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云
一轉眼我來雁鳴湖學校工作已經六年了,在這工作的幾年里,讓我感慨最深的是對農村的留守兒童群體問題的思考。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和勞動力轉移步伐的加快,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加,而他們的子女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這些留守兒童失去父母的關愛與照顧,他們的生存環境、生活狀態、學生情況怎么樣呢?這些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經過調查發現,父母外出打工給孩子的身心發展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一、留守兒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去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學前班的劉×,6歲。因父母到外地打工,由奶奶看管。因天氣熱,出門去湖邊洗澡,不慎掉水溺亡。還有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叫王×,因父母離異,父母分別出外打工,因事故他的父親去世,留下年幼的王×無依無靠,生活中缺少愛,缺少錢,所以染上了一些不不好的習慣,如趁人不注意鉆到辦公室翻抽屜偷東西,還向比他更小的孩子要錢,要小朋友的好吃的東西,被小孩的哥哥給暴打了一頓,導致胳膊骨折。據調查,留守兒童的死亡率逐年上升。他們小小的年紀有的是由年邁的奶奶看管,有的是托付在鄰居家代以看管。他們得不到父母的照顧與疼愛,性格變得孤僻自卑,沒有上進心,得過且過,他們的生活待遇不公平,有寄人籬下的感覺。面對這些問題做父母的或監護人是不是該好好進行反省呢?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做父母的有責任看管好、教育好孩子。
二、留守兒童得不到來自父母的正面教育
留守兒童得不到來自父母的正面教育,沒有道德意識,道德意志薄弱。這些孩子由于從小缺乏正確的教育和引導,欺騙欺詐,暴力傾向嚴重,以及社會陰暗面色情等給孩子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一些留守兒童少年陷入歧途,迷戀網吧、迷戀色情片,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們因為缺乏父母之愛,出現錯誤不能及時得到糾正,所以行為習慣很差,不懂勤儉節約,常常打仗斗毆,罵人成性,賭博吸煙,以自己為中心,不喜歡幫助他人,貪得無厭。性格孤傲內向,逆反心理強烈,不分是非好壞,脾氣暴躁沖動,不喜歡與人交往。這些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對他們的未來帶來了很大影響。
三、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迫在眉睫
這些留守兒童大多數是由奶奶帶監管。現在各門知識變化莫測,知識面廣泛,各種訓練能力之強,不進行學習的教師都有可能被不斷更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深化的主題所落在后面,都會感到力不從心。這些留守兒童若不能很有效地學習,更不用說不掉隊。因此,學習成績下降,失去了信心,對學習厭煩,造成了留守兒童入學率下降,輟學率升高,使一些留守兒童過早地走入社會。因為年齡小,辨別不清美與丑,有的被欺騙,有的被欺負,受盡苦難,有的直接走向犯罪的道路。
四、讓留守兒童健康茁壯成長
對留守兒童的監護及教育迫在眉睫。我們應該加大媒體宣傳力度,呼吁社會、呼吁愛心人士關注這一群體,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大家伸出友愛的雙手幫助留守兒童。還應該完善社會監管體系,建立健全農村公益性文化事業,挖掘留守兒童群體中的優點,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社會條件。完善各項設施,各大中型廠家、企業對職工提供全方位服務,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擴大就業范圍,使留守兒童的父母不要再出外打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的教育,制訂相關政策措施,出現問題來追究其監護人的責任,從而加大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的監護力度,減少留守兒童父母出外流動的現象。
總之,留守兒童的教育及監護已經迫在眉睫,這一群體不容忽視。希望我們全社會關注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教育,關注他們的安全,讓留守兒童也能同其他孩子一樣生活在陽光下,受到良好的教育,使留守兒童也能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