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商洛726000)
高職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學導課藝術探討
劉鵬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商洛726000)
精心準備每一次課的導課是上好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高職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學中采用設疑導課法、病例導課法、圖片導課法、視頻導課法、故事導課法、幽默導課法等方法進行導課,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高職;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導課藝術
高職醫學生普遍認為病原生物與免疫學難懂、難學、難記,尤其是免疫學部分,且這幾年高職醫學生生源質量逐年下降,學生對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學習熱情普遍不高。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是擺在每一位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師面前的嚴峻問題。筆者認為,備課中精心準備每一次課的導課是上好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精心準備的導課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下面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一下筆者在講授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時所用的導課方法,以期與各位同行探討。
實踐證明,疑問是思維的“催化劑”,通過設疑,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是開啟學生智慧及思維的“金鑰匙”[1]。筆者在講授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緒論章節時就采用了該方法。筆者說:“同學們,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可以簡單地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宏觀世界,也就是大家肉眼可以看到的世界,那么另外一部分——微觀世界,特別是微生物世界,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從今天開始,我就要將同學們帶入一個嶄新的世界——微生物世界。”通過這種設疑導課法,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使學生以極大的興趣投入到這門課的學習中。
采用精心準備的典型病例進行新課導入,這是醫學類課程所特有的一種導課形式,主要利用了學生剛剛步入醫學院校,渴望了解臨床知識,渴望接觸患者的心理特點。應用適當的病例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筆者在講述乙肝病毒時,引入這樣一個病例:患者,男,25歲。一周前勞累后出現乏力癥狀,休息后不能緩解,食欲減退,厭油,伴尿黃,逐漸加重就診。既往體健,否認肝炎病史,無飲酒史,家族中母親為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查體:皮膚及鞏膜中度黃染,心肺(-)。腹軟,肝肋下2 cm、劍突下約3 cm可觸及,質軟,無明顯觸痛,肝區輕度叩痛。脾肋下未觸及。肝功能:總膽紅素:80μmol/L,直接膽紅素:50μmol/L,ALT:802 U/L,AST:579 U/L。問題:假如你是門診醫師,對該患者的診斷是什么?要進一步確診應做的實驗室檢查是什么?以這個病例導入,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乙肝病毒的內容,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這個病例涉及生物化學知識,也是對生物化學知識的一種鞏固,學生非常喜歡,樂于接受。
教師可利用平時課余時間多收集一些與專業相關的醫學圖片,以備導課之用。圖片很直觀,一目了然,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合適、恰當的圖片往往能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記憶效果的目的。比如在講真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插入腳氣、灰指甲、頭癬患者的圖片,使學生通過觀看圖片,深深了解真菌的危害,既有助于本節課的學習,也有助于學生初步了解相關臨床知識。再如講超敏反應時,讓學生觀看蕁麻疹、甲亢、系統性紅斑狼瘡、接觸性皮炎患者的圖片,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接觸了有關超敏反應的臨床知識,更加深了學生對超敏反應不同分型相應疾病的記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隨著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教學條件得到不斷改善,多媒體教學被引入課堂,視頻導課法可以說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導課方式。因視頻具有趣味性、形象性、直觀性,可以通過形、聲、色對學生感官進行全方位刺激,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筆者將“鄧麗君之死”的節目視頻進行剪輯后應用于Ⅰ型超敏反應的導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課堂上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下課前筆者進行知識檢測,優秀率幾乎達到100%,由此可見視頻導課法的魅力。
生動有趣的故事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思維。高職學生普遍年齡較小,自控能力差,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通過講述富有吸引力,且與本次課堂內容相關的故事,能迅速將學生引入新課的學習。例如筆者在講述脊髓灰質炎病毒章節時,講述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故事,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危害,另一方面激勵學生學習羅斯福總統自強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再如講述艾滋病病毒章節時,講述美國籃球明星“魔術師”約翰遜的故事,讓學生在學習艾滋病有關知識的同時學習約翰遜不畏疾病、樂觀進取的精神。通過這些故事,學生不僅學習到了專業知識,而且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適當以幽默的手段導入新課,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寓教于樂。比如在講細菌的人工培養時,筆者說:“同學們,我們要生存,每天都必須吃飯,細菌也不例外,每天也必須吃飯,那么細菌的‘飯'是什么呢?我們稱其為培養基,那么如何給細菌做‘飯'呢?咱們今天就來學習細菌的人工培養。”通過這種導課方法,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來學習新課。
導課的方法很多,比如還有實驗導課法、溫故導課法等,這里不再贅述。那么如何才能設計出精彩的導課呢?教師在設計導課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導課要具有針對性,具有針對性的導課才能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比如五年制高職學生,他們年齡比較小,接受能力稍差,要多選擇故事、圖片、幽默等導課方式,而三年制高職學生年齡稍大,接受能力強,可采用設疑、病例、實驗等導課方式。(2)導課要有新穎性,新穎的導課能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但要注意不能脫離新課的內容。(3)導課要具有互動性,好的導課要求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設計導課時應注意這一點。(4)導課要簡潔,導課的目的是為了引入新課的學習,一般認為5分鐘之內比較合適。(5)教師要不斷總結、創新,不斷積累教學經驗,這樣才能設計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導課方案。
[1]李如密.教學藝術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G420
A
1671-1246(2015)02-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