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1,2,胡煥香1,2
(1.貴州林業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貴州貴陽550003;2.貴州省林業調查規劃院,貴州貴陽550003)
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并將其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1]。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領域和主要陣地,承擔著保護森林和濕地等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發展綠色經濟以及培育生態文化的重要職責。因此,對貴陽市觀山湖區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行動進行探討,不僅有利于實現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目標和任務,而且有利于加快區域林業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還能為其他區域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借鑒[2-4]。
觀山湖區[2-3]成立于2012年11月,位于貴陽市老城區西北部,地理坐標為 106°33′~106°41′E,26°33′~ 26°40′N。區內自然生態環境優越、經濟基礎堅實、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森林資源相對豐富。區內擁有百花湖、觀山湖、十二灘水庫以及貓跳河等重要水系,百花山脈、黔靈山脈、九龍山脈以及將軍山等重要山體。
2.1 林業生態文明示范村(寨)創建行動 林業是規模較大的循環經濟體,在林地資源、物種資源、市場需求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也是農民最熟悉、最直接、最可靠的生產方式,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意義重大。林業生態文明示范村(寨)創建行動,就是依托農村有限的土地資源,充分整合各種林業生產要素,激發農民造林、育林、護林的積極性,實現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經濟收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林業生態文明村建設健康有序進行。
以村(寨)為單位,在百花湖鄉建設2~3個林業生態文明示范點,優先考慮自然生態環境良好、人文資源豐富、林業發展空間大、交通便利的村(寨)。具體地點可以選在盤龍洞村的窯上,三堡村的九里箐、新寨(圖1)。
2.2 貓跳河小流域石漠化綜合治理行動 貓跳河(觀山湖區段)是觀山湖區內的重要水系,流域內碳酸鹽巖層出露面積較大,屬中國強喀斯特發育區。流域內山高、坡陡、溝深,自然資源比較匱乏,自然災害多發,加之石漠化不斷吞噬土地,土地生產力下降,給當地居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較大影響。對貓跳河流域進行石漠化綜合治理,不斷恢復和增加植被,遏制水土流失,使石漠化程度減輕,潛在石漠化和石漠化土地得到全面有效治理,在改善巖溶區,特別是石漠化區的生態環境、提高生態承載力、增加農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質量、為全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作的全面鋪開積累經驗、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充分借鑒貴州省其他小流域石漠化綜合治理的經驗,通過利用自然修復力輔以人工措施,對貓跳河的石漠化區域(圖1)進行綜合治理,提高石漠化區域植被覆蓋度。遵循“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和“以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態環境為重點,兼顧經濟效益”的原則,適當發展林業特色經濟,調動農民積極性,保障治理一片見效一片。在治理措施上,優先考慮石漠化嚴重、生態脆弱、生態區位重要地段,優先考慮農民群眾積極性高的地區,先急后緩,先近后遠。
2.3 百花湖飲用水源保護行動 百花湖是貴陽市的重要飲用水源之一,與紅楓湖、阿哈水庫并稱為貴陽的三大“水缸”。加大對百花湖飲用水源地保護,不僅可以維護百花湖水域正常生態功能,發揮百花湖供給水源、調蓄水量、維持生物多樣性等重要功能,而且可以改善生活飲用水源水質,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充分利用百花湖飲用水源保護區(圖1)范圍內的林地和其他可綠化用地資源,通過生態公益林保護、水源涵養及水土保持林建設、風景林景觀改造等措施,進一步提高百花湖飲用水源地的林分質量,更加有效地發揮森林的蓄水保土和生態景觀作用,提高林水結合度,將該區域建設成“山、水”相依,“林、水”相融,彰顯貴陽市生態文明形象的生態風光帶,把百花湖打造成全國著名的“水清、岸綠、景美”的風光畫廊和旅游勝地。
2.4 百花山脈和黔靈山脈森林生態系統修復示范行動 百花山脈和黔靈山脈(圖1)分別位于觀山湖區的中部和東部,是觀山湖區的重要生態屏障。西南國際商貿城和貴陽北站分別背靠百花山脈和黔靈山脈,此外,百花山脈是貴陽繞城高速和西環鐵路可視范圍內的主要山體。黔靈山脈是成貴鐵路、渝黔鐵路、滬昆鐵路和貴廣鐵路可視范圍內的主要山體。兩條山脈區位重要,關系到觀山湖區的形象。對百花山脈和黔靈山脈進行森林生態系統修復和景觀提升,使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使其不僅成為觀山湖區的綠色長廊,而且成為展示觀山湖區形象、提升觀山湖區旅游品位的重要窗口。
通過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方式,提高建設區域的森林植被覆蓋度,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和生境條件,增加區域內的動植物種群數量,建成喬、灌、藤、草相結合,生物種類豐富,森林健康狀況良好,景觀質量等級較高,安全、穩定的良性森林生態系統。
2.5 將軍山城市森林文化廣場建設行動 城市森林作為城市生態建設的主體,是構建和諧城市的重要內容,在實現城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和諧相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生態文明宣教為主題,建設將軍山城市森林文化廣場(圖1),對于豐富生態文化載體、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增強全民生態意識、營造生態文明建設氛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建設集森林環境與展示觀山湖區歷史文化和經濟建設成就的雕塑、碑刻等文化藝術形式于一體的森林文化休閑廣場,將“山、水、林、城”融為一體,拉近市民與大自然的距離,激發市民熱愛觀山湖、熱愛大自然的文明意識,彰顯觀山湖區城市生態文明形象,提升觀山湖區在國際、國內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同時,也為觀山湖區市民提供一個全新的集優美森林環境和濃郁文化氛圍于一體的休閑娛樂場所。
2.6 生態紅線保護與物種拯救行動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林業部門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結合《觀山湖區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3~2020年)》,嚴格林地用途管制,劃定生態紅線,確定林地、森林、濕地等生態用地的保有量。建立健全林地、濕地等生態用地征占用審批程序,維護占補平衡;對于侵占生態用地的違規行為,依法進行治理,確保達到和守住生態紅線。
結合《觀山湖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拯救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拯救和恢復極度瀕危的野生動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及其棲息地,加強野生動植物科研、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救護繁育,建立完善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體系和保護管理體系。
2.7 生態文明宣教行動 加強生態文明宣教基地建設,豐富生態文化載體,提升生態文化公共服務水平。大力開展以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熱愛森林、建設家園為主題的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組織宣講、展演、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廣泛動員,大力宣傳義務植樹的法定性和公益性,在全社會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增強全民生態意識、節約意識,營造植綠、愛綠、興綠、護綠的良好氛圍。
2.8 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 認真貫徹落實貴州省委、省政府關于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嚴禁盜伐濫伐林木、嚴禁掘根剝皮等毀林活動、嚴禁非法采集野生植物、嚴禁燒荒野炊等容易引發林區火災分子、嚴禁擅自破壞植被從事采石采砂取土等活動、嚴禁擅自改變林地用途造成生態系統逆向演替)的有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在整個規劃期內,全區范圍內開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震懾違法犯罪分子,有效保護森林資源、守住生態底線、保住青山綠水,為觀山湖區的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區建設提供生態保障。
林業既是改善生態的公益事業,又是改善民生的基礎產業。該文基于觀山湖區的實際情況,提出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八項重要行動,以期充分發揮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正能量,提升觀山湖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加快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先行區建設進程,為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建設經濟繁榮、生態良好、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魅力觀山湖奠定基礎。
[1]陳紹志,周海川.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定位與實施路徑[J].中州學刊,2014(7):91-96.
[2]胡煥香,張敏.貴陽市觀山湖區生態文化建設探討[J].熱帶林業,2015,43(1):22-25.
[3]張敏,胡煥香.貴陽市觀山湖區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SWOT分析[J].熱帶林業,2015,43(1):30-32.
[4]羅賢宇,鄭珠仙,曾麗萍.論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14,13(1):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