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華
下灣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是李市教管中心轄區內的一所完全小學,是李市的窗口學校,是李市教育的北大門。我們學校現有10個教學班,有村小一所學生近四百人,有教師31名,以中青年教師為主,我們學校規模較小,但我們學校11年搬進了新校區,嶄新的教學樓讓人賞心悅目,充滿文化氣息,我校環境幽雅,綠樹成蔭。我們的老師陽光、幸福,我們的學生自信快樂,我們長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落實“以人為本”作為管理理念,以構建和諧教育為工作核心,我們堅持目標抓落實,落實工作抓深入。緊緊圍繞:“12321”工作思路,(一個中心、兩支隊伍建設、三項重點工程、兩個育人特色,實現一個戰略目標)全體教職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同心同德,奮力拼搏,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事,干了許多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教學質量、辦學成果在當地社會百姓家長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就原因分析我認為是我們的責任教育助推了學校工作的開展。
一、做到“三個一”:一個定位、一個理念引領、一個目標導航
下灣小學一所農村小學,大多是來自農村的孩子,并且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他們有農村孩子的共性特點,在理想與自信、責任與追求都比較缺失。所以我們定位在是一所農村小學,怎樣發展農村教育、怎樣辦好農村小學,把農村孩子培成什么樣的新型人才,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因此我們在管理中堅持“思大抓小”,思考師生如何成長發展為大,工作中抓好細節,抓好堅持為小。更多地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少做一些“拔尖”的口頭上的事情,我們給自己設定一個準確的辦學目標,以高質量發展農村教育,創李市教育之“北大門”為目標,讓我們的辦學質量在李市教育中起到一個“門戶”的引領作用。我們以“構建幸福教育,育有底氣的新人,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更好的發展,為我們的辦學理念;讓這個實實在在的理念引領著我們全體師生不斷向前發展。我們以“愛生、愛校、和諧、奉獻”為師訓;以責任教育為德育育人特色,助推學校工作的開展。
二、責任教育三位一體
我們以“以博愛之心,育有責之人”為德育主題;把責任教育細分為教師責任、學生責任和家長責任。教師以“三德”(師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為載體,讓教師對自己的職業、家庭、社會負責,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我們教師以“責任良心不折不扣,教書育人實實在在”為職業格言。讓我們的學生一字一句讀好書,寓意為一生一世做好人,他們用耐心、愛心、責任心去呵護每一位學生,讓孩子們像一棵棵幼苗在下灣小學茁壯成長。學生責任以“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三個好習慣為載體,從小培養他們對自己負責、對學習負責、對他人、社會、國家負責。使責任意識從小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家長責任是學校責任教育的重要環節,我們與家長共同探討有關孩子的教育問題,讓家長明白培養好孩子也是自己的責任。在教育觀念上達成共識,形成三位一體的責任教育培養體系。
三、全方位、多舉措落實責任教育
在責任教育的落實上我們抓好幾個關鍵詞:學習宣傳、崗位責任、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我們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理論、責任教育理論、素質教育理論、業務知識等,督促引導教師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切實更新觀念,增強自身素質,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通過設立清潔衛生崗、文明禮儀崗、教室管崗、宿舍管理崗等多崗位,把學生的責任融入自己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還把責任教育編成兒童歌謠,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并融入大課間活動中、學生在做責任操時不但自信、快樂、還培養了責任感和責任意識。我們把責任教育與校園廣播站、校園十佳歌手、少先隊活動、藝術節等豐多彩的學校活動相結合。通過多種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朝著全面發展的方向成長,下小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我們認為每一所學校都是影響生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我們重視用愛、用情、用心去做,讓我們的教育給孩子一種源源不斷的動力,這種動力會變為孩子成長的內驅力,讓他們學會責任、敢于擔當,他們的生命才能夠熠熠生輝。責任教育是我校工作的一個側面。責任教育促進了我校的發展,讓我們堅守這個育人特色,實現“讓每個孩子都得到更好的發展,為孩子的成長奠基,辦好下灣小學,讓每個家庭都收獲成功的喜悅,讓每位家長都滿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