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飛
(安順市平壩區林業局 561100)
探析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孫鵬飛
(安順市平壩區林業局 561100)
林業改造關系著地區發展水平,對區域綠化、生態改造、園林建設等均有指導性意義。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能夠結合貴州具體情況進行林業專項規劃設計,可有效補充了貴州林業建設規劃的內容,明確了空間布局,以更好的指導持續性林業的建設。結合貴州林業發展現狀,本文分析了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原則,提出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林業管理對策。
林業管理;可持續;管理;對策
新時期加強對林業發展研究,不僅對豐富綠化制度建設與技術理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指導我國林業發展實際操作具有重要意義。基于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林業管理工程改造活動日趨頻繁,貴州省逐步加強林業項目改擴建活動,體現了新理論在林業工程建設中的指導意義。
貴州位于云貴高原東南斜坡地帶,全省國土面積17.62萬km2,其中山地、丘陵占92.5%,地勢起伏,山高谷深,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山區省份。喀斯特巖溶地貌分布廣、發育強烈,巖溶出露面積10.9萬km2,占國土面積的61.9%。石漠化面積3.3萬km2,占國土面積的18.7%,是全國石漠化面積最大、類型最齊、危害最深的省份。未來,如何通過合理的發展,更好的發揮林業的功能已經成為貴州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圍繞這個研究目的,本文將利用有關林業發展的相關理論,以貴州為例對林業發展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基于可持續發展觀,為林業建設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與思路,但林業研究是一個涉及面較廣、難度較大、系統性強,應用價值高的課題。在研究中,雖然試圖構建出一個適用于城市特點的林業建設策略,但尚存一些不足和待研究的地方。
(1)法律原則。根據貴州林業現狀及政策,提出了編制系統的林業規劃的政策性策略。政策性策略有利于厘清林業建設思路,形成系統完善的建設、管理體制,讓林業建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密切聯系貴州林業實踐,根據林業類型和保障對象的需求特點,提出了在貴州不同城市空間選擇不同的實施性策略。實施性策略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對貴州林業建設具有積極、現實的指導意義。
(2)生態原則。目前林業建設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都還不健全,并涉及經濟、科技、社會、生態、環境等很多方面,應進一步加強林業建設研究深度,如何編制系統林業規劃并明確相應的規劃指標體系,制定符合地方實情的林業建設政策,加大公眾參與林業建設的力度,讓民生工程由人民做主,解決這些問題將是今后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3)改造原則。土地利用規劃是指在一定區域內,根據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當地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對土地開發、利用、治理、保護在空間上、時間上所作的總體的戰略性布局和統籌安排。林業發展規劃作為下行規劃,應在土地利用詳細規劃的城鎮用地規劃的住宅用地范圍內。在具體持續性林業建設時,貴州各區優先供應持續性林業用地計劃指標,做到“應保盡保”。
(4)文化原則。林業建設規劃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政府根據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條件,為滿足不同收入階層林業需求以及更好地調控林業市場、調節收入分配,而進行的各類林業建設的綜合部署、具體安排和實施管理。林業建設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兩個階段。其側重于各類林業建設量的計劃安排,以生態文化為準則,落實各項林業管理工作制度。
基于可持續發展觀下,必須堅持結構計劃為各類林業的建筑面積配比計劃。時序計劃為規劃期內每年的林業供應總量、每年各類林業的供應面積計劃。持續性林業作為林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進行持續性林業建設成為林業建設規劃的重要內容。
(1)政策化管理。從規劃層面上看,林業建設規劃是對城市總體規劃的進一步落實,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對持續性林業規劃起指導作用。貴州在林業建設規劃中,對持續性林業的建設量、結構和建設時序做出詳細的計劃,但在城市空間布點則沒有具體的規劃。認真組織實施“三位一體”規劃和《貴州省造林綠化規劃》,不斷完善林業產業發展、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林業特色優勢資源的培育、濕地保護等專項規劃,形成科學系統的國土生態安全規劃體系。
(2)生態化管理。可持續發展要求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列入近期建設規劃建設內容,編制持續性林業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隨著我國不斷加大持續性林業的建設力度,我國陸續出臺了相關持續性林業政策,其中也對發展提出了一些規定和要求。繼續實施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珠江防護林、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不斷增加森林資源總量,加強森林經營,提高森林質量,全面增強森林的生態功能和生態承載力。
(3)節能化管理。貴州在林業的發展上也表現出很多城市林業建設的通病,如現有建設的林業大部分集中在市郊區域,大大增加了工程運輸時間和距離;由于周邊缺乏教育、醫療、生活等公共配套設施,給保障對象帶來了很多不便,并增加了綠化改造成本。因此,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嚴格實施林地用途管制,確保林地保有量達到1.32億畝以上,為自然修復留下更多的生態空間。加強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維護國土生態安全。
(4)產業化管理。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對生態化理論、政治化理論、市場化理論等相關理論的具體應用。合理的發展不僅能夠改善地區林業結構面積,加快建設生態化林業建設,而且對于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實際建設管理中,按照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我省山地資源優勢和生物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工業原料林、珍貴樹種用材林及木本油料、木本中藥材等林業特色優勢資源,大力發展以種養殖業為主的林下經濟,形成各具特色和優勢的林業產業基地。
(5)宣傳化管理。林業的建設關系到民生、社會穩定及經濟建設和諧與發展,因此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但在大力發展林業建設的同時,政府與相關部門卻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即林業的發展問題。林業大都發展在偏遠郊區,且集中建設,盡管擴展面積成本相對較低,但由于缺乏公共配套設施、交通不便,導致林業未能充分發揮其民生效益,甚至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因此,需加強公民的生態文明和素質修養教育,養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良好習慣;深入推進全民義務植樹,提高全民的生態環境意識;引導消費者增強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倡導“低碳發展”、“綠色消費”。
總之,貴州應編制系統的林業規劃,林業規劃以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及綠化建設規劃為編制指導。在貴州城市總體規劃中應編制貴州林業專項規劃,在貴州近期建設規劃中應結合實際情況明確具體林業的建設布點、內容、時序,在各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化中有針對性的編制林業各項控制指標,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
[1]邢玉芹.淺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J].林業科技情報,2011(01).
[2]劉義希.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實現林區可持續發展[J].中國林業,2010(06).
[3]周桂林.經濟轉型中林業資源管理法規的價值考量與實證分析——以黑龍江省伊春市林權制改革為例 [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1).
[4]蘭支遠.美國林業發展現狀和值得借鑒的林業管理經驗“連載二”[J].湖北林業科技,1999(01).
F326.2
A
1005-7897(2015)11-0104-02
2015-11-2
孫鵬飛(1981-),男,漢族,林業助理工程師,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