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 波
《Vista看天下》的風格特色
文/廖 波
《Vista看天下》是由寧夏日報報業集團于2005年6月推出的新聞綜合文摘類雜志,自創刊之初,就憑借時尚的設計、清新的風格贏得了市場,獲得了大量的支持讀者,其廣告收入、發行量呈連年遞增態勢,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在信息化時代,《Vista看天下》總是能從另外一個視角,堅持“時政新聞娛樂化、娛樂新聞社會化”的理念,在欄目設定、選題和視覺感等方面,給人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
《Vista看天下》的“封面故事”是采用專題策劃的方式呈現給讀者,關注新聞信息的二次傳播,針對內容進行新聞策劃,充分利用了文摘的優勢,尤其是在對媒體報道的角度與觀點進行梳理后,探索新切入點,再次發掘新價值,使用深入和廣度去再次體現新聞的時效性,這樣二次傳播就能獲得好的傳播效果,使讀者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從“草根”的視角來闡發新聞的價值。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媒體環境中,熱點話題成為各大媒體取勝的法寶,但在切入點方面卻存在差異,而《Vista看天下》則強調新聞的娛樂性和趣味性,由故事性與可讀性引發新聞的娛樂化傾向,讓讀者在讀故事的氛圍中能去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這不僅能改變傳統的新聞寫作手法,還能轉化新聞視角,實現新聞價值的再次升華。比如,《Vista看天下》“封面故事”的《領導人的“紅顏政治”》為專題,先后以《三任女友造就法國總統》《有妻而不示人必有……》,闡述了政要背后的“紅顏”,還介紹了涉及政要的一些邊緣性話題,使讀者充分感受到了新聞娛樂化的魅力。
將獨立事件置于廣闊層面解讀。《Vista看天下》注重將獨立的事件放在一個廣闊層面上,將該獨立事件與事件相關的話題結合,從其他多方位角度進行全景式闡述,讓人能更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全貌。比如日本的特大核泄漏事故,《Vista看天下》連續策劃了《最新披露日本核災難真相》《謊言與自負:日本核災難真相》《60年陰影與躁動:日本核電大躍進》和《日本全民陷入核恐慌陰云》等4篇文章,從不同視角來對日本核災難進行全景式解讀,從事件本身入手,如抽絲剝繭般層層深入,最后則注重從歷史層面來審視核災難所引發的深層次思考。認真分析這4篇文章后發現,其實在這些文章中有記者的原創和大量的摘錄,這些原創、摘錄在經過《Vista看天下》的編輯們進行深度整合后,就從原來的一個個小的“信息孤島”,實現了壯大聯合,從更為獨特的視角去深挖事件的本質,讓讀者既能發現一些有趣的信息,又能感受《Vista看天下》的責任與魅力。
轉載與原創相結合,展現多樣化主題。《Vista看天下》和其他雜志一樣,在發展壯大之后,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開始原創性創作,以轉載與原創相互結合的方式,去呈現多元化的主題,引發讀者的關注與思考。比如2012年西哈努克親王在我國去世后,《Vista看天下》的“封面故事”策劃了《國旗為誰而降》,其中首篇《西哈努克:一個國王的中國待遇》,摘選了《齊魯晚報》《新京報》以及網絡媒體的資料,向人們展示了西哈努克親王和中國幾代領導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在他去世后,天安門等地為中國的這位老朋友降半旗致哀。之后,《Vista看天下》的記者又發表了原創性文章《60年50余次降半旗內幕》,又進一步深挖并梳理了60年來為誰降過半旗,采用和其他媒體不同的報道風格,展示了降半旗所蘊涵的人文與政治意義,讓原本單一性新聞事件立體式呈現出來,變得更為豐富多彩,提升了賣點。
《Vista看天下》涉及到的話題較多,一般是社會、法律、軍事和政治類的內容,但卻能通過這些硬新聞展現出充分的吸引力。作為新聞綜
合文摘類雜志,《Vista看天下》能將針對某一話題的一系列文章進行整合,在整合中融入自己對這一話題的思考,善于獨辟蹊徑、找出亮點,將“封面故事”演繹成主題策劃的舞臺。《Vista看天下》善于將硬新聞實現“軟著陸”,將時事性新聞與娛樂性新聞進行結合,有效規避了時政新聞的冰冷,又避免了過分注重娛樂所導致的低俗,采用科學的方式去吸引讀者。《Vista看天下》的追求是“好看”,瞄準年輕人這一群體,采用活潑的方式去順應年輕人的思路,滿足年輕人的需求。比如采用“3.0羅姆尼大戰2.0奧巴馬”“人類已經無法阻止警察賣萌了”等標題,激發年輕人的興趣,將新聞的故事性、人情味和趣味性有機融合在一起,更貼近年輕人的生活。再以娛樂性話題《“網絡紅二代”的幕后推手》為例,展示了幕后推手使用炒作的伎倆,推出鳳姐、郭美美等所謂的“網絡紅人”,使用詼諧的語言展示了這些幕后推手的丑態。
2012年,《Vista看天下》改版之后,主要由中國、全球、社會、文化、財經、生活、娛樂以及專欄等板塊組成,在這幾大板塊中,《Vista看天下》總是能做到大浪淘沙,將最有亮點的新聞呈獻給讀者,讓人產生閱讀的沖動,能充分滿足讀者的期待。
時政新聞力求實現故事化、娛樂化。一是展現日常生活中的政治人物。《Vista看天下》在描述政治人物時,總是喜歡采用平民化的視角來做好政治人物的報道。比如在報道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時,就采用了生活式的語言,撒切爾夫人和里根之間的私人關系是不錯的,但是當英美兩個國家出現直接性的利益摩擦時,個人的友誼就會放在一邊,為了彼此國家的利益寸步不讓。這就體現出這些政治人物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拉近了政治人物和百姓之間的距離。再如談到小布什的弟弟杰布也要參選美國總統,《Vista看天下》以文章《“布什總統公司”又來了?》,介紹了杰布的為人、性格以及追求等,像是在介紹一個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使讀者既感受親切,又能感受政治人物的風采。
二是從時政類硬新聞中尋找激發讀者興趣的信息。時政新聞本身有一定的嚴肅性,要使硬新聞贏得年輕人的厚愛,就要積極探尋年輕人感興趣的點,要做到獨辟蹊徑,善于找到使時政新聞娛樂化、故事化的切入點。這一點在《Vista看天下》中有著很好的體現,如其善于使用娛樂化的標題,強調標題的幽默與生動。比如,在優酷網與土豆網宣布戰略聯合之后,《Vista看天下》的標題是《優酷土豆:一場意外的婚禮》。再如,青島遭受滸苔的侵擾后,《Vista看天下》給出了這樣的標題——《青島“綠”了海灘,紅了市長》。諸如此類的幽默生動的標題,再配上一幅幅精美的圖片,就吸引讀者開始了閱讀的歷程。
社會和文化板塊注重人文情懷與藝術欣賞。一是使文化與生活的關系更密切。《Vista看天下》采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向人們展示著文化的內涵與高度,比如《潮爆了,老奶奶級別的動畫片》向人們展示了老動畫的創作手法與技巧。再如,《哈利波特們,來聽羅琳阿姨上政治道德課》則主要是向讀者推介作者羅琳的新書《偶發空缺》,其中主要表達了對英國中產階級的批判,讓社會大眾感受到真實的文化,既輕松又不失高度與內涵。
二是在理性思考中體現人文情懷。《Vista看天下》的社會板塊中雖然少了一些幽默,但是多了一份理性,體現了媒體的社會責任,用理性的方式思考和分析社會問題。比如《他們?十年》中講述的是四位普通群眾不同的人生經歷,他們在經歷困苦與磨難之后,漸漸回歸平淡正常的生活,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百姓,向人們展示了人性中向善、美好的一面,同時,他們走過的路,也推動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時尚潮流讓人更能感受“悅讀”之樂。在《Vista看天下》中《男女私房話》是一大亮點,采用詼諧與調侃的語言,去探討男女之間的情感生活。《男女私房話》不僅堅持了原有的故事性,并且更注重從實際出發去接觸情感類話題,既不煽情,又讓讀者在閱讀中找到自我,拉近其與雜志間的情感與距離,使讀者在產生認同感的同時,也能找到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方式。
用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圖片給讀者以感官上的刺激。《Vista看天下》的《圖說天下》欄目,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讓人在看到圖片之后就能身臨其境、產生共鳴。特別是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圖片所具有的意義可以超越文字所能描述的范圍。比如《圖說天下》欄目中刊登的德國攝影師Jan von Holleben的作品《兒童城》,到處可以發現棉被、衣服等多種生活用品,讓孩子們躺在其中,從上往下進行拍攝,成了一幅富有趣味的作品。圖片更能強化讀者的感性體驗,視覺傳播在提升元素組合與設計方面的能力,更易影響讀者的審美心理。
總之,《Vista看天下》作為新聞綜合文摘類雜志的代表刊物之一,在數字化時代還依舊在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這與《Vista看天下》的風格特色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研究《Vista看天下》的風格特色,對于尋找數字化時代紙媒的新切入點,提升紙媒的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單位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