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汝真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漯河462002)
護理專科生就業現狀與對策
盛汝真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漯河462002)
護理專科生;就業現狀;就業指導
1.1 社會需求狀況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而我國目前的醫護比例嚴重失調也顯示了護理人才的缺乏。根據衛生部的要求,我國臨床醫院的醫護比應達到1:2,重點科室應達到1:4,但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我國公立醫院中三級醫院醫護比只達到1:1.36,二級醫院達到1:1.12,與國際要求的1:2.7和發達國家的1:8.5相距甚遠[1]。
有關資料顯示,很多中東、歐洲等國家護理人才短缺現象也很嚴重,我國輸送到國外的護士逐年遞增即說明此問題。
1.2 就業情況
據衛生部統計,到2015年,我國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32.3萬人,為護理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前景。但是隨著高等教育發展和高校擴招,出現了“全局性需求”與“局部性飽和”共存的現象,導致護理專科生就業仍然困難重重,突出表現為城市醫院進不去、基層和社區醫院不愿去。而且護士就業范圍小,職業單一也限制了就業率。
1.3 就業途徑
絕大多數護理專科生首選醫院,尤其是公立醫院,而非公立醫院則為部分護理專科生的最后選擇。其他途徑如到社區和鄉鎮衛生院、相關企業、自主創業等是極少數護理專科生的選擇,比例較低。
1.4 就業滿意度
據李焱等[2]做的調查,護理專業學生就業滿意度為77.95%,普遍高于臨床、中醫等專業(P<0.05)。
2.1 學生自身是主因
首先是自我認識和自我定位與需求不適應[3]。多數護理專科生更趨向于城市公立醫院,而這類醫院目前多呈飽和狀態;城市民營醫院對護理專科生的需求巨大,但他們多不感興趣,可能與待遇低、工作不穩定等因素有關;社區和基層醫院成為少數護理專業學生的最后選擇,且即使就業了,也會因各種因素而中途調走或不能堅持。對工作和報酬的期望值過高也成為護理專科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
2.2 學校等其他因素為次因
學校在就業指導、職業規劃、畢業生推薦等方面仍然不能滿足學生的就業需要,各級醫院對護理人才的招聘門檻過高、給護士的待遇偏低等成為護理專科生就業難的次要因素。
解決護理專科生就業難的問題,還需“對癥下藥”,既要從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高度上來考慮,也要從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社會需求提出對策。
3.1 提高認識,領導重視
畢業生就業是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更是學校的中心工作[4]。首先要統一思想,提高對就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成立由學校校長牽頭的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由就業處具體負責就業的相關工作,成立大學生就業服務指導中心,護理系所有輔導員作為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同時,增強各級就業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制訂班級就業率統計及激勵制度,調動各級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促進就業工作穩步健康發展。
3.2 加強就業指導和學生職業規劃
開設職業規劃課程和就業指導課程,有利于學生從入校起就對自己的專業和就業前景有清晰的認識,可以準確定位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就業目標,不盲目跟風、攀比,也可以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一方面,學生能從課程中明白,就業的基礎是自己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醫患溝通能力、人文素養等的綜合體現,要想有好的就業前景就必須從自身做起;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學習課程,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外在優勢來就業,實現就業形式和就業途徑的多樣化。
3.3 校院合作,定向培養
學校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與地方醫院合作培養護理專科人才,實現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目前,我校依托豫健教育集團這個校院合作平臺培養畢業生。護理專業開展的定向培養有麻醉方向護理、急診方向護理、ICU方向護理等醫院急需的護理專業,就業率達到100%。同時,我校還與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合作培養高級護理人才,所培養的護理人才全部實現就業。合作培養這種模式有著諸多優勢,如能準確把握市場需求、提高就業競爭力等。
3.4 中外合作,涉外培養
隨著經濟全球化,世界范圍內護理人才的短缺日益凸顯[5],尤其是中東、歐洲等經濟較發達的國家更是如此,這就使得與國外知名大學聯合培養護理人才成為一種趨勢。我校于2014年5月與英國愛丁堡龍比亞大學合作培養護理專業人才,并于2014年正式招生,這將給護理專科生的就業開辟一個新的途徑。
3.5 為畢業生搭建就業雙向選擇的平臺
每年一度的畢業生雙選招聘會是傳統的畢業生選擇就業的方式,也是學校向用人單位直接推薦畢業生的主要方式。學校應該重視畢業生雙選招聘會的準備、組織工作,廣泛邀請有招聘意愿的單位到現場擇優聘用。同時,建立畢業生推介就業信息網,面向所有用人單位推介本校護理專科生,有利于促進畢業生就業。
3.6 鼓勵自主創業,實現靈活就業
國家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創造了很多有利的條件,護理專科生就業可以不再局限于各級醫療單位,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學識、興趣等自主創業。同時,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參加國家“三支一扶”、參軍、到基層或相關企業就業等,就業途徑多樣、就業方式靈活。
[1]劉瑩,李明令.護理就業現狀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10):38-39.
[2]李焱,李艷清,茶國萍.高專醫學生就業情況調查與就業指導方法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2):12-13.
[3]王建國,徐宛玲.醫學專科生就業意向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5):38-40.
[4]邢丹,唐永忠.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拓展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6,5(3):81-84.
[5]方小英.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SWOT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7):257-258.
G640
A
1671-1246(2015)02-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