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適應新形勢對財政監督工作的新要求,吉林省永吉縣財政局以強化“責任意識、質量意識、成果意識、能力意識和作風意識”為引領,推動財政監督工作向縱深發展。
一是強化責任意識。局領導班子重視,把強化每一個干部做好工作的責任心作為重要抓手,要求每名干部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履職盡責,做每一項工作、每查一筆財政收支、檢查工作每一條記錄,都要盡心盡力,以高度的責任心去完成,尤其是檢查工作中發現的違紀違規的事實認定、性質的判斷、過錯的劃分、建議的提出都要高度負責扎實做到位。
二是強化質量意識。財政監督質量是財政工作的“生命線”。要提高財政監督質量,前提是要高標準、高質量地規范監督工作流程,通過學習財政監督法規,強化業務訓練,嚴格質量控制,堅持問題不查清絕不過關,有異議的證據絕不放過,遵循時間服從質量原則,做到經得起行政復議或驗證。
三是強化成果意識。財政監督檢查工作成果是財政監督工作的標尺。堅持成果導向思維,把成果意識貫穿財政監督工作的全過程。財政監督查處的目的是為了嚴肅財政法紀,整頓財經秩序,檢查成果的應用有利于警示各被查部門加強財務管理,堵塞發生腐敗的漏洞,每查一項都做到有始有終,促進了廉政建設。
四是強化能力意識。財政履行監督職能,既有綜合性,更具有專業性,能力大小至關重要,堅持立足于專業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強化業務培訓、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財政干部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判斷分析能力、處理復雜矛盾和創新能力,使財政監督檢查人員成為多面手、全能手,提高勝任財政監督工作的能力。
五是強化作風建設。把甘于奉獻、吃苦耐勞、勤政務實、為民服務作為作風建設的主要內容。局班子帶頭做表率,建立監督檢查包案責任制,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樹立榜樣。通過財經法紀教育,增強了財政監督干部敢于查處違法違紀行為,敢于揭示弊端,亮反腐利劍的膽識,提高了當好財政資金守護者的自覺性。
(吳曉達 李玉峰 林德山 高 赟)
今年來,湖北省應城市財政局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部門績效意識,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多層次進行預算績效管理知識的培訓,有序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業務骨干交流培訓。組織召開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培訓交流會?;仡櫫丝冃гu價工作開展情況,分析了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求樹立預算績效管理理念,進一步將績效評價運用到預算編制中,進一步注重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和問責。分管副局長通過一個個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全方位、多角度地講解了預算績效管理產生的相關政策背景、重要意義、預算績效管理的基本原理、預算績效管理的基本思路、主要內容和流程、管理主體以及反饋和評價結果應用等方面業務知識。全局業務股長、操作人員及預算會計50 余人參加培訓學習。
績效目標申報培訓。根據全省2014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重點要求,組織召開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申報培訓,選取8個一級預算單位進行試點,印發《應城市2014年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管理試點工作方案》(應財字【2014】44號)文件。分管副局長從政策層面、概念,并且結合《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進行詳細講解。財政局8個業務股室具體業務操作人員及對口預算單位預算績效管理人員共計20 人參加業務培訓。
專家政策解讀培訓。聘請省財政廳專家舉辦預算績效管理知識培訓,利用多媒體全面解讀預算績效的管理概述、評價依據、目標編制、目標評審、指標體系、運行監督、評價管理、結果運用及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改革政策、發展方向等方面業務知識。會上發放預算績效管理知識資料匯編280 余本,印發相關文件840 余份,既增強了學習培訓的針對性,又深化了培訓效果,使大家對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層面知識有了全新認識,為全市啟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方應凱 吳 廣)
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湖南省中方縣財政局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以促進民生資金政策落實為著力點,推行“一二三”工作法,強化民生資金監管,確保民生資金安全規范運行。
“一完善”。在對國家新出臺的制度進行學習貫徹的同時,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先后出臺了《中方縣非稅收入票據管理辦法》、《中方縣財政投資評審管理暫行辦法》、《中方縣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和《中方縣鄉鎮財政管理辦法》等多項管理辦法,從制度層面規范民生資金發放和管理,實現制度管人管事,確保民生資金安全規范運行有章可循。
“二加強”。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監管責任。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對民生資金安全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分區域負責,股室長具體抓落實,并在民生資金分配、使用方面做到責任到人。二是加強研討培訓,提高監管水平。該局每個月組織一次股級以上中層業務骨干業務討論會,研討如何加強資金管理,總結分析當前工作情況,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和困難,安排布置工作任務;每年還至少組織八次以上全縣范圍內大型集中培訓,主要圍繞會計制度、內控制度、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業務操作規程、民生資金政策等方面進行培訓,提升全縣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三檢查”。為確保惠民政策逐一落地,民生資金撥付及時、發放順暢,該局在年初制定全年財政監督重點檢查計劃時,就刻意向民生資金方面傾斜:一是開展財政收支監督檢查,主要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教育、民政、保障性住房、計生等民生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二是開展會計監督檢查,今年重點圍繞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醫藥行業、公共交通行業進行檢查,選擇了縣內具有代表性的2個鄉鎮衛生院、縣運管所、縣公路站開展檢查,重點檢查各單位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以及財政資金使用等情況,目前已完成醫藥行業檢查。三是開展財政系統內部監督檢查。對局機關內設股室(分局)執行民生政策、審批撥付資金、賬戶管理、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情況進行檢查;對鄉鎮財政所的內部監督檢查結合專項資金檢查進行,重點檢查是否有截留、挪用、擠占民生資金行為。
(楊 英)
今年以來,江蘇省東??h將加強和規范“三公”經費管理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任務,立足“預算、執行、監督”三個環節,念好嚴控“三公”經費“三字經”。
念好“源頭管控”經。2014年起,縣直機關事業單位和鄉鎮“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等一般性支出統一壓減5%,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壓減10%,制定落實會議費、差旅費、培訓費及出國(境)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加快建立科學合理、完整規范、符合實際的公務支出標準體系和調整機制,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
念好“環節約束”經。督促各預算單位根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規范賬務處理,嚴禁將“三公”經費支出列入其他支出明細科目核算。同時,大力推進公務消費用卡結算,截至目前,共有辦公費、小型會議費等18 項公務經費被列入公務卡改革結算范圍,123 家縣直預算單位共辦理公務卡3000 余張,已實施公務卡支付2167 筆,累計支付差旅費、辦公費等公務經費金額556萬元。
念好“事后監督”經。為進一步從嚴控制鄉鎮“三公”經費支出規模,東??h財政部門在細化2014年鄉鎮部門預算公用支出和項目支出的同時,嚴格按照政府支出經濟分類“款級”科目名稱設置統計報表。每到季度末,各鄉鎮財政所除報送常規報表外,還需單獨填報2014年“三公”經費季度支出情況表??h財政對鄉鎮報送的“三公”經費支出報表從賬面、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三個方面嚴格審核,對查出的違規支出予以通報和責令限期整改;確保2014年鄉鎮“三公”經費支出在去年基礎上再壓縮5%—10%。
(吳建國)
近年來,湖北省棗陽市整合財政監管職能,聚集工作合力,檢查資源共享,采取以財政監督局統一牽頭組織,各相關科室配合的監督檢查方法,建立起財政監督局和各職能科室共同合作、互為補充的監督體系。
一是全面整合財政監督資源。加強專職監督機構與財政內部業務科室協作,形成全員參與、整體促進、全面有效的財政監督管理機制。上半年,財政監督局會同相關業務科室先后對2013年度糧油精深加工貸款貼息項目、工業轉型升級與技術改造項目、農村勞動力陽光培訓項目等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共同開展財政監督檢查工作,避免了財政部門的重復檢查,監督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
二是全程監管工程類財政資金。將財政監督關口前移,由財政監督局會同相關科室對工程類專項資金分配、下撥、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督,解決了因科室人員少而不能全面及時監督的問題,實現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全程跟蹤。
三是全力監管重點項目。編制《2014年財政監督重點工作任務一覽表》,將2014年監督檢查工作分解為四大項、十二小項。包括財政資金安全檢查、內部審計、會計金融監督檢查、各類專項資金檢查等,涉及財政管理的方方面面。在檢查項目的確立上緊密關注農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涉及民生的財政政策和財政資金的實施與落實,保障民生政策的落實和重大專項資金的安全。
(文 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