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今天,溝通已發展成為一門科學,且在各個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隨著人們對教育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開始對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加以重視。相關實踐結果也表明,學校教育只有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才能達到共同目標。因此,應當想方設法促進家校協作,以便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那么,怎樣才能促進家校協作呢?筆者結合實際,認為應當結合新手段促進家校之間的溝通和聯系。
一、傳統家校溝通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家校聯系中,只是通過家長會、家訪等有限的傳遞方式與家長聯系,絕大部分家長由于各種原因很少與學校進行聯系,那也就更談不上溝通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家長很難通過以往傳統的家校聯系方式對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加以了解,教師也無法通過這樣的家校聯系方法了解學生離校之后的表現。這樣,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就出現了大塊的灰色地帶,這就讓一部分學生鉆了空子。比如寫作業,雖然有的老師可能在學校會將學生的作業記錄本一個一個地過關,但離校回家后,因為家長的信息不靈通,就無法知道教師給學生留的作業,學生也就可以借此對家長謊稱“沒有作業”,進而瞞著家長不寫作業。等到交作業的時候,學生可以向老師撒謊,說寫完的作業落在家里了。由于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系比較少,老師也就無法向家長求證,進而也就聽信學生的話,之后也會因為時間長、工作多而將學生忘帶作業本的事忘在腦后。這樣,學生就會兩邊撒謊,逃避寫作業,也就不能通過寫作業對之前學過的知識加以鞏固,使得學生的成績越來越差。學生也會因為習慣性說謊話,而經常不寫作業,對學習失去興趣,使自己變成“后進生”。等到學生變為“后進生”,家長和教師就會開始對學生的問題加以重視,想要將其轉化為“優生”,但這時已經為時已晚。
二、利用新手段,創新家校聯系方式
1.利用“校訊通”,促進家校溝通
“校訊通”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家長和教師之間可以實現實時溝通,家長和教師可以借助這一平臺實時交流信息。如家長可以借助“校訊通”對子女在學校的各種生活學習信息加以了解,并可以通過這一平臺向老師、學校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和老師交流教育心得。而學校可以借助這一平臺,將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信息告知家長,讓家長對學生的各種情況加以了解,和家長共同探討教育學生的方法等。這樣,利用這一信息平臺就將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橋梁構建起來,促進家校之間相互溝通和聯系,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利用QQ這一通訊方式,促進家校溝通
雖然當前不少家長都愿意和老師溝通,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是仍有不少家長“害羞”、怕給老師添“麻煩”,使得家校之間的溝通橋梁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如我班一位家長說:“有時我想打電話跟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一來擔心老師比較忙,二來又怕影響老師工作和休息。總之,顧慮太多啦!”為了打消家長怕“麻煩”老師的顧慮,筆者利用QQ這一通訊方式創建了本班家長溝通的QQ群。利用這一常見的通訊方式和家長互相交流,互相探討教育孩子的方式,并及時解答家長的教育困惑。在QQ群中,家長也可以和其他家長互相交流,也可以表達對老師教育方式的意見和建議,家長可以暢所欲言,輕輕松松和老師進行交流、溝通。
3.建立“家庭聯系卡”,促進家校溝通
雖然有許多通訊方式可以促進家校溝通,但是仍有不少家長還是不會使用某些通訊方式或者懶于利用通訊方式了解學生的情況。為此,教師可以建立“家庭聯系卡”,讓學生采用自評、小組長評價等方式填寫自己的在校表現,然后家長結合小組長的評價內容、其他任課教師的意見對學生的在校表現寫出自己的意見。同時,采用學生自評、家長評定的方法在聯系卡上填寫學生在家的表現。這樣,通過“家庭聯系卡”使家校之間可以互相交流信息,了解學生在校、在家的表現,促進家校溝通。
三、家校溝通的注意事項
要想促進家校之間的有效溝通,最重要的不是溝通方式而是溝通態度。為此,教師和家長在溝通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以促進家校之間的有效溝通。
1.巧用溝通技巧,用真誠的態度加以溝通
教師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溝通的態度,要表現出對學生的關心,要注意溝通的技巧,適時向家長傳遞學生的負面信息,便于家長接受,促進溝通有效進行。
2.要想達到雙方共識,實現溝通的真正目的,老師和家長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說真話,擺事實,不可以指責者的身份指責學生的過錯。
3.溝通的過程中,雙方應當使用文明用語
總之,只有家校利用新手段更新家校溝通的方式,達到實時、互動性的溝通,才有可能實現家校合作,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馬忠虎.家校合作[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余欽朱,女,1978年出生,就職學校:福建省福州市華僑小學,學歷:本科,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