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麗
音樂游戲旨在讓學生在音樂藝術的氛圍中、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主動地探索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經常性地組織音樂游戲,寓教于樂,樂中求教,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本文試從音樂游戲的運用價值和運用方法等方面闡述音樂游戲與音樂教學的關系,它體現了新音樂課程理念下的教育藝術觀,由此也體現出使學生感受音樂魅力的重要途徑。
一、小學音樂課堂的現狀
近幾年聽了很多音樂課發現老師們并沒有注意到現代的教育理論,而是將它歸結為一堂簡單的唱歌課,認為只要在整堂課上讓學生唱會了歌曲就完成了任務,所以不厭其煩地重復唱著,課后,通過和學生的交談,我發現大部分學生不喜歡這樣單一的教學模式,希望老師能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教學方式。
二、如何使音樂游戲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
怎樣才能使音樂游戲充分發揮作用,這是眾多學者非常關注的問題,教師應盡可能以學生日常生活和對周圍世界的體驗為依據,創造出一些學生喜愛并能感受的音樂游戲。讓學生從音樂中來到音樂中去,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同時還要注重以下幾點:
音樂游戲只是音樂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一種手段,要把游戲恰如其分、靈活自如地運用于教學過程中去。現將音樂游戲在教學過程中的分類列舉如下:
1.導入過程的游戲
它的作用是揭示課題,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和積極性,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它的作用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2.在音樂游戲中適度控制學生的情緒
在音樂游戲中,將學生群體的情緒保持在適度興奮的水平,使他們始終圍繞目標進行活動,而避免興奮點轉移或擴散,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考驗。現以《小雨沙沙》在試教過程中出現的“興奮擴散”現象為例來探討情緒調整的策略。在散點運動的狀態下,我組織學生模擬下雨的場景,引導學生用表情與聲音來表現,誰料音樂一出,學生高度興奮,都沉浸在一片“呼呼”聲中,無法控制。針對學生這一情緒狀態,我在游戲中作了一些調整:在游戲環節的銜接時,我提前用夸張的動作暗示學生做好準備。這個策略幫助學生豐富了動作語匯,明確了動作轉換的規律,有效避免了“渙散感”“茫然感”和“興奮擴散”等不舒適的情緒狀態。
總之,在教學中要重視個性化教育,設計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行之有效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教學活動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參考文獻:
王紅政.小學音樂游戲教學之我見[J].兒童音樂,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