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俐彤
積極促進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語文課程的基本概念之一,實踐是基本理論。因此,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緊密結合的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在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貫穿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整體發展,與書本知識和實踐活動的整合。”
一、談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認識
綜合性學習是新的學習和教育的活動方式,是指在識字、寫作、閱讀、寫作、聽力和口語訓練過程中的學生是積極的參與者,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過程,注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活動,是探索自主學習過程和實踐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的一種語言課程呈現形式。
二、設計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學習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全面的學習過程。是多樣的,豐富多彩的,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的綜合學習訓練。
在設計內容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設定不同的培訓目標,選擇不同的活動內容,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具體活動指導選擇的分類。在口語交際課“綠色學校”中,我用綜合實踐和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學校原綠地圖的基礎上添加自己的想法來創建、設計新的校園。
三、結合年齡特征開展活動
(一)聯系教材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綜合性學習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個部分可以進行生動有趣的活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是相輔相成的課堂教學。我教學的《小池》《絕句》《早發白帝城》三首山水詩,分別描述了夏天美麗的荷花池;成都別墅在風景秀麗的景觀;從白帝城到江陵的這一路上美麗的風景。為了讓學生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抓住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機會,我指導學生制作了一期“詩歌期刊”。
1.學習古詩,打好基礎
學習古詩詞是完成了“所示的詩歌的基礎”。在學生理解的含義的基礎上(作者在表達的情感后做以理解和感受)再根據詩意想象繪畫,最后完成“古代畫報”。
(1)鼓勵想象,形成畫面
教師應讓學生弄懂古詩,讀懂詩的語言,品讀其中的味道,并指導學生按自己對詩、描述的內容,拿起畫筆,去想象,去理解地畫下來,以便他們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當學生的過程考慮到具體的圖片中的圖像時,往往是一個閱讀內容的檢查、處理過程,他們在完成這幅畫后,也把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益所示,提高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2)轉化語言,練習表達
美麗的詩歌和繪畫之美,讓學生會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引導學生對古詩的語言轉化成他們自己的語言的好時機。教學時,教師就應該因材施教,對有較強寫作能力的學生可以將原詩改寫成一篇寫景記敘文,對學生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進行了訓練,從而使學生受到一次極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訓練。
2.學以致用,制作手抄報
(1)分工合作,充分實踐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全面的原則,我按小組作為一個集體,制作手抄報。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充分鼓勵每個孩子都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實現自己的長處,挖掘自己的智慧和潛力。書寫好的同學負責“抄一抄”這個小板塊,繪制好的學生負責“畫圖”;寫作好的學生負責“寫一寫”這個板塊;其他學生也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內容數據、文學和詩歌,一個好的手抄報就是團隊集體討論修改后完成的。
(2)匯報展覽,自主評議
突出學生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盡可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評價活動中得以體現,所以當每個組的手抄報都完成得很好時,即可以在全班同學中進行展覽。評價采取主動權放手給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安排,每個小組不僅是參賽選手,而且是評委,他們像一個個小法官逐一仔細評估,在評級過程中他們不僅看到了別人的長處,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二)聯系生活實際,拓寬學習視野
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應充分利用教材以外的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加入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活動之中,使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學生在學習《體育世界》時,老師讓孩子們去設計,以“我的體育世界”為主題的“體育專刊”。在課堂上,教室被豐富多彩的手抄報裝飾一新:有的同學介紹“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有的同學涂上體育明星和同學一起慶祝申奧的成功;有的同學還為北京奧運會送他最美好的祝愿;有的同學和我們介紹了他了解的體育明星;有的同學還寫為了在2008年為北京奧運會所做的事;甚至還有的學生將自己和姚明的合照張貼在黑板上,讓大家興奮不已。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讓學生對以前的知識進行了全面的檢測,并訓練他們如何去查找信息,自由寫作,能夠與人溝通的能力,對識字和閱讀學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加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參考文獻:
申宣成.表現性評價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