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李俊雅
(湘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湘潭411102)
淺談如何提高天然藥物化學的教學質量
李君,李俊雅
(湘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湘潭411102)
天然藥物化學是藥學專業中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針對高等職業教育要求,結合天然藥物化學教學的特點,從理論教學方面探討運用多種手段來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專業素質的全面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天然藥物化學;教學質量
天然藥物化學重點講授天然藥物中化學成分的結構類型、理化性質、提取分離和結構鑒定的基本知識。藥學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藥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藥物及其制劑的研究和開發、藥物制劑的生產和質量管理、臨床藥學指導、藥物分析、醫藥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1-2]。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達到培養目標所要求的知識水平,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在保證知識體系不變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加大教學信息量,提高天然藥物化學的教學質量。我們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緊扣重點、難點
天然藥物化學涉及有機化學、波譜解析、生藥學等方面的課程內容,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緊密圍繞教學大綱。總論主要介紹化學成分提取、分離、鑒別和化合物結構測定的一般原理,而后面的各章節主要講解各類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結構性質以及提取、分離、鑒別和結構測定的方法。在天然藥物化學總論部分,應該結合天然藥物的發展歷史和由天然藥物開發成的上市新藥來講解這門課程的學習目標和內容,讓學生了解到天然藥物化學是把天然藥物開發成新藥的橋梁。對現有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取舍后,對我國科學家在天然藥物方面的研究及貢獻、對我國學者近年發表的高水平學術文章都適當地做一些介紹,授課時還應重點介紹一些著名的天然藥物如青蒿素、喜樹堿、紫杉醇等的開發過程,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天然藥物化學在藥學中的重要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2 啟發式教學
古希臘教育家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啟發式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自覺積極地主動學習并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們在課堂常采用問答的方式,通過有趣的事例、具體的實驗、科學的數據使學生首先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藏紅花為什么在花的初期不紅而越開越紅呢?又如關于鞣質中這個“鞣”字的寫法,即皮革柔軟,那么皮革中的什么成分使其柔軟呢?這些問題都來自學生身邊,是他們熟知的現象,因此他們更想知道原理。這樣就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深入思考,激發了他們探索問題、主動學習的熱情。
1.3 注重教與學的交流
天然藥物化學的一個難點在于對已學課程的綜合應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必須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波譜學知識在天然藥物結構解析中的應用涉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波譜分析等多門課程的內容,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我們從有機立體化學基本理論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立體空間想像力,使學生對復雜的有機化合物立體結構不再感到難以理解,還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有機化合物的三維立體結構,在教學中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情感交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不再畏懼學習,從而提高天然藥物化學的教學質量。
2.1 不斷調整實驗內容,提高實驗講義編寫水平
天然藥物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任務是以驗證方式強化理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提取、分離及鑒定天然藥物中有效成分的能力。而現實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學生僅觀察實驗現象而不善于深究其中蘊含的原理,如過濾時不知目標成分在沉淀物里還是濾液中,分離萃取時不知成分在上層還是下層等。我們適當增加實驗時數,將實驗項目類型相互交叉滲透,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驗證性實驗中安排的是一些重要類型化合物的定性鑒別,要求學生利用不同類型化合物的特有化學性質,通過正確的操作,區別不同類型的化合物,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各種類型化合物定性鑒別的方法。我們還重新編寫了實驗講義,增加了創新性實驗,減少了驗證性實驗,增加了應用性強的綜合性實驗[3]。比如超聲波輔助提取法和微波輔助萃取法所需設備簡單,使用范圍廣、效率高、污染小,可適當引入實驗教學,既可以減少藥材、試劑用量,又可縮短實驗時間,有助于增強實驗教學效果。
2.2 重視實驗報告,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
以往的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多采用單一的驗證性實驗,實驗內容、步驟等在教材上都已列出,學生通過預習,實驗時只要“照方抓藥”就可完成實驗,實驗報告也主要摘抄教材內容。我們要求學生以科技論文的格式書寫實驗報告,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創造、表達、綜合等各項能力,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學生撰寫科技論文的基本素質。此外,實驗教師在實驗中還布置大量的問答題和思考題要求學生解決,教師對每次的提問情況做記錄并把它納入學生平時的實驗成績。比如在蘆丁的水解實驗中,蘆丁在酸水中并加熱的條件下,由混濁的溶液逐漸變成了澄清的溶液,溶液沸騰一段時間后,顏色由黃色變成了鮮黃色。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所產生的現象和變化,學生在認真思考后得出蘆丁和槲皮素的溶解度差異是該現象產生的本質原因。
2.3 開設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
近幾年來,我們在天然藥物化學實驗中嘗試開設設計性實驗。具體辦法是:由教師集體命題并給出實驗題目,學生主動查閱文獻,并加以歸納總結,制訂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供教師審閱,選擇可行的實驗方案,并要求學生在實驗報告中對自己所選的工藝路線及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這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實驗積極性、培養其創造性,我們將教師的科研實驗引入教學實驗,給學生提供一個進行研究性實驗的機會,從而使其學到更多實驗技能,同時學生的實驗結果也為教師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資料。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增加了自主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將科研思維引入實驗教學,例如我們將“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系統預實驗”設計為“某藥材的提取、初步分離及成分預實驗”。實驗按照科研實驗的常規方法進行,即先將藥材粗粉用工業甲醇或工業丙酮提取,回收甲醇或丙酮,提取物用適量水溶解,分別以不同極性的有機溶劑(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等)萃取,再分別對各萃取部分進行薄層檢查和定性反應,確定含有哪些種類的化學成分。通過這種訓練,學生掌握了一般天然藥物化學科研實驗的前期處理方法,鍛煉了操作技能,提高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科研素質。
[1]吳立軍.天然藥物化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2]羅煥敏.我國藥學教育的現狀和應該注意的問題[J].藥學教育,2005,21(3):8-10.
[3]王小青,王新玲.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6,29(4):366-367.
G420
A
1671-1246(2015)02-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