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業
摘 要:在不少鄉鎮有一些遠來的少數民族,因而少數民族的學生就成為教師關注的一個焦點。因為他們大多成績較差,學習較困難,是需要教育輔助的對象。從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出發,提出幾點實施對策的建議,幫助移民鄉鎮的少數民族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關鍵詞:教育政策;教學目標;學習習慣 沒有人愿意離開自己的故鄉到別的地方謀生,在這些無奈的背后也有學生的一些失落。無論是心理原因還是生理原因似乎都成為他們學習的阻礙,也是我們需要重點克服的難關。
一、移民鄉鎮少數民族學生成績較差的原因
1.身體沒有適應當地的環境,包括飲食等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是“初來乍到”的他們對這個陌生的環境似乎多了很多的敬畏,導致很多時候難以習慣這里的學習生活。學生身體上的不習慣,讓學生的精力分散,甚至出現一些其他身體原因來阻礙學習。特別在飲食方面,因為種種的不習慣導致完成學習任務也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
2.在心理方面和其他學生存在差異,導致自卑心理
移民鄉鎮的少數民族學生在原來的時候可能接觸著不同特點的教學,甚至在教學方式和教學要求上面有很大的變化。這樣他們在到一個新環境的時候,學習方法難以得到及時的轉換,導致學習步伐跟不上,學習節奏緩慢。或者是學生意識到與本地學生的不同,從而產生自卑心理,導致學習的自信心下降,影響學習的動力。
3.本地教育機制的不完善,導致移民學生沒有受到格外的重視
很多移民地區將解決移民生活和溫飽問題作為首要大事,在教育方面僅限于提供教育資源,但是在教育機制和教育保護方面卻稍有欠缺。移民鄉鎮少數民族的學生除了得到平等的對待之外,還應該得到格外的注意和照顧,因為他們自身的特殊性,需要給予充分的尊重。
二、提高移民鄉鎮少數民族學生成績的對策
1.完善當地教育政策,提高教學目標
本地除了要扶持居民的日常生活之外,還要給學生足夠的教育重視,讓他們在改變身邊環境之后同樣能夠感受到尊重。在日常教學方面,老師要格外地重視他們,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特點,及時糾正自己不合適的教育思想,讓學生的學習之路一帆風順,充分保護他們的學習權益。
2.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糾正以往陋習
在移民鄉鎮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以往的陋習,并不適應目前的學習。因此要徹底改變他們的這種學習習慣,從而為更好地適應目前的教學做鋪墊。對他們的教育不能夠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韌性,讓學生逐步改變自己,逐步適應目前的教學。
3.讓這些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增強自信心
學生的自信心是在學習過程和日常生活中逐漸累積起來的,即使再美妙的語言也不能夠讓學生在朝夕之間就提高自我的認可度。為了能夠讓這部分學生有更足的動力去學習,去完善自己,就要挖掘他們的優點,并給他們展示的舞臺。
總之,移民鄉鎮少數民族學生既有著自身的學習缺陷,也有著勤勞肯干的優秀品質。教師要挖掘他們的優點,改正他們的缺點,彌補缺陷,幫助他們在新的環境中進一步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惠,王志祥.班主任怎樣做好與學生的心靈溝通[J].江西藍天學院學報,2008(2).
[2]周德禮,王瑞杰.試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