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
習近平(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要科學統籌各項改革任務,協調抓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改革舉措,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
堅決消除審批的“灰色地帶”
放權就要放到位,而且要放而有序、活而不亂,防止改革紅利被截留蠶食、對沖銷減。我到地方調研,聽到基層反映,有的審批“明放暗不放”,有的名義上取消了,但換了個“馬甲”,又以備案的名目出現了,辦理過程和審批差不多。還有更突出的,就是政府放權降低了“門檻”,但有的地方中介“高墻”依然林立。有的中介打著政府的旗號,服務亂,收費高,搞壟斷,被社會上稱為“二政府”、“紅頂中介”。有的行業協會,依托主管單位的權力,對企業強制服務,強行收費,如不交錢登記,企業就不能在當地承攬項目。這些中介亂象,使企業負擔不減反增,成為新的市場“攔路虎”,嚴重制約市場活力,也為尋租腐敗提供了機會。對這些問題,必須堅決糾正和治理。這里強調,國務院已經明確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任何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名義保留,也不能以備案之名行變相審批之實,更不能把權力轉交給與政府部門有千絲萬縷聯系的行業協會和事業單位承擔。明確下放給市縣政府的權力,任何一級都不得截留。要對中介服務進行清理,破除壟斷,規范收費,加強監管。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政府部門徹底脫鉤,斬斷背后的利益鏈條。
周小川(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絲路基金非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是二戰之后美國特殊地位的產物,中國的人均GDP在全球才剛剛算是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中國還在努力“奔小康”。因此,從本質上說,絲路基金和“馬歇爾計劃”不一樣。希望把絲路基金看作是一種PE,但是比一般PE回收期限要放得更長一些。絲路基金歡迎境內外投資者的參與。其他機構如果愿意加入,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只要拿出的資金和承諾性質類似,可以在第二期、第三期加入進來,或者在子基金層面上形成合作。
楊偉民(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投資仍然是“十三五”期間穩住增長的關鍵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十三五”規劃應該更加重視如何挖掘需求潛力,把潛在需求變成拉動增長的現實需求,同時通過創造有效供給來滿足和引領新的需求。“十三五”期間擴大有效投資仍然是穩住增長的關鍵,因為目前消費的擴大還不足以彌補投資的作用。但是投資不能形成無效供給,過剩產能應該投到有利于擴大集中消費、激發新經濟增長點的領域。
靳萬軍(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依法治稅直面稅收法治領域存在的問題
推進依法治稅是最大限度便利納稅人、最大限度規范稅務人的關鍵舉措,稅務總局將立足稅收工作實際,直面稅收法治領域存在的問題。2015年是新預算法正式實施的一年。今年首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新預算法,嚴格依法征稅,堅決遏制“空轉”、收“過頭稅”、越權減免稅等違法行為,堅決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依法發揮稅收調控作用。
姚景源(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中國經濟未陷通縮 當下通縮壓力與以往不同
從目前的數據看,我們還沒有陷入通縮。現在一些指標的變化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新常態,而新常態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比較大。在這種狀態下,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做到這一點就不會陷入通縮周期。
白朋鳴(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
中國經濟換擋不失速 發展柔韌性增強
今年GDP的增速預期會繼續降低,但是降低幅度不會很大。而經濟形勢將繼續保持新常態,宏觀經濟整體較為平穩。投資動力的不足,以及金融市場仍未完善、企業經營困難,將會對經濟造成一定下行壓力。不過,GDP增速下滑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特征,只要宏觀經濟整體保持穩定,就不會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今年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第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將成為主要亮點,我國經濟結構也將逐步得到優化。從目前經濟發展的前景看,在國家提倡提質增效的情況下,為保證我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應該注重第三產業的發展,互聯網、文化、旅游等新興產業值得高度重視,這些產業低碳環保,同時較為符合當前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發展潛力巨大。
譚雅玲(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
二三產業差距拉大不利經濟發展
2014年除第一產業增長微弱增長外,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長都有所放緩。目前中國正處于調結構階段,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速放緩屬正常現象。不過,工業本身存在的品質不高和技術含量低也是致使增速放緩的因素。繼2013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2014年兩者比重進一步拉大。第三產業超過第二產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人們急于追求商業化、時髦化,而忽略了兩者之間的內在關系。雖然中國第二產業具備相當的發展規模與速度,但卻并不具備國際壟斷力和競爭力。未來,如果沒有第二產業的進步與發展作為支撐,第三產業也不可能得到長足發展。■
“十三五”規劃進入編制階段:沖刺2020全面小康
“十三五”規劃已于春節前正式進入編制階段。規劃草案編制大約會持續半年。按照慣例,規劃初稿將在今年秋季召開的中共中央全會上提交審議,并確定基本規劃思路。2016年,也就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的全國兩會上,將通過正式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五年規劃是我國國民經濟領域最重要、最高規格的規劃,不僅對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起著重要作用,還將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從宏觀看,“十三五”規劃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中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一個五年規劃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憧憬今后5年的另一個戰略意義在于,十八大報告指出,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公布強化社會監督
近日,國務院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條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為回應社會關切,保障采購質量,《條例》強化了政府采購的源頭管理和結果管理。規定采購人應當厲行節約,科學合理確定采購需求,必要時應當就確定采購需求征求相關供應商、專家的意見。采購標準應當依據經費預算標準、資產配置標準和技術、服務標準確定。采購合同履約驗收應當嚴格把關。為防止暗箱操作,遏制尋租腐敗,保證政府采購公開、公平、公正,《條例》著力提高政府采購透明度,強化社會監督,將公開透明原則貫穿采購活動全過程,對發布政府采購項目信息,公開采購項目預算金額,公告中標成交結果、采購合同、投訴處理結果等各個關鍵環節,均作了具體規定。為推進和規范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工作,《條例》明確政府采購服務包括政府自身需要的服務和政府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政府應當就公共服務項目采購需求征求社會公眾意見,驗收時應當邀請服務對象參與并出具意見,驗收結果向社會公告。
人大授權國務院在33縣試點農村集體經營用地入市
全國人大常委會27日經表決,決定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三十三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
財政部發文推進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
財政部近日發布《關于推進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結轉結余資金的范圍及清理措施,規范結轉結余資金收回程序,提出建立財政存量資金定期報告制度。并要求每一項政府性基金結轉資金規模一般不超過該項基金當年收入的30%。
今年將推動房地產稅等相關稅收立法
國家稅務總局稱,今年還將提高稅收制度建設質量,包括積極推動房地產稅、環境保護稅等相關稅收立法,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加快稅收政策工作規范化建設,把法治要求落實到稅收政策的立改廢釋中;拓寬稅收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范圍和內容;深度參與國際稅收規則制定。
31省份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排行公布
按照各地兩會消息,2015年已有26個省(區、市)下調了城鄉收入增長目標。2014年滬京浙深等省市的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都超過4萬元,上海達4 7710元,從東中西看,收入差距依然顯著。總體來看,2014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844元;上海、北京、浙江2014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超4萬元,上海最高達47710元,其次為北京、浙江、江蘇等;有數據顯示,上海應屆畢業生起薪水平最高,3241元/月;其次為北京3109元/月。
我國將全面實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
今年我國將加快推進價格改革,完善居民生活用電階梯價格制度,全面實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促進資源節約。■
2%
國務院決定,將失業保險費率由現行條例規定的3%統一降至2%,單位和個人繳費具體比例由各地在充分考慮提高失業保險待遇、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初步測算,僅這一減費措施每年將減輕企業和員工負擔400多億元。
5年
農業部2月27日召開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等情況發布會,其中提到,在總體部署上,中央要求在穩定擴大試點的基礎上,用5年左右時間完成這項工作。在試點安排上,各地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不求齊步走,不搞“一刀切”。
0.44元/立方米
4月1日起,我國天然氣價格正式并軌。各省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下降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04元,這也是我國價格改革中,首次大幅下調天然氣價格。
15.85億
針對企業反映突出的“融資貴融資難”問題,發展改革委自2013年10月到2014年底,對各類商業銀行的150家分支機構收費情況進行了檢查,實施經濟制裁15.85億元。據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發展改革委與銀監會共同督促各商業銀行整頓規范收費行為。據測算,幾大行通過取消中間業務收費項目,降低收費標準,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達400億元。這次商業銀行收費檢查不僅糾正了違規問題,更推動了制度層面建設,對推動各商業銀行變革中間業務發展模式,預防和化解金融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
1687萬
2014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687萬,相比2013年出生人口增加了47萬。2014年出生人口比2013年增加47萬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這包括有些省份單獨二孩政策落地較早,部分單獨夫婦生育了第二個孩子;雙獨夫婦陸續進入生育第二個孩子的年齡。此外,部分夫婦為避免在羊年生育,趕在馬年內完成生育也是導致出生人口增長的原因之一。
5000億美元
有機構稱,世界上60多家央行在貨幣儲備中持有人民幣,未來五年全球央行以及主權財富基金持有的人民幣增加5000億美元。
7017萬人
國家統計局發布 《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扶貧標準計算,2014年農村貧困人口為7017萬人,比上年減少1232萬人。
13.6億
據統計,2014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為1367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74916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4.77%。
340億港元
香港政府宣布將推出340億港元的紓緩措施,包括:寬減2014-2015年度75%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2萬港元;寬減2014-2015年度75%的利得稅,上限為2萬港元;寬免2015-2016年度首兩季的差餉(地稅),以每戶每季2500港元為上限;向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傷殘津貼人士發放額外津貼;為香港房屋委員會和香港房屋協會出租單位的較低收入住戶代繳一個月租金;以及由2015-2016年度開始,將子女基本及額外免稅額由7萬港元增至10萬港元。■
(本欄目責任編輯: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