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落實城鄉發展一體化 推進資源均衡配置
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戰略任務,也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農村貧困地區。我們一定要抓緊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統籌城鄉關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別是要在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給農村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改革發展進程、共同享受改革發展成果。
李克強(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
推進醫改工作進展 堅持三醫聯動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2015年,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任務,要牢牢把握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以公平可及、群眾收益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堅持醫保、醫藥、醫療三醫聯動,用改革的辦法在破除以藥養醫、完善醫保支付制度、發展社會辦醫、開展分級診療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在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在方便群眾就醫、減輕看病用藥負擔上取得更大實效,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樓繼偉(財政部部長):
努力營造有利創業創新財稅政策環境
要發揮好財政調控作用。努力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財稅政策環境,認真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努力向結構調整要增長、要質量、要效率。
劉世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經濟發展最終還是要靠實體經濟
高投資、基礎設施、房地產三個方面的調整可以降低經濟下行的速度,GDP 增速下滑只是一個表象,最重要的是企業盈利水平的下降,建議對產能過剩的行業進行大幅度減產。經濟發展最終還是要靠實體經濟發展。
王黎明(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
四項行動支持“互聯網+”
目前支持“互聯網+”的工作內容有四項。第一,大力推進“互聯網+制造業”,在制造業中大力使用互聯網的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智能制造、智能機器、智能裝備的改進都大量使用了互聯網。第二,大力推進“互聯網+中小企業”。面對全國4000萬戶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加上一些個體私營經濟,只有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通過信息技術才能給更多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便利,包括咨詢、培訓、信息化的服務和商務。第三,通過電信產業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寬帶中國”的行動,能夠加大基礎設施,把帶寬搞上去,資費降下來,能夠使更多的用戶使用互聯網。第四,進一步改善和加強互聯網相關技術支撐體系,包括電子產品、傳感器、實體應用等技術。
王雍君(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
金融業“營改增”三大難題待解
一是金融業“營改增”的基本原理不清晰。如到銀行辦理匯兌,銀行需要收取相應的手續費,這部分增值額需不需要納稅是一個問題。二是進項稅額抵扣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企業購買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有形實物無法開具發票,這部分購進項抵扣也不是很清晰。三是金融業“營改增”后需要開具的發票量過于龐大,存在人手不足的問題。同時,我國當前使用的系統也難以支撐,目前金融行業的數據管理是在以票抵稅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改成增值稅之后,會出現數據上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