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刊用刊典型推介《湖南農業》教我種高產田
“我是一名農村通訊員,在新寧縣崀山鎮人民政府負責宣傳工作。家有3335平方米責任田,年年豐收,這要感謝《湖南農業》為我種田支招,讓我少出力、少花錢,卻種出無公害高產稻谷。”家住新寧縣崀山鎮深沖村的石鋒,接受筆者采訪時滔滔不絕地介紹了種田經驗。
石鋒每年都訂《湖南農業》,每期必讀,特別對種田的技術文章精讀細讀,弄懂為止,再把技術用在自己的責任田上,每年都獲得高產。石鋒的種田經驗有3招:一是稀植法。石鋒在家時間少,農忙季節為了搶時間,插秧標準為行距33.3厘米、株距26.4厘米,到發蔸時,已分蘗滿田,每株至少有30根稻穗。二是禾苗正蔸預防病蟲害。禾苗正蔸后,常發生的病蟲害有稻飛虱、紋枯病等,并可能導致水稻黑條矮縮病的發生,他就利用《湖南農業》的技術來進行防治。三是保穗防治。在禾苗抽穗期間,常出現蟋蟀在稻穗上行走,啃吃稻穗,影響花粉揚花,還有鉆心蟲、稻飛虱等,嚴重損害稻穗。為此,他在飽胎未抽穗期間就特別注意防治這些病蟲,保證了糧食增產。每年收割時,石鋒家的稻谷谷粒飽滿,稻稈肥壯,每667平方米要比其他農戶多收140公斤稻谷。
新寧縣崀山鎮人民政府(422700) 石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