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紅軍(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 江蘇 蘇州 215006)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認為在教學中不僅要啟迪學生思維,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創造,解放兒童創造力,“敢探未發明的新理”,使人人都能創造。教師要把自己擺在兒童隊伍里,成為孩子當中的一員,多多創造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啟發學生。低年級的新生上隊列隊形課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究其原因,是他們仍處于幼兒園的集隊狀態:前前后后,手拉手,對小學體育課不了解,再加上好動的特點,上課時給人的感覺非常混亂雜論無章尤如一盤散沙。于是我從隊列練習開始,運用多種“創造教學”的方法來展開隊列教學,從而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培養學生認真上課的好習慣,讓他們喜歡上體育課。
隊列隊形練習的內容比較單調,它主要包括立正、稍息,三面轉法,齊步走,幾路(橫)變幾路(橫)走等。在周而復始的練習中,學生容易感覺枯燥乏味,漸漸失去了對隊列隊形練習的興趣,把它看作是一件苦差事。往往教師一旦宣布教學內容是隊列隊形,學生立刻無精打采十分失望,隨之而來的也是整堂課的死氣沉沉。學生練習積極性的受挫,最大的原因來自于隊列教學過程的機械枯燥,沒有趣味性,學生不愿長時間練習。教師如果運用有效的創造教學,加上采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就會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
唱游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教學形式。兒歌、童謠淺顯易懂,瑯瑯上口,生動有趣,為低年級兒童所喜愛,兩者相結合,讓它通過形象的模仿活動和簡單的音樂節奏表現出來,從而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協調性。
對于低年級學生隊列訓練不能按常規的隊列進行,我把隊列口令軍事化轉變成兒歌化,讓動作要領兒歌化學生熟記在心,也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在隊列隊形練習課上沒有“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等呆板僵硬的軍事化的口令,而是以自編自創的歌謠:“1-2站站好,挺胸收腹站得直;3-4前平舉,舉起手來調距離;5-6左叉腰,頭向右轉來對齊;7-8向前看,前后左右都對齊”來替代。我先教會學生這首童謠,再以宏亮的聲音、規范利落的動作示范,贏得學生們的喜愛,他們也積極主動地模仿起來,邊唱童謠邊配動作練習。小背挺得直直的,向右甩頭干脆有力,主動調節好前后排的距離,沒有了推擠現象,全班整齊響亮的喊聲氣勢磅礴,學生在童謠聲中熟記動作要領,在歡快的兒歌聲中學習動作要領,并輕而易舉地做到集隊三要素:快、靜、齊。
“游戲”這兩個字是能讓每個孩子一聽到就能興奮的字眼,因此利用游戲法進行隊列教學的效果也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課的常規教學中的隊列練習,學生不僅會感到特別枯燥乏味而且又不容易做對、做好。所以練習站隊時,我給每個人編上號,然后通過游戲“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戲幫助學生很快的記住自己在隊伍中的位置,并能迅速站好隊。還有在教學中,我采用 “看誰反應快”的小游戲進行方位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看誰反應快”的游戲是通過教師的語言、手勢、信號等手段讓學生通過移動、蹲跳等形式快速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由于這些動作簡單易學,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方向感的培養。同時我還通過 “看誰掌握快”的游戲型比賽,使學生在自己鍛煉中也能主動、積極地進行練習。
哨音能代替體育教師的口令。豐富體育教師的語言。體育課上,老師清脆,響亮,富有激情的哨音不僅能有效地代替教師的口令把信息傳遞給學生,還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各種練習。使體育課充滿生機活力。在練習一些肢體性的練習時,我總是用哨音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并作動作,這時學生會模仿我,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
在隊列教學中我發現正面形象往往能對低年級學生產生正面刺激作用,使他們精神振奮,甚至爭相模仿。孩子們熟悉的解放軍,就是一種正面形象,給人以精神、正能量的感覺,是很多學生都崇拜喜歡的形象,在教學中,給他們播放一些閱兵的視頻,通過觀看,學生能欣賞到隊列所產生的美感,從而以正面人物去激勱影響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幫助他們認識到自身的缺點與錯誤,激發起學生模仿的激情、動力。在隊列隊形練習中,運用解放軍這一正面形象,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善于運用表揚和表演來激勵教學有很強的促進作用,如在學習原地踏步過程中,我在學生的自我鍛煉中發現學生做得好的就及時給與“小貼紙”,或者給予集體鼓掌表揚的獎勵,使學生知道我的動作完成得好,就能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認可,通過心理上的滿足促進其輕松努力練習。另外,請做的好的學生在全班面前表演示范,通過表演示范,讓學生討論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學生基本上能在討論中將動作的要點體現出來,通過一系列的表揚與表演的手段,提高了學生對動作技能的認識過程,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練習主動性,產生積極向上的意識。
最后還是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在練習中可以讓學生來當一回“小老師”,讓學生通過喊口令,明白理解口令對隊列的重要性,也能通過這個活動看到做的好的跟做的差的區別,對自己有一個警醒,也會促使自己有效的提高動作要領,完成得更好。
在教學中采用適當的競爭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激情,在競爭中可以激發互幫互學的團結協作精神。隊列隊形講究的是動作的正確性,節奏感。而比賽是低年級學生喜歡的學習形式,正確適當的競爭方法,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隊列隊形動作。如在練習起步走的動作時,我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比走直線和小組間相互比賽來提高學生起步走的動作正確掌握。首先學生輪流在跑道線上練習比一比看誰走得直,動作正確,還可蒙上眼睛走直線來增加趣味性等一些小方法,提高在直線比賽中的興趣,學生互相點評,指出優,缺點。然后通過小組與小組之間相互比賽,除了比賽走直線、動作正確外,還要看哪個小組的同學精神面貌好,從中加強挺胸的要求,練習中同樣采用學生自己進行小組的點評,并請第一名的學生再次演示。這些比賽方法、形式其實很普通,但在教學中卻很實用,學生在相互點評優缺點的同時,能對缺點進行相互輔導,真正體現出團結協作精神。如在組織一年級學生練習排縱隊時,我就設計了一個“爭當文明小公民”的游戲。學生一方面受到了良好的道德品質的教育,另一方面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了排縱隊的要求;在組織二年級學生練習成四列橫隊——集合時,我就設計了一個“快快集合”的游戲。游戲中教師很輕松,少了很多說教。學生興致盎然,少了枯燥感。這比單純的講解、示范、練習效果明顯好了很多,同時教師也省心省力。
通過隊列隊形的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低年級隊列隊形練習是體育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學生的身體形態發育至關重要,它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體育老師必須在主觀上重視這一內容。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創新教法,巧妙構思,采用多變的教學形式,使學生有新鮮感,這樣,才能克服隊列、隊形練習的枯燥、乏味,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更能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知識,愛上體育課。
[1]董志校.談談體育教學中的隊列練習[J].考試周刊,2011,50.
[2]范廣彬.小學體育課中隊列隊形教學的幾點嘗試與思考[J].武魂,2013,5.
[3]蘇偉.論隊列練習在體育教學中的現狀與發展[J].考試周刊,2013,98.
[4]毛振明,賴天德.論體育教學中的隊列練習[J].中國學校體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