的思維能力。他指出,學習和研究哲學不是接受現成的觀念和結論,而是鍛煉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提高自己解決哲學問題的水平。二是哲學具有認識功能。在潘德榮看來,除了徹底的懷疑論觀點、伽達默爾的本體論詮釋學以及受其影響的某些后現代主義理論之外,哲學史上的大多數學派都肯定了哲學的認知功能。三是哲學思維具有創造性。理性思維具有創造性,哲學思維是理性思維的一種,因此它也就具有創造性。潘德榮認為,哲學思辨過程和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一起創造著人類的精神世界。四是哲學能提升人的整體素質和品德。[6]

但在筆者看來,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與研究同樣也可以提升思維能力,至于哲學的認識功能、哲學思維的創造性,其他學科也同樣具備。此外,哲學能不能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其答案還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因此,潘德榮對哲學功能的分析還不精確、不到位。

3 對哲學何為的解答

在回答哲學何為之前,應先回答何謂哲學。在筆者看來,哲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學問。哲學之所以古老,就在于人類文明出現不久就產生了哲學。哲學伴隨著人類的成長和發展一路走到今天,還將繼續走下去。哲學之所以充滿活力,就在于人生和社會充滿矛盾,對一部分困難問題的解決需要哲學家貢獻自己的智慧。同時,哲學是一門規范而嚴格的學科。哲學不同于自然科學,但可以像經濟學、管理學一樣成為更加規范、更具科學性的學問。[7]哲學研究的對象可以不同,但研究方法必須科學規范,語言表達必須清楚明晰,論證過程必須完整有效。哲學研究不是關起門來的自說自話,而是要時刻關注本研究方向以及相關學科的研究動態,繼承最新的研究成果,采用恰當的研究方法,切實推進哲學研究向前發展的學術活動。按照這樣的哲學定義,就可以進一步回答哲學有什么用、如何學習哲學、如何做哲學等問題。

3.1哲學有什么用

哲學有什么用有兩層含義:學習哲學有什么用?研究哲學有什么用?學習既包括專業學習,又包括課外學習。本文中的學習哲學指的是專業學習。專業學習哲學有什么用?這是哲學專業新招錄學生及其家長經常問的一個問題,也是應該得到準確合理回答的一個問題。但是,很多學生和家長沒有得到清晰明確的答案,有些甚至到大學畢業也沒搞清楚。顯然,對這個問題僅僅用“無用之大用”“哲學能訓練思維能力”“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等美麗辭藻搪塞是不負責任的。學生有權利搞清楚自己所學專業的價值和用處,也有權利放棄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培養單位不能用含糊其辭的方法掩蓋自己的生存危機。在筆者看來,學習哲學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能提供專門的理論知識和分析技術。

也許有人會講,這種觀點跟大多數人的觀點一樣,都在強調哲學的思維訓練功能。但筆者認為,思維能力有很多種,關鍵在于哲學培養什么樣的思維能力。東拉西扯、照搬照抄是思維能力的外在表現,玩弄晦澀概念、建構終極理論體系以及詭辯更是思維能力的表現形式。但這些不是學習哲學所要達到的目標。哲學應該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人會說,這樣的說法并沒有給學生和家長一個通俗易懂的回答,他們可能會繼續追問,擁有批判性思維能力有什么用?只有哲學才有這種功能嗎?在筆者看來,這樣的質疑是有道理的。的確,并不是哲學才有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功能,其他學科尤其是自然科學更強調批判性推理能力的培養。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喜歡學數理化,有些學生對哲學、政治學、法學等專業抱有較濃厚的興趣。他們在本科階段接受哲學教育將有助于自己本科之后的專業學習。[8]也許有人不打算攻讀研究生學位,希望本科畢業之后找一份好工作。如果抱著這樣的愿望,那他最好不要讀哲學專業。實際上,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今天,僅僅憑借本科學位就想找一份滿意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

那么,研究哲學有什么用?這個問題的答案與研究什么以及如何研究哲學存在密切聯系。在學科門類日益細化和專業知識快速更新的當下,企圖通過研究哲學來解決所有的問題只能是哲學工作者的一廂情愿。因此,哲學工作者應該研究古老而常新的問題,例如,同一性問題,身心問題、認識論問題等,同時,要積極研究新出現的且與哲學密切聯系的熱點問題,例如,墮胎、安樂死、核技術和克隆技術的倫理問題等。在筆者看來,所謂的根本性問題,諸如“世界的本源”“人生的意義”“性與天道”“轉識成智”等都是哲學家建構起來束縛自己的思想城堡。如果把這些構造物作為終身研究的對象,那么,取得的成果將無異于文字游戲。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的哲學研究僅僅是在羅列別人怎么說之后加上幾句簡單的評論,那么,這樣的研究成果將只能是教科書的翻版。[9]

哲學研究與其他所有學科的研究一樣,都在化解遭遇到的難點、熱點問題,推進人們的認識進程。對此,從事哲學研究的人士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切不可借助歷史上哲學擁有的地位或一些故弄玄虛的說辭人為拔高哲學研究的地位或吹捧哲學研究的價值。哲學沒有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本質區別,如果要說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關注的領域不同,研究的方法不完全一樣。哲學研究一般采用純粹理論推理的方法,對實驗及其數據不太重視。但是,這種現象現在正在發生改變。

3.2哲學如何為

如何學習哲學與如何做哲學存在密切關系,學習哲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學會做哲學研究,而開展哲學研究需要通過學習哲學來奠定基礎。關于如何學習哲學,諸多學者基于不同的哲學定義提出了各不相同的學習方法。有些主張通過學習哲學史來學習哲學,有些主張學習經典原著來學習哲學,也有些主張以問題為中心學習哲學。[10]那么,哪種方法最合理呢?這需要對上述觀點進行逐一考察。

通過學習哲學史來學習哲學是我國高校迄今為止普遍采用的方法。近年來,許多哲學教育工作者開始指出這種方法的弊端,并反思其合理性。但仍有學者支持這一主張,例如,華中科技大學的鄧曉芒和武漢大學的趙林就認為,我們通過學習哲學史,就逐漸擁有了一種哲學素養。憑借這種哲學素養,我們能夠迅速洞察一種陌生觀點或思潮的要點和本質,并給出自己的評價。朱志方不同意這種觀點。他承認學習哲學與研究哲學需要一些哲學史功底,但僅僅學好哲學史并不等于學好哲學。學習哲學史既不是學好哲學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因為學習哲學除了學習哲學史之外,還要學習邏輯學和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其他學科。實際上,有些著名的哲學家并沒有學過哲學史,例如,老子、泰勒斯、維特根斯坦等。[9]

對通過學習哲學史來學習哲學進行反思的另一條路徑就是對通史性教材的批評。以往學習哲學就是學習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史,外加一些哲學理論。而對哲學史的學習采用統一編撰的哲學史教材,這些教材將哲學原著當中的部分內容抽離出來,按照一定的編寫體例編排在一起。原本以為通過學習這樣的哲學史教材就能掌握哲學史上的主要內容,現在看來,這種學習方法脫離了哲學家研究哲學問題的歷史語境,并對具體觀點作了片面和孤立的解讀。

因此,有人主張通過學習哲學原著來學習哲學史以及學習哲學家本人真正的思想。這種觀點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鳴,但也有不同意見。徐英瑾認為,哲學學習的根本目的不是掌握多少哲學史知識,而在于掌握開展批判性思維的一般方法。他不僅批評國內把哲學教育當作哲學史教育的做法,而且批評通過直接閱讀經典原著來學習哲學家本人思想的做法。他把后者稱作以“經典閱讀為綱”的教育模式。他認為學生一開始學習哲學就直接接觸經典原著有四大弊端:一是不能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哲學專業在內的大多數學生對西方文史知識比較欠缺;二是不能體現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三是不能給學生提供哲學訓練的教育空間;四是不能滿足哲學教育事業的各種社會需求。[10]

那么,到底如何學習哲學呢?筆者認為,首先,我們應該取消中哲、西哲、馬哲之間的分割,以哲學問題為紐帶整合各學科的思想資源。其次,改變以哲學史加哲學原理通論的教材體系,引入國外主流大學通用的哲學教材。再次,打破哲學與倫理學、政治哲學、科技哲學等學科的界限,把形而上學、心靈哲學、知識論、倫理學、政治哲學以及科技哲學統統融入整體的哲學框架之下,打造寬領域、厚基礎的知識結構。又次,廢除原來以學習和掌握哲學史知識或哲學家本人思想為核心的學習目標,確立以哲學問題為紐帶、以訓練批判性思維為目的的學習目標。最后,學習哲學的最終目標不是能讀懂不同哲學家的思想,而是學會做哲學研究,更進一步就需要了解并逐步參與哲學共同體的學術活動。

基于以上對哲學有什么用和如何學習哲學的回答,就比較容易解答如何做哲學研究的問題。在筆者看來,首先,做好哲學研究要選好研究對象。哲學研究的對象不應該是某某人的思想或學術淵源,也不應該是某本書的版本或學術價值等,更不應該是某些哲學家或學派之間顯而易見的區別。哲學研究的對象應該是哲學問題,也就是具有哲學研究價值的問題。有些問題非常好,但哲學解決不了,其他學科能很好地解答,那么就應該交給其他學科。有些問題是哲學問題,但歷史上的哲學家已經給出了成功解答,現在就不能拿來繼續做重復研究。真正值得研究的哲學問題既包括哲學史上還沒有完全解決且有重要意義的問題,也包括哲學與其他學科交叉領域存在的問題,還包括社會上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具體做研究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與自己能力和成果形式相匹配的研究對象,切不可貪多求大。

其次,要采用恰當的研究方法。當前,我國學術界存在許多這樣的文章:要么通篇就是針對某研究對象,張三持有什么觀點,李四是怎么講的,最后加點作者自己的簡單評論;要么就是張三在本體論方面有什么觀點,在知識論方面有什么主張,在政治思想方面有什么貢獻,最后強調張三的思想多么偉大、多么重要。顯然,這樣的文章不是在做哲學研究,而是開展思想史或歷史研究。哲學研究的文章必須采用論證的方法。在做哲學研究的時候,研究者要圍繞某些哲學問題,分析各種觀點及其論證過程。當有些觀點和論證存在問題時,就找到了通過進一步研究來反對或完善這些哲學觀點的突破口。選好對象之后,研究者要找準原來論證的不足之處,設計更為完善或全新的論證方案來支撐自己的主張。此外,要設想不同立場的人會對自己的觀點和論證提出什么樣的批評意見,這是完善自己研究成果的最好機會,也是審視自己觀點的重要環節。

再次,使用清楚明晰的敘述方式。試想如果一篇哲學論文,通篇是全新的術語和概念,作者的觀點不突出,支持其觀點的論證不存在,甚至還出現內容之間不一致或不融洽的現象,那么,這樣的文章有人愿意看嗎?學術界有些人為了突顯自己的聰明和高深,寫文章故意使用晦澀難懂的語詞和長句子,試問這樣的成果又有多少受眾呢?因此,為了把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也為了更多人能讀懂自己,我們應該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用清楚明晰的敘述方式。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把自己的思路理清楚。這就要求我們按照國際通行的論文寫作模式,把自己反對的觀點和論證結構、自己主張的觀點和新論證結構以及對潛在批評的回應分層次、一步一步說清楚。那么,如何衡量自己的文章是否通俗易懂呢?最簡單方法就是把它交給非本專業的研究者,如果他們讀懂了,就說明這篇文章的敘述方式是成功的。

最后,尊重國際哲學界公認的學術規范。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我國哲學界對國際學術規范的理解還不到位、執行力度還不夠,甚至還存在剽竊、抄襲、胡編亂造等惡劣現象。[11]我國哲學界要走向世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循學術規范。具體來說,在論文的寫作層面,主要觀點要創新、語言表達要準確、邏輯論證要充分、學界動態要追蹤、引用文獻要恰當、引證標注要規范。在成果發表層面,應積極采取匿名評審,鼓勵合情合理的學術批評活動。在學術管理方面,應強化學術團體的主體地位,完善管理學術研究和開展學術交流的規章制度,積極引導哲學研究活動健康發展。

[1]張東蓀,左玉河.科學與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76.

[2]干春松.哲學是什么?[J/OL].http://www.aisixiang.com/ data/21222.html/2008-10-07.

[3]吳根友.簡論陳修齋先生的“哲學無定論”[J].武漢大學學報,2011,(6):19-23.

[4]高捍東,高艷豐.何謂哲學與哲學何為——指向哲學本身的幾點 “思”[J].湘潭大學學報,2008,(1):127-131.

[5]黃頌杰.現代社會中的哲學教育[N].文匯報,2007-02-11.

[6]潘德榮.何謂哲學?[J].哲學分析,2012,(2):146-158.

[7]黃枬森.也談哲學就是哲學史的含義和意義[J].北京大學學報,2011,(5):5-9.

[8]The Study of Philosophy in Law Schools and Top Law Schools[J/OL].The Philosophical Gourmet Report,http://www.philosophicalgourmet.com/lawsch. asp.

[9]朱志方.哲學不是哲學史[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8,(3):104-108.

[10]徐英瑾.經典閱讀,還是論證訓練?——對中國的西方哲學教育的反思[J].學術月刊,2010,(6):35-42.

[11]俞吾金.一個虛假而有意義的問題——對“中國哲學學科合法性問題”的解讀[J].復旦學報,2004,(3):27-34.

責任編輯文嶸

編號]10.14180/j.cnki.1004-0544.2015.10.009

B014

A

1004-0544(2015)10-0050-06

崔治忠(1979-),男,甘肅臨洮人,哲學博士,青海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副教授。

猜你喜歡
學科研究
學科新書架
【學科新書導覽】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學科新書導覽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999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区在线| www.精品国产|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91小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成人| 女人18毛片久久| 国产精品浪潮Av|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97成人在线观看|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无码内射在线|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熟妇无码人妻| 久久6免费视频|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自拍| 一本色道久久88|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色婷婷丁香| 成人在线综合|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啪啪永久免费av| 极品国产在线| 久久福利片|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国产欧美在线| 亚洲香蕉在线| 国产情侣一区| 国内a级毛片|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国产欧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