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紅
(浙江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浙江 杭州 310053)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綜合開放實驗教學初探
潘麗紅
(浙江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浙江 杭州 310053)
綜合開放實驗;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實驗教學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是高職高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重要的醫(yī)學基礎課程,學生通過理論和實踐學習,構建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知識體系,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在實驗教學中,為培養(yǎng)高端技能型人才,除了基本實驗外,我們嘗試安排了一次綜合開放實驗“水中細菌總數(shù)檢測”,從而探索更有效的實驗教學方法。
本次實驗教學的對象是我校2013級臨床醫(yī)學專科班一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學習了解剖、生理、生化及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實驗知識,且具備了醫(yī)學實驗基本技能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實驗室設施齊全、分區(qū)合理、器材充分,現(xiàn)采取小班教學(30人一班)的方式,配備了1名實驗技術人員,能夠滿足綜合開放實驗的要求。
2.1 學習目標的設定
根據(jù)高職高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學習能力來確定本實驗的學習目標。
2.1.1 技能目標(1)能運用圖書館、網絡預習及查閱資料,設計實驗;(2)能進行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實驗;(3)能進行無菌操作;(4)能對實驗進行總結匯報交流;(5)能正確使用和維護常用實驗儀器。
2.1.2 認知目標(1)能說出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培養(yǎng)基制備的原則、步驟及注意事項;(2)能說出傾注培養(yǎng)法操作步驟、注意事項;(3)能觀察細菌的生長現(xiàn)象;(4)能說出水中細菌檢測方法。
2.1.3 素養(yǎng)目標(1)具有良好的職業(yè)素質和職業(yè)理念;(2)具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科學態(tài)度;(3)具有實事求是的科研作風和創(chuàng)新意識;(4)具有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2.2 實驗過程
(1)學時安排:總學時6學時,其中2學時制備培養(yǎng)基、2學時進行實驗操作、2學時匯報實驗成果并點評。
(2)實驗前準備:教師布置實驗題目,學生自行分組,4人為一組,并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外時間利用教材、網絡等各種學習資源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各組自備檢測水樣。實驗教師準備必要的實驗器材,如蒸餾水、氯化鈉、三角燒瓶、高壓蒸汽滅菌器、培養(yǎng)箱、超凈工作臺等。
(3)實驗過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為單位,各組按照實驗方案操作,記錄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由組內或組間討論解決。教師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點撥,檢查學生的整個實驗過程,并給予必要的指導。
(4)成果匯報:以小組為單位,各小組選一名代表采用PPT形式匯報實驗題目、器材、步驟、結果及分析。組間互評,最后教師進行全方位評價,對學生給予積極的鼓勵,同時指出不足。
(5)總結:教師總結本次實驗的優(yōu)缺點,指出可取之處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3.1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本次實驗分小組進行,各組員分工明確,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積極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準備樣品、制作PPT、口頭匯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驗結束后,每位學生都非常有成就感,表示非常喜歡本次實驗方式,希望能多開這樣的實驗。
3.2 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能力
本次實驗分小組進行,小組成員之間必須分工協(xié)作、互相交流溝通,每個人都有特定的任務,如果有一個人不能完成任務,將導致整個小組實驗失敗,所以大家都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且共同討論以解決問題。
3.3 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本次實驗教師只充當巡視員,不講解如何操作,學生要想實驗獲得成功,就必須在實驗前充分準備,復習相關理論和實驗知識,利用各種資源查閱資料,設計好實驗方案。另外,還要制作PPT,這些都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3.4 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職業(yè)責任感
本次實驗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讓每位學生都有事可做,每位組員都不愿給小組丟臉,因此責任心很強,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職業(yè)責任感。
G420
A
1671-1246(2015)14-0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