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帆
(河南省周口市園林管理處 河南周口 466000)
如何做好住宅小區的園林施工管理
鄭帆
(河南省周口市園林管理處 河南周口 466000)
住宅小區園林綠化是為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娛樂、文化、休閑、親近大自然、追求人與大自然和諧統一的場所,是改善居住區生活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施工,要在吃透圖紙的基礎上,根據現場條件,合理調配資源、工序,施工過程當中把園林的藝術性和技術性相結合,并進行合理地規劃,才能打造出具良好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住宅小區。
住宅小區;園林規劃;施工管理
技術準備是前期階段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技術層面的差錯或隱患都有可能會引發安全和質量事故,輕者返工、延誤工期,重則威脅到人身安全。因此,必須由項目經理牽頭,制訂各工序流程、操作規程和技術要點,確定土壤改良、植物保鮮、促活的技術方案,并安排項目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接受工序流程、操作規程、技術要點、施工規范、驗收標準等方面的技術培訓,以提高隊伍的綜合素質。為按照招標圖紙的要求安排施工,提高綠化景觀效果,在工程開工之前,施工管理和作業人員應充分了解和掌握招標圖的設計意圖和技術要求,認真做好熟悉、審查圖紙的工作。施工方應根據工程現場的地貌和苗木種植要求,仔細了解種植土的組成結構及土質,同時要針對綠化工程施工工序的特點,分清主次、統籌安排。為此,事先需熟悉工作操作要點及施工圖紙,遵照具體的施工合同要求,盡量大限度去優化每一道工序,使自身所擁有的資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及利用。
工程開工前,施工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應該了解設計意圖,明確小區所要營造的園林景觀的主旋律和格調。由于現在的設計人員對實地的踏勘時間少,對現場地形地貌、本地的文化氛圍的了解是有限的,可能無法充分利用當地的植物資源。這就需要現場的施工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根據設計意圖提出較好的改善方案,同時設計人員也應在施工的關鍵階段和關鍵部位親臨現場指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提升整個項目的景觀效果。園林綠化首先是針對植物的配置工程,因此第一步應該對住宅小區的土壤條件包括酸堿度和肥沃度,還有水文和氣候展開調研。可以在小區內對土壤做抽樣檢驗,通過實驗分析其是否符合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的施工要求。
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要求進行定點放線工作,應在施工場地清晰標注植物種植槽邊線以及種植穴中心位置等,并確保標記鮮明,位置精準,當放線過程中遇有路燈燈柱阻礙的情況下,要適當對種植作物間的距離進行調整,確保種植物同燈柱間的距離不低于2m。當現場情況同設計圖紙不符時,施工負責人要向小區景觀工程負責人及監理匯報,獲得他們許可后做出一定調整。在定點放線工作完成后,要進行種植穴挖掘工作,通常花灌木的種植多為條行穴,圓形狀的種植穴適用于種植喬木,完成這項工作后,按規范施撒基肥并栽植苗木。
土壤是綠化苗木生長發育的基礎,通過整地鏟除雜草、清理障礙物,根據設計要求做微地形處理,塑造出景觀需求的地形,改善土壤的疏松程度。整地可以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使苗木在種植后根系能很快的恢復生長。土壤改良是一種補救措施,改良深度含表層要根據不同的苗木的根系生長需求為宜。通常采用客土、深耕、增施腐熟有機肥或富含有機質的介質、泥炭土等,改良土壤的營養成分等,并設置排水措施,確保土壤的透氣性。
苗木作為綠化種植最重要的材料,其質量是整個綠化種植工程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在保證綠化種植質量及藝術效果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挑選苗木過程中,為了保證苗木的質量,盡量選擇運距短的貨源地,這樣苗木生長的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差異不大,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如主景樹或孤植樹就應該選擇株型飽滿、姿態優美、分枝完整的景觀樹,突顯景觀效果,更讓人賞心悅目;對于行道樹,就應選擇樹體結構、樹姿形態相差不大的同一樹種,形成就為整齊的景觀;對于一組群落的同種苗木選擇就應該根據索要形成的景觀效果選擇,所選苗木必須能搭配合理,形成較為自然的景觀。
在園林工程中,種植和養護是其中重要的兩部分。園林養護應貫穿施工全過程,通過邊施工邊養護,實現在施工全過程中養護管理工作的貫穿。從確保移栽樹木的水分平衡要求出發,應在樹木的起挖、運輸以及種植過程中盡量減少根系受傷以及樹冠失水的情況發生,應修剪樹冠,在必要時應用浸濕的草繩纏繞樹干,還應采取遮蔭等等養護措施。這些措施能有效地確保樹木種植的成活率,促進綠化效果的實現。就綠化工程為例,要保證樹木種植的成活率,達到預想的綠化效果。
綜上所述,住在小區的綠化工程施工與一般建筑工程不同,有其獨特性,更要展現其藝術特征,因此要在吃透圖紙的基礎上,根據現場條件,合理調配資源、工序,施工過程當中把園林的藝術性和技術性相結合,并進行合理地規劃,才能打造出具良好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住宅小區。
[1]許立群.淺析風景園林工程施工管理[J].科學之友,2011(04).
[2]劉郁然.淺議綠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1(23).
TU985.14
A
1005-7897(2015)11-0052-02
201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